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後汪東興為何不支持鄧小平復出

汪東興為華國鋒幫腔說:“現在,有人提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搞錯了,要把鄧小平請出來,還要讓他當總理,說他如何如何能干。鄧小平這個人我是熟悉的,講能力他是有一點,但錯誤更多。”

本文摘自《他影響了中國》,葉永烈著,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照華國鋒的意思,為鄧小平平反,似乎是“那么一小撮反革命分子”的“反革命策略”。

其實,那是1977年1月上旬,北京的李冬民等十幾個青年,在長安街上刷出大標語,要求鄧小平出來工作,要求為天安門事件平反。當時的中共北京市委負責人吳德以反革命罪逮捕了李冬民等人。華國鋒竟以此假案為據,稱李冬民的目的是“抬鄧、反華、保王洪文”。此處的“反華”,指反華國鋒。

華國鋒又強調說:“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議,都必須維護,凡是損害毛主席形象的言行,都必須制止。”

不言而喻,華國鋒拿出毛澤東這張王牌來壓人。

華國鋒的話,被歸納為“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個始終不渝地遵循。”

汪東興為華國鋒幫腔說:“現在,有人提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搞錯了,要把鄧小平請出來,還要讓他當總理,說他如何如何能干。鄧小平這個人我是熟悉的,講能力他是有一點,但錯誤更多。七五年,毛主席是想讓他當總理,可試了試,不行,他那兩把刷子比我們華主席差遠了,所以,最後毛主席才選定華國鋒同志作接班人……”

陳雲與鄧小平有着深厚的友誼。早在1952年以後,陳雲與鄧小平同在政務院共事,陳雲就說過:“小平同志是內外兼通、游刃有余。”陳雲稱贊鄧小平對於經濟是無師自通。鄧小平也很贊賞陳雲。在鄧小平“三落”時,陳雲從來沒有跟隨大流去“批判”鄧小平,所以鄧小平說:“陳雲同志不落井下石,在關鍵的時刻能夠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

1977年3月17日,陳雲在中央工作會議上作了書面發言,態度鮮明地支持鄧小平。

陳雲指出:

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勝利,對中國革命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

我對天安門事件的看法:(一)當時絕大多數群眾是為了悼念周總理。(二)尤其關心周恩來同志逝世後黨的接班人是誰。(三)至於混在群眾中的壞人是極少數。(四)需要查一查“四人幫”是否插手,是否有詭計。

因為天安門事件是群眾關心的事,而且當時在全國也有類似事件。

鄧小平同志與“天安門事件”是無關的。為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需要,聽說中央有些同志提出讓鄧小平同志重新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是完全正確、完全必要的,我完全擁護。[《陳雲文選》第三卷,230頁,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王震也在小組會上指出:

“鄧小平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這是毛主席講的,周總理傳達的。1975年,他主持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績。他是同‘四人幫’作斗爭的先鋒。‘四人幫’千方百計地、卑鄙地陷害他。‘天安門事件’是廣大人民群眾反對‘四人幫’的強大抗議運動,是我們民族的驕傲。誰不承認‘天安門事件’的本質和主流,實際上就是替‘四人幫’辯護。”

陳雲、王震的意見,在會上得到許多人的支持。

雖說在中共中央會議上,陳雲、王震的意見未獲通過,但是關於鄧小平復出問題,仍是當時中共內部斗爭的一大焦點。

當時擔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葉劍英,也支持鄧小平復出。葉劍英多次找華國鋒談話,提出請鄧小平出來參加中共中央領導工作。

本文標題: 文革後汪東興為何不支持鄧小平復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1936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張國燾在延安時因何事被人用鞋底抽臉
1925年孫中山逝世後,蘇聯在莫斯科創辦中山大學,招收中國學生。莫斯科中山大學的歷屆學生中,有許多是後來對中國革命產生重大影響的人物,如鄧小平、博古、傅鍾、張聞天、俞秀松、王稼祥、陳昌浩、伍修權、孫冶方、沈澤民、張琴秋、李培之、董亦湘等,還
标签張國燾,王明,中國近代史
揭秘金日成時代朝鮮發展核武器全過程
2013年2月12日,中國人還沉浸在春節的喜慶氣氛中,朝鮮國防科學部門在朝鮮北部距離中國邊境不遠的地下核試驗場成功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這一消息震驚世界,朝鮮秘密開展的核戰略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人們紛紛疑問,朝鮮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韙執
标签金日成,朝鮮核武器,武器,中國朝鮮,朝鮮國情,朝鮮紀錄片
文革時中國政府咋保證對港澳的物資供應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中國經濟特別是外貿出口面臨新的嚴重困難。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對港澳市場的供應,逐步探索出成熟的對港澳市場供應體系和政策措施。本文擬在解讀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結合新中國對外貿易特別是對資本主義貿易的實踐,就內地對港澳
标签對外貿易政策,工作管理,廣東省檔案館,港澳游
丁玲晚年與前國民黨特務沈醉的一段交往
1983年秋,在北京太平橋大街全國政協禮堂的一個會議室,丁玲與五十年前曾欲加害於她的原國民黨軍統局上海特別組組長沈醉相遇、相識了。會上,他們互致問候,笑泯恩怨;會後,兩人書信往來,回憶往事。在歷史的歲月中,兩個昔日的對頭,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
标签丁玲,沈醉,我這三十年
溥儀談自己婚姻:四個妻子都是房中擺設
《我和溥儀》記述了著名評劇藝術家新鳳霞在“勞改隊”中與末代皇帝溥儀相處的許多小故事,描寫了積極參加勞動卻不會勞動的溥儀鬧出的許多笑話:搬磚砸了腳、抬煤灑了一身、生火爐燒了頭發眉毛、洗煙筒劃傷了胳膊、時時受造反派訓斥、被逼唱“鬼嚎歌”和“樣板
标签末代皇帝溥儀,歷史,沈醉,大字報,造反派,末代皇帝
“國民黨頭等戰犯”衛立煌55年為何突然回大陸
1949年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國民黨頭等戰犯名單,衛立煌名列其中,他長嘆一聲,說:“我有救了!”蔣介石曾兩次派人游說衛去台灣或者去國外,均遭到拒絕。這就是國民黨愛國將領衛立煌曲折而傳奇的一生。
标签衛立煌,抗日戰爭,中國近代史,八路軍,歷史,延安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