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借“批《水滸》”打擊鄧小平周恩來

毛澤東的表態,使江青等人囂張的氣焰得以遏制。江青想利用評《水滸傳》達到打擊鄧小平和周恩來的陰謀,就這樣夭折了。

1975年,毛澤東要中共中央辦公廳遴選一位熟悉古典文學的大學教師,為他侍讀古籍。北京大學中文系44歲的女講師蘆荻被選中進入中南海,來到毛澤東身邊為毛澤東侍讀。

1975年8月14日凌晨,蘆荻接毛澤東秘書的電話,要她前來為毛澤東侍讀,她即騎自行車,從不遠的下榻處過來。

那天,毛澤東談起了《紅樓夢》,談起《三國演義》,最後談到了《水滸》。

《水滸》是毛澤東較為欣賞的古典小說之一,他對《水滸》點評頗多。曾說:《水滸》要當一部政治書來看。

那天夜里,毛澤東對蘆荻說:“《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屏晁蓋於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義,把晁的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讓人招安了……”

他談到“梁山”第一任領導人王倫,“白衣秀士王倫不准人家革命,結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也談到第二任領導人綽號托塔天王的晁蓋,晁蓋是好的,可是卻被屏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讓他早死了。《水滸》的主角,是第三任領導人宋江。

毛澤東也談到後期宋江不行,搞修正主義,讓人招安了。

毛澤東說話時,蘆荻按她的習慣,在筆記本上作記錄。

本來,這只是毛澤東跟蘆荻的談話。由於在談話中,毛澤東說及今後出版《水滸》,可把魯迅關於《水滸》的評論——“一部《水滸》,說得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的這段話印在書前。

毛澤東的機要秘書張玉鳳在一旁聽了後要蘆荻把毛澤東關於《水滸》的談話記錄整理出來,以便通知出版部門執行。由於出版部門歸姚文元管,張玉鳳把毛澤東關於《水滸》的談話記錄報送姚文元,由他轉往出版部門。一切按正常的程序進行着。

姚文元看了毛澤東的關於《水滸》的談話,當即提出“印發政治局在京同志,增發出版局、《人民日報》、《紅旗》、《光明日報》,以及北京大學批判組謝靜宜同志和上海市委寫作組”,並“組織或轉載文章”。毛澤東批示“同意”。

江青自從“組閣”失敗之後,屢遭毛澤東批評,但她不甘寂寞,不願當“閑人”,總要千方百計表現自己。她仍然在伺機攻擊周恩來和鄧小平,極度不滿四屆全國人大確定的“周鄧體制”,處心積慮地伺機反撲。

這個機會終於來了!

江青和她的同伙們,抓住毛澤東關於《水滸》的談話這一機會,利用他們在宣傳上的優勢,發動了一場新的運動。

8月28日,《紅旗》雜志第九期發表了《重視對〈水滸〉的評論》。9月4日,《人民日報》發表《開展對〈水滸〉的評論》。

《紅旗》雜志、《人民日報》並發出號召:評論《水滸》是我國政治思想戰線上的又一次重大斗爭,是貫徹執行毛主席關於學習理論、反修防修重要指示的組成部分。

8月下旬,江青召集文化部長於會泳等人開會,直截了當地說:“主席對《水滸》的批示有現實意義。評論《水滸》的要害是架空晁蓋,現在政治局有些人要架空主席。”

197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受黨中央委托,在昔陽主持召開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中共中央副主席鄧小平按照黨中央的安排,在會議上發表了講話。誰知,江青也竄到大寨,趕到會議上大放厥詞,口口聲聲地說她“代表毛主席向大家問好”,並且露骨地宣揚《水滸》中“宋江架空晁蓋”,以此影射鄧小平。

9月17日,江青在大寨召集北影、長影、新影、新華社、人民日報、法家著作注釋組、北大和清華寫作組等100多人講話時,更為得意地點穿了她心中的奧秘:“評《水滸》就是有所指的。宋江架空晁蓋。現在有沒有人架空主席呀?我看是有的。”

她又誣蔑國務院“弄了一些土豪劣紳進了政府!”江青還叫喊:“宋江上山以後,馬上就把晁蓋架空了。怎么架空的呢?他把像河北的大地主盧俊義——那些反對梁山泊的,千方百計地弄了去,把一些大官、大的將軍、武官、文吏,統統弄到梁山上去,都占據了領導崗位。”

這樣的話,哪里是在評《水滸》?正在會議上采訪的新華社記者,聽了江青的論調後,十分氣憤,立即將她的言論寫成材料交給了時任新華社副社長的穆青。

穆青收到這份材料後,感到事關重大。便立即打電話給《人民日報》負責人吳冷西說有要事希望與他個別商量。吳冷西即乘車從中南海北門出來,繞道新華社的後門,將正在路邊等候的穆青接上車。

在車上,穆青把江青在大寨那份講話材料交給了吳冷西,吳冷西看後跟穆青一樣,也感到江青的矛頭是對准鄧小平,事態非常嚴重。

於是,吳冷西立即把材料交給國務院政治研究室負責人胡喬木。胡喬木看後便和吳冷西一道來到鄧小平的家中。鄧小平提出,由胡喬木與吳冷西設法把材料報告給毛澤東,向毛澤東揭露江青的政治陰謀。

胡喬木要吳冷西用車把穆青從新華社後門悄悄接出來,他們3人就在車上仔細地商量如何才能繞開與江青關系密切的唐聞生、王海容直接把材料遞到毛澤東手中。穆青建議,由他直接找新華社負責中央領導人活動報導的資深記者李琴想辦法。吳冷西同意了這一方案。

穆青找到李琴,向她講述了將此事報告毛澤東的重要政治意義。李琴答應保證完成任務,穆青便和時任新華社社長的朱穆之聯名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交給李琴。他們知道,在“四人幫”肆虐的政治高壓下,寫這樣的信,需要承擔巨大的政治風險。

毛澤東很快就收到信件和江青講話材料。他讀過後,氣憤地說:“江青的講話是在放屁!講話文不對題!不見報,不廣播,不復制!”

毛澤東的表態,使江青等人囂張的氣焰得以遏制。江青想利用評《水滸傳》達到打擊鄧小平和周恩來的陰謀,就這樣夭折了。

本文標題: 江青借“批《水滸》”打擊鄧小平周恩來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1843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孫中山與共產國際的合作與摩擦
共產國際成立於1919年,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後,列寧為了與主張資本主義和平過渡到社會主義的第二國際割裂的產物,又是世界上第一個依靠暴力革命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制度的蘇聯為向世界各國輸出革命的工具。它實際上代表蘇聯最高當局的旨意,為蘇聯國家利益
标签孫中山,孫中山遺囑,中國近代史,第三國際,歷史,馬林
李正榮:元首演講體現一國外交文化水准
當代國際關系慣例,元首出訪,總會安排一次演講,演講場所往往選在所訪國家的一所知名大學。而演講稿中,多半會引用一句所訪國家的名言名句或名諺俗語。如果是大國元首出訪,考慮到大國元首講演一定會被世界關注的特殊性,元首演講詞往往也是元首背後智囊們大
标签車爾尼雪夫斯基,列寧
孫中山病重 馮玉祥為何送絲質綉品
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館藏文物中,有一件文物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馮玉祥將軍贈送孫中山先生的絲質綉品。1925 年1 月26 日,孫中山入北京協和醫院接受手術治療,被確診為肝癌。1925 年3 月12 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孫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标签馮玉祥,孫中山,中國近代史,段祺瑞
任劍濤:“皇權不下鄉”的背後
國家與社會相對而在,是一個典型的現代現象。提供給一個有限度的國家以運作手段之後,便所剩無幾。國家不得不在有限的范圍內施行自己的權力:即在國家保有的物質能力范圍內,將自己的意志施加給國家權力的管制對象。在中國古代,“皇權不下鄉”與七品芝麻官從
标签任劍濤,社會,時政
中國人對朝鮮人蔑稱“高麗棒子”的由來
眾所周知,“高麗棒子”是中國人對朝鮮人(韓國人)較為輕蔑的稱呼。例如一種觀點認為,“高麗棒子”與朝鮮人種植玉米有關。朝鮮人因喜食玉米,常在秋冬時節將收獲的玉米掛滿房前屋後,而玉米在中國北方又被稱作棒子,於是中國人便徑稱朝鮮人為高麗棒子。這些
标签高麗國王,朝鮮圓,朝鮮歷史,朝鮮住宿,高麗,朝貢體系
葉利欽:英雄,還是叛徒?
“我們生活在兩個時代之間。”這位被普京稱為“民族領袖”的俄聯邦首任總統,利落地送走了一個舊時代,卻在開創新時代的道路上艱難跋涉了8年。歷史學家秦暉評價說:“如果把轉軌比擬為從此岸駛向彼岸的一艘船,那么葉利欽這個掌舵人使船駛離了此岸,但沒有到
标签巴喬,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