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借陳毅追悼會與挨整老干部和解

他虛弱的身體和言辭打動了參加追悼會的人。為了跟“文革”的受害者和解,他以這樣的狀態前來向一個受人愛戴的同志表達歉意和尊重,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嗎?

原載《鄧小平時代》,三聯書店/出版

被毛澤東當作接班人和“最親密的戰友”的人神秘死亡,轉眼間成了陰謀奪權的叛徒,即使普通人也會因此懷疑毛的判斷力。毛澤東為此身心交瘁,有兩個月的時間很少起床。後來他又逐漸下床,但在1972年2月12日輕微昏迷過一次,肺里的毛病也影響到心臟,不時的咳嗽使他難以入睡,只好躺在沙發上睡覺。雖然他已行動不便,但至少在某些時候,在大事上,他的頭腦依然清楚。他在政策上做出讓步,給予別人更多的決策權,但自己仍是當家人。

毛澤東需要抓緊建立一個林彪之後的新領導班子。按規定黨要在1974年——即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5年之後——召開“十大”,但他想在兩年以內讓新領導班子到位,以便能在1973年8月召開“十大”,比原定日期提前一年。為此,他必須物色新人,他雖然能依靠妻子江青及其同伙,可是他們都缺少必要的經驗、良好的判斷力以及同其他人合作治理國家的能力。他的現實選擇只能是起用富有經驗的老干部,而他們大多數都是“文革”的受害者。他們在“文革”之前能夠身居高位,至少部分原因是他們的領導能力。毛澤東需要他們老練的治國才能。周恩來向他匯報了很多老干部的遭遇,毛澤東說,沒想到會有那么多人受到如此嚴重的迫害。

此時此刻,其實只有一個人能管好黨和政府,而且由於多年磨煉,他也不會威脅到毛的地位,此人就是周恩來。在1970年8月組成政治局常委的五個人中,林彪已死,其同黨陳伯達也鋃鐺入獄,康生因患癌症失去了工作能力,剩下的只有毛澤東和周恩來了。毛澤東幾乎別無選擇,只能給周恩來更大的空間去恢復黨和政府的秩序,他不但讓周恩來主持政治局工作,而且讓他管着政府和黨的機關。

有觀察家認為,周恩來對林彪之死會幸災樂禍,其實他深感不安。他一向以個人感情上的強大自制力聞名,可是在林彪墜機後不久,當他向副總理紀登奎說明國家面臨的困難局面時,不禁潸然淚下,必須停頓片刻以控制個人的感情。他一邊說一邊哽咽。據說周恩來一生只哭過三次,一次是因為他遲遲才聽到父親去世的消息,一次是因為葉挺的犧牲,他們在20年代就是革命戰友,還有一次就是林彪之死。

周恩來對林彪之死的這種情緒反應,可能有若干原因。他知道,林彪雖然是個著名的激進派,但他務實、重秩序,周恩來很容易與他共事。此外,周恩來在毛澤東手下鞠躬盡瘁幾十年,如今國家在經歷了“大躍進”和“文革”破壞後,再次面臨大動盪,這讓他憂心忡忡。他深知每邁出一步都是艱巨的任務。有人認為周恩來也是在為自己落淚。

除了依靠周恩來以外,毛澤東也把葉劍英叫回來整頓軍隊。葉是一位老資格的軍事領導人,德高望重,沒有個人野心。毛還悄悄地開始允許另一些“文革”初期被打倒的人重新回來工作。在林彪墜機後他休養的兩個月里,毛不止一次承認,很多老干部受了太多的苦。在對這個錯誤做出解釋時,他說那是因為他錯誤地聽信了林彪的讒言。

林彪墜機兩個月後的1971年11月14日,有更多跡象表明毛澤東的想法正在發生變化。這一天,他接見了一個座談會成員,其中包括當時已在着手重建軍隊領導班子的葉劍英元帥。毛擺出一副對“文革”中受迫害的高層給予鼓勵的姿態,指着葉劍英對座談會成員說:“你們不要再講他‘二月逆流’了(指1967年2月一些老帥和副總理試圖抵制‘文革’)。”他又說,那次逆流是林彪操縱的,不要再用“二月逆流”這個說法了。毛澤東想以此盡量撇清他同批判1967年“二月逆流”的參與者的干系。他還做出為譚震林、陳再道等在1967年挨過批的老干部平反的指示。

1972年1月10日陳毅元帥的追悼會為毛澤東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使他能夠與“文革”期間挨過批的一批老干部和解。離追悼會開始只有幾個小時,他才說他也要參加。這是自林彪4個月前墜機後他的第一次公開露面。陳毅是鄧小平在淮海戰役中的同事,中共掌權初期上海的第一任市長,後又擔任外交部長,是最受群眾愛戴的領導人之一。幾年後上海黃浦江畔為他樹起了一座塑像,便反映了民眾對他的崇敬。然而他在“文革”期間卻受到了殘酷批斗。盡管他最終在軍隊醫院得到治療,但為時已晚,他由於缺少及時醫治而病故。此外,在他彌留之際,很多軍隊干部前去看望他,他們很清楚是“文革”導致了他的死亡。

在追悼會上,毛澤東向陳毅三鞠躬,表達他對陳毅的敬重。他說:“陳毅同志是個好人,是個好同志。……要是林彪的陰謀搞成了,是要把我們這些老人都搞掉的。”毛澤東用這些話說明迫害陳毅的是他過去“最親密的戰友”林彪。毛澤東在數九寒天身穿睡衣,披着一件外套,顯而易見的帶病之軀拖着顫抖的雙腿。他虛弱的身體和言辭打動了參加追悼會的人。為了跟“文革”的受害者和解,他以這樣的狀態前來向一個受人愛戴的同志表達歉意和尊重,還有比這更好的方式嗎?

所有的高級干部都不指望毛澤東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但毛對老同志的態度有了轉變,這種轉變對他們有好處。毛把政治看得高於經濟,但他從未放棄改善國民經濟的願望。再說,盡管他具有從感情上操控中國人民的非凡能力,但他仍然需要精明能干的中共領導人。甚至在“文革”期間被毛澤東留用的干部也承認,為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需要那些“文革”前任職的干部的強有力領導。毛澤東在1972年已經打算讓有經驗的老干部回來工作,讓60年代末林彪主政時被派到地方任職的軍隊干部——他們大多數都無所作為——回到軍營。不久之後的1972年3月,周恩來交給中組部一份有400多名需要恢復工作的老干部名單,毛澤東很快就批准了,讓他們回來。在1975和1978年,這些老干部在幫助鄧小平恢復安定團結的工作中將發揮關鍵作用。

本文標題: 毛澤東借陳毅追悼會與挨整老干部和解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1928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解密周恩來與基辛格1971年密談台灣問題
尼克松向基辛格提出了“掛鉤”策略:如果中國想要美國從台灣撤軍,那么中國領導人則不得不做北越領導人的工作,協助美國盡快“體面地”結束越戰。1971年7月中美北京密談的主要目的是籌備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及就包括台灣在內的雙邊、地區和國際問題交換意
标签台灣問題,尼克松,周恩來,基辛格秘密訪華,美國軍事,日本軍事
一個清末辦義學的乞丐為何會遭到大批判
武訓是清末一個乞討辦學的義人,獲得過清廷的嘉獎,在民國時也威望很高。但新中國成立不久,在一場攸關正路邪路的浩大爭辯中,他成為眾矢之的,徹底成為一個負面典范。當時報紙連篇累牘都是郭沫若、夏衍等人的批判文章,一邊倒給這個已經逝去半個多世紀的老人
标签歷史,武訓,文天祥,中國歷史
親歷者講述查辦成克傑案件始末
人們期望,中國的反腐敗斗爭由此進入新階段。中央紀委原副部級巡視專員吳振鈞日前向本刊講述了他擔任中央紀委第八紀檢監察室主任時,親身經歷的一起重大反腐敗斗爭---查辦成克傑巨額受賄案。案發時,成克傑已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當時是新中國成立
标签成克傑,李平,反腐倡廉,周坤
蘇俄征糧太過分引發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
蘇俄用軍事辦法征集糧食和農產品。可是,在這項法令的貫徹落實過程中卻出現了偏激和過火的行為,征糧隊常常無視農民們的懇求強行將農民們的種子糧和最基本的口糧也征集了上來。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喀琅施塔得水兵曾經是布爾什維克黨賴以贏得起義勝利的重要
标签
聽聞林彪墜機後張春橋說了些什么?
在別人都緊張、沉重的情況下,張春橋卻顯得特別高興,他意味深長地對坐在一起的李作鵬、邱會作說:“你們愁眉不展作什么?這是你們甩了一個包袱,你們解放了!”當然,當北戴河出現林彪警衛參謀李文普被打傷,林彪等人向機場落荒而逃的突發情況後,周恩來及時
标签張春橋,林彪,中國近代史,歷史,周恩來,毛澤東
蔣介石緣何與蘇聯代表鮑羅廷徹底決裂
國民黨在武漢召開二屆三中全會,蔣介石沒有參加。會議通過了鮑羅廷贊成的主張,對蔣介石的權力進行限制,蔣的國民黨中央常會主席職被免,只保留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實職。這也把蔣介石逼上絕路。孫中山過世後,國民黨的政治生態發生重大變化,各種力量重新組
标签鮑羅廷,國民政府,蔣介石日記,蔣介石,中國近代史,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