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清末辦義學的乞丐為何會遭到大批判

一個辦義學的慈善家,何以成為十惡不赦的壞蛋?這背後的邏輯值得深究。

武訓批判的邏輯:正路與邪路

武訓是清末一個乞討辦學的義人,獲得過清廷的嘉獎,在民國時也威望很高。但新中國成立不久,在一場攸關正路邪路的浩大爭辯中,他成為眾矢之的,徹底成為一個負面典范。當時報紙連篇累牘都是郭沫若、夏衍等人的批判文章,一邊倒給這個已經逝去半個多世紀的老人貼上“封建余孽”的標簽。

一個辦義學的慈善家,何以成為十惡不赦的壞蛋?這背後的邏輯值得深究。我在山東冠縣(武訓家鄉)檔案館查得一份武訓師范學校的《討論批判武訓問題總結報告》(1951年6月15日),里面是老師與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的交鋒辯難,比郭沫若等人單方的批判文章精彩很多,也能更精准體現彼時正邪之辯的邏輯底色。

在武訓受到批判之前,武訓師范學校的一般師生,都對武訓充滿崇敬之情。但現在,新的權威理論家告訴他們,武訓興學,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傳播封建文化,所以有罪。他們一時難以接受,就發問道“沒有封建文化,新文化從哪里來?”

武訓批判的組織者很有耐心,首先從“啥是文化”開始談起: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與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在舊中國有帝國主義文化,有封建文化,他們結成反動同盟,反對中國的新文化。反動文化是替帝國主義、封建勢力服務的,是應該被打倒的東西,不打倒它什么新文化也建立不起來。“封建文化”與“新文化”是勢不兩立的。是敵我關系,不是母子關系,有封建文化,新文化不易產生。另外,在中國長期被封建統治的社會里,歷史有正史有稗官野史,有廟堂文學有民間文學,正史和廟堂文學是替封建統治者服務的,稗官野史和民間文學是為農民服務的,是反封建統治的。武訓辦義學,宣揚封建文化,尤其在清末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封建天朝搖搖欲墜的時期,拉着社會倒退,阻止新文化的發展,這證明武訓是歷史的罪人。

這一段話,看上去很雄辯,但無法說服武訓師范學校的師生。他們聯系起具體事例說,毛主席如果沒有封建文化的基礎,怎么接受馬列主義呢?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批判武訓運動是毛主席老人家親自發動的(雖然他們未必知道),他不是受益過“封建辦學”么?但這個問題難不倒組織者,他們回答說:毛主席天資穎悟,幼時勸他母親“反迷信”,稍長勸他父親“反剝削”,大學時反對五經四書,反對封建文化,當時封建統治者學校當局,要開除學籍,多虧徐(特立)老的幫助支持,才能學習下來。這證明毛主席不接受封建文化,更證明毛主席掌握馬列主義不是站在封建知識的基礎上。識字是封建教育的負(副)作用,不能承認是封建教育的功勞。

好吧,天資穎悟的毛主席另當別論,咱再說說其他人:張伯苓辦南開學校,咱們報紙說他有功,現在說武訓有罪是啥道理?組織者回答說:張伯苓南開學校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在中國說來還算是進步的東西,有英語科、師范科,同時在五四運動時,他們都轟轟烈烈參加了這一運動,絕不是那武訓辦的拉着社會倒退的、反動的學校可比。

張伯苓不能比,這些師生又想到了文天祥:文天祥不也給統治階級服務么?正確的回答是: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為抵抗外侮而犧牲流血。即使撇開這一點說,文天祥是在700年前的純封建時代,武訓則是在清末封建王朝搖搖欲墜、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武訓哪能比文天祥呢?

正面人物和武訓缺乏可比性,武訓的粉絲們又拉出一個他們眼中的負面人物——— 秦始皇:秦始皇焚書坑儒,武訓辦義學,到底哪個好?標准答案如下:武訓辦義學幫助封建統治,拉着社會倒退,這早已肯定了,秦始皇焚書坑儒是為了便於統治,達到他統一中國的目的,使中國書同文、車同軌,有推動歷史前進的作用,不能和武訓相比。

類似的辯論還有很多。組織者在事後的報告中說,這些問題都經過反復討論,都是大體上已經解決了的問題,至於徹底肅清武訓的流毒,還有待今後繼續努力。持續18天的討論,讓全校師生“初步地學會了用科學的歷史觀點來批判問題,再不盲目地崇拜歷史人物了。看它一生的事業對人民有好處還是對統治者有好處。對不同時代的人,能用不同的歷史條件,衡量他在當時對人民有功績否。對歷史有無推動作用,對生產力的發展有無推動作用,來評判歷史人物。”

那個時候,執政者有着掌握“真理”的自信,並且他們總能與反對意見在討論中獲得勝利。相對而言,武訓批判運動,當時並沒有深入到普通農民群體,統治者更關注的是知識群體對此的認識,對他們的洗腦無疑更難,但看上去很成功。在武訓師范學校,其中一個叫王振夏的學生,因為在討論武訓過程中請過假,回來後“就顯得很落後了,他提出意見,同學就亂駁他亂笑他”。與王振夏同級的學生常立成(武訓鎮人),也被認為“能用正確的立場觀點幫助村支書解決問題”。村支書穆其文說:自從提出武訓不好,我五六天想不通,經常立成一說——— 他辦學到底給誰服務,我才鬧通了。

學校討論武訓的行為獲得地委部長的肯定:學習是有成績的。這些成績還體現在一些具體行動上:在教師討論過程中,學校內的武訓像和其他有關紀念武訓的東西——— 如紀念匾和贊頌武訓的楹聯,都被摘了下來。七年級學生提出砸了武訓學徽,九級同學提出改變校名———在做總結報告時,改校名的想法獲得師生一致同意。這被組織者作為一大收獲寫在了報告中。

到了後毛澤東時代,武訓批判的詭辯論受到了清算,興義學的慈善行為重新獲得肯定。所謂的邪路,至此變成了正路。無論社會制度如何,興學終究是一個善舉。迅猛激昂的反武訓運動,到底只成了一個不合腳的笑話。

本文標題: 一個清末辦義學的乞丐為何會遭到大批判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1926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親歷者講述查辦成克傑案件始末
人們期望,中國的反腐敗斗爭由此進入新階段。中央紀委原副部級巡視專員吳振鈞日前向本刊講述了他擔任中央紀委第八紀檢監察室主任時,親身經歷的一起重大反腐敗斗爭---查辦成克傑巨額受賄案。案發時,成克傑已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在當時是新中國成立
标签成克傑,李平,反腐倡廉,周坤
蘇俄征糧太過分引發喀琅施塔得水兵暴動
蘇俄用軍事辦法征集糧食和農產品。可是,在這項法令的貫徹落實過程中卻出現了偏激和過火的行為,征糧隊常常無視農民們的懇求強行將農民們的種子糧和最基本的口糧也征集了上來。在1917年十月革命中喀琅施塔得水兵曾經是布爾什維克黨賴以贏得起義勝利的重要
标签
聽聞林彪墜機後張春橋說了些什么?
在別人都緊張、沉重的情況下,張春橋卻顯得特別高興,他意味深長地對坐在一起的李作鵬、邱會作說:“你們愁眉不展作什么?這是你們甩了一個包袱,你們解放了!”當然,當北戴河出現林彪警衛參謀李文普被打傷,林彪等人向機場落荒而逃的突發情況後,周恩來及時
标签張春橋,林彪,中國近代史,歷史,周恩來,毛澤東
蔣介石緣何與蘇聯代表鮑羅廷徹底決裂
國民黨在武漢召開二屆三中全會,蔣介石沒有參加。會議通過了鮑羅廷贊成的主張,對蔣介石的權力進行限制,蔣的國民黨中央常會主席職被免,只保留了國民革命軍總司令的實職。這也把蔣介石逼上絕路。孫中山過世後,國民黨的政治生態發生重大變化,各種力量重新組
标签鮑羅廷,國民政府,蔣介石日記,蔣介石,中國近代史,歷史
病毒、病菌與世界歷史
先是廣東而後後肆虐全球的非典型肺炎爆發以來,專家們都竭盡全力去尋找這一致命傳染病的起因。世界衛生組織剛剛宣布,發病的病毒可能來自於動物,特別是與人類密切接觸的家畜或家禽。其中最具獨創性的觀點,是他對病菌與病毒與世界歷史發展關系的研究。少部分
标签傳染病
余英時:辛亥後許多人還在等真命天子
一直到20世紀,多少人都相信天命所歸。朝代替換的心理習慣不容易一下子改變。老百姓常常希望有一個秩序:有一個朝廷,朝廷上面有一個天子壓得住。這樣大家才有安全感。史學大家余英時先生認為辛亥革命是晚清政府不願改革的結果。時代周報:1911年發生辛
标签孫中山,中國近代史,余英時,共和時代,社會改革,社會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