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問王、鄧二人:我死後會發生什么

  林彪墜機身亡後,毛澤東需要確保軍隊領導班子的團結和忠誠。他在林彪墜機之前已經預先采取措施加強了軍隊對他的支持以防范林彪。例如,1971年8月他親自視察了華中和華南地區的部隊,公開談到他和林彪的分歧。他還撤換了一些軍隊領導人,削弱了林彪的勢力。墜機事件後,政治局中的四名軍隊干部,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和邱會作,被要求在10日內表態與林彪劃清界限。其實這些人在幾天之內便被抓了起來,直到80年代末才得到釋放。
  毛澤東撤掉彭德懷後,在1959年依靠林彪團結部隊;同樣,林彪死後,他也需要有人來加強中央對軍隊的領導。毛澤東先是依靠在軍隊中德高望重、從不樹敵的葉劍英元帥,他比林彪大10歲,沒有權力野心。但是在1973年底,毛澤東開始依靠手腕更強硬的鄧小平去處理美中關系時,他也轉而利用鄧小平幫助他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據說,在中共“十大”後不久,毛澤東為了考驗王洪文和鄧小平,曾經問過他們,自己死後會發生什么情況。王洪文說,主席的革命路線將會繼續。鄧小平深知各大軍區司令員的權力,他說,可能“天下大亂,軍閥混戰”。毛澤東認為鄧小平的回答更好,同年底各大軍區司令員就進行了大規模的對調。
  毛澤東在中共“十大”後不久獲悉,剛當上黨的副主席的軍隊領導人李德生在林彪還在世時給他寫過效忠信。這件事讓毛澤東大為震驚,他擔心其他大軍區司令員也可能與林彪的關系過於密切,於是決定對他們進行調換;為了減少他們調換職位後網羅親信的風險,他們在調動時不能帶走自己的人馬。當毛澤東又發現其他軍隊領導人寫給林彪的一些效忠信後,對曾為林彪工作的北京的領導班子愈發懷疑,於是決定把跟林彪沒有密切關系的軍區領導人調到北京。林彪大權在握時鄧小平一直在江西,所以毛澤東知道鄧小平不可能和林彪關系密切。他還知道,軍隊的兩個關鍵領導人——已被調往沈陽軍區的李德生和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這一最敏感職務的陳錫聯——都在鄧小平的第二野戰軍任過職,所以他相信鄧小平能夠管住他們。
  軍區司令員大換班後不久,毛澤東宣布他請來了一個軍師——鄧小平。他要讓鄧小平擔任政治局委員和中央軍委委員。用他本人的說法:“我想在政治局添一個秘書長,你不要這個頭銜,那就當總參謀長吧。”鄧小平一向重實權不重虛名,他客氣地謝絕了那些頭銜。毛澤東心里清楚,任命鄧小平可以讓軍隊上層松一口氣,這不僅是因為鄧小平在軍隊中的資歷,還因為他們確信鄧小平不會進行打擊報復。雖然鄧小平為了向毛主席表忠心,嚴厲批評受林彪影響的幾大軍區司令員,但這些人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干部,很清楚鄧小平這樣做出於無奈。任命鄧小平後,並沒有明確葉帥和鄧小平兩人誰排名在前。但兩人相互尊重,在與軍區司令員開展工作時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本文標題: 毛澤東問王、鄧二人:我死後會發生什么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istory/info/131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楊天石:蔣介石、宋美齡的感情危機
12天之後,蔣介石派蔣經國赴港,探望宋美齡的病況,同時迎接蔣緯國自國外留學歸來[3]。蔣介石本意要宋美齡和經國、緯國一起回渝,但宋美齡表示,待蔣介石的陽歷生日時即歸。然而,屆時宋美齡仍杳如黃鶴。2月4日,蔣介石接到宋美齡“不返渝”的函件。蔣
标签宋美齡,蔣緯國,蔣介石,中國近代史,楊天石,歷史
北府軍為何是“史上最強的軍隊”之一
中國歷史上“最強軍隊”的排行榜,有許多種。在東晉,也有這樣一支軍隊,那就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北府軍”,創始人叫謝玄。 謝玄創建了“北府軍” 東晉的朝廷一直軟弱無能,原因是皇帝始終在做“和事老”,平衡幾個大族的關系,打仗基本靠地方軍閥
标签北府軍,謝安,歷史,謝玄,桓溫,劉牢之
晚年宋美齡拒絕回憶,永不卸妝
宋美齡和十余名侍從人員及護士抵達紐約,乘汽車直奔紐約東部海岸的長島,入住一座庄園式別墅。據身邊侍從人員透露,宋美齡對姐姐的死幾度落淚,但公開場合她從無情緒流露。 1986年宋美齡回台灣參加蔣介石的百年誕辰慶典,一住近5年,在此期間蔣經國去
标签宋美齡,中國近代史,蔣介石,蔣經國,鄧穎超,孔令儀
郝柏村:蔣介石高高在上 蔣經國隨和
郝柏村在離家3年後,終於回家探望了父母。相較之下,郝柏村與蔣經國的關系則密切得多。1981年,郝柏村被蔣經國提拔為“國防部”參謀總長,成為軍中頭號人物。1993年1月30日,台灣“國民代表大會”在台北陽明山舉行閉幕典禮時,郝柏村遭民進黨圍攻
标签郝柏村,台獨,蔣介石,中國近代史,蔣經國,台灣問題
毛澤東嘲弄哪位高級干部是“小腳女人”?
這里所說的“小腳女人”,就是當時擔任中共中央農村工作部部長的鄧子恢。毛澤東為什么會如此嘲弄鄧子恢,並贈與他“小腳女人”的惡謚呢? 1952年,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出現地方勢力尾大不掉的局面,毛澤東決定把各大區的領導人調回中央。新中國的這
标签毛澤東,中國近代史,歷史,鄧子恢,高崗,馬克思主義
董時進:“死後方生”的民國知識分子
董時進是一個日益引起廣泛注意的知識分子。 統觀董時進的相關言論,可以說,他是一個在公共事務上思考欠理性,但專業性很強的知識分子。胡適對這種拿平民當炮灰的主張明確表示反對,董時進卻覺得國家重於一切,兩人為此爭論。如今,人權之重要已經成為人類
标签知識分子,民國,胡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