谁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国博今天给你答案

1986年7月,一篇名为《中国文明起源问题找到新线索》的报道发布:辽西发现五千年祭坛、女神庙、积石冢群址。考古学界推断,这一重大发现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多年。今天开始,这批重大发现的代表亮相国家博物馆,揭开《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面纱。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至5000年前中国东北地区西辽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1955年,考古学家尹达在《中国新石器时代》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名称。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辽宁阜新胡头沟墓地、喀左东山嘴建筑群址、朝阳牛河梁遗址、凌源田家沟墓地群、朝阳半拉山墓地等重要红山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和发掘,大大推进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进程。

其中,最为著名的朝阳牛河梁遗址是迄今所知规模最大的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及墓葬群,发现了具有礼制雏形的“坛庙冢”祭祀建筑群和独具特色的玉器、陶器。

如果将这些出土文物翻译成“白话”——早在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晚期,社会形态就已经发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国阶段。此次展览精选了160余件文物,深入浅出地讲述了红山文化的基本脉络和独特内涵。

国家博物馆展览序厅部分,红山文化最具代表性的3件玉器——玉玦形龙、玉斜口筒形器和玉勾云形器悉数亮相。随后,展览分“礼重在祭”“唯玉为葬”和“文明曙光”,重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的“古国”。

一批经典的红山文化代表文物在展厅用各种方式露脸儿。作为红山文化最为著名的女神头像以图片形式出现,专家说,主要考虑到头像比较娇贵,不宜挪动,所以用图片形式进行展示,同时配合展出多件女神庙出土的泥塑人像残件,其中耳朵残块大小约为真人耳朵尺寸的2倍,人手残件与真人手掌大小相当。

女神庙内发现的动物塑像残件也被亮了出来,主要有禽类和兽类,其中禽类残件具有鹰的特征,兽类残件具有熊的特征。此次展览还展示了8件红山文化出土玉龙。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其中,国博镇馆之宝——碧玉C形龙也出现在展厅中,它是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有“中华第一龙”的美誉。

如果驻足细看,展厅里有不少有趣儿的细节。比如先人没相机,但依旧巧妙地留下了自己的模样。

展厅里有一件小型陶塑女性立像通体压磨光滑,左脚极为写实地塑出一只半高筒靴,反应了当时红山先民的生活风貌。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还有一件头像,黄褐色砂岩质,表面虽然风化,但面部轮廓清晰——颧骨突出,柳叶形眼,鼻呈三角形,嘴角及下颌雕刻胡须数道,耳部为半圆形。头顶有冠带饰,垂向脑后。

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一号冢中心大墓也被复原。

这座大墓的主人可能是掌握神权的巫者,随葬玉器有7件——头部两侧各放置一玉璧,右胸侧置一勾云形器、一玉箍,右腕套一玉镯,双手各握一龟。

同时,红山文化的动物形玉器很多,基本模仿动物本体,惟妙惟肖。它们大都有穿孔,可以穿绳佩挂或用线缝缀于衣物上。展览中有玉凤、玉鸟、玉鳖、玉蚕、玉蝗等十余种,其中一件玉凤为淡绿色,回首,高冠,曲颈,圆睛,疣鼻,曲喙,羽翅上扬,尾翅向下,每部分既各自独立,又浑然一体,神态极为生动传神。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还有一些先人留下的谜团在展厅里待解。

比如展柜里摆放的陶筒形器,都是中空无底,上下贯通的,表面绘制了丰富的纹饰图案。关于它们的用途,专家推测,是祭祀用陶器,而非生活用器,有可能底面上曾蒙着鼓皮,供敲打使用。

还有一种玉斜口筒形器,过去多为传世品,因用途不明一度被称为“玉护臂”或“马蹄形器”等。后来发现在墓葬中大多置于墓主头骨下方,因而被认为是戴在头上的法器。随着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了与之形制高度相似的占卜工具,其功能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另外,红山文化玉器的玉料产地究竟在哪里?至今也未有定论,有岫岩、内蒙古和贝加尔湖几种说法。专家介绍,其材质以透闪石为主,颜色多为黄绿、淡绿色。展览通过二十余件不同材质和颜色出土玉器的展示,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认识玉料的绝佳机会。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国博介绍,这是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1月17日。

本文标题: 谁将中华文明史提前了一千年?国博今天给你答案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22273074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宋代就有专业踢球的国足和和运作规范的足协?
中国足球运动历史悠久,名目花样繁多,至宋代渐至成熟,足球运动深受各阶层的喜爱,上至皇帝、高官,下至平民百姓,受欢迎程度不输今日世界杯的号召力,足球甚至成为晋身敲门砖。宋代足球运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专业踢法与规则,如白打、筑球、解数等。足球比赛
标签宋朝,蹴鞠,国足,蹴鞠图谱
文物修复和艺术创作不能混为一谈
光明时评【文物修复和艺术创作不能混为一谈】一位青年艺术家的个人艺术展,引发了一场关于文物保护的争议与讨论。这场“我佛”艺术个展展出的,是青年艺术家褚秉超对在甘肃、陕西、宁夏三省份找到的50余尊石窟造像进行“修复创作”后,拍下的前后对比照片。
标签青年艺术
苏轼仕途第一站
明代画家朱之蕃《临李公麟画苏轼像轴》(部分),画中的苏轼俨然一位农夫,与我们平时见到的大儒形象颇为不同。 近期,故宫博物院推出“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其实,苏东坡不仅有潇洒风流的一面,也有努力公事、为民解忧的一面
标签苏轼,凤翔府,韩琦,宋朝,官吏,凤翔
林则徐充军之旅:虽是革员,但一路受地方官礼遇,不断给人题字
1842年8月,林则徐离开西安,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几个仆人,赶着七辆大车,其中有一辆车,专门为他拉书、拉宣纸等用品,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当然,林则徐的充军伊犁之路,和我们印象中林冲充军沧州,遭差役虐待、刺杀是截然不同的。在兰州,林
标签林则徐,虎门销烟,甘肃,兰州,程德润,泾州
精彩绝伦的2副对联,让人眼前一亮,情不自禁记下来
这个对联是柳州柳侯祠的楹联,赞美的乃是唐代文豪柳宗元。这个对联最巧妙的地方,是把柳州和柳宗元绑定在一起,通过地方来凸显柳宗元的才华,也显示了柳宗元对于柳州文化的重要意义。这个对联选材精妙,对仗工整,赞美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更凸显了柳宗元的人
标签对联,柳宗元,张佩纶,李鸿章
致敬最可爱的人|“一级英雄”卜广德:智勇双全的战斗英雄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积极宣扬那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宣扬那种不畏强敌、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宣扬那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进一步在全省各层面营造崇尚英
标签卜广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上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