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化糞池“吞人”,而非“不慎”墜入

2025年5月19日,重慶對外經貿學院內,一名大一男生在體育課後歸還籃球時,落入校園內的化糞池,最終不幸身亡。

事發時間是5月19日下午,學生們剛上完體育課,並排走去歸還籃球。

剛走到操場和球場之間,一名男生不幸墜入用木板遮蓋的化糞池中。

事發後同伴大聲呼救,老師和同學聞訊趕來施救,並同時撥打119進行求助。

如何預防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一方面是要提升孩子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學校要重視安全隱患的消除和提醒。

化糞池僅用木板和假草皮覆蓋,承重能力極低,沒有明顯的警示標志,這些明顯存在安全隱患。

學校應該定期對校園內的所有設施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包括化糞池、井蓋等基礎設施。

對可能存在危險的區域進行重點檢查,確保所有設施都處於安全狀態,並及時修復或更換損壞的部件。

在可能存在危險的區域,如化糞池、建築工地、池塘等,學校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並加裝防護欄等防護設施,以提醒學生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發生。

媒體報道提及學校官網信息,2024年12月4日-5日,該校開展了校園安全大檢查行動,檢查覆蓋學生宿舍、教學區域、公共設施等重點場所。

該校稱,安全大檢查秉持“全面覆蓋、突出重點、不留死角”的原則,對校園各關鍵區域展開細致排查。

檢查前,檢查組組織召開專項會議,明確檢查內容與標准,涵蓋消防安全、用電安全、設施安全以及環境衛生等多維度安全事項,確保輔導員們“帶着任務、拿着標尺”精准檢查。

檢查發現,校園公共設施,如路燈、井蓋等,部分路燈燈泡損壞,夜間照明不足;部分井蓋周邊有輕微塌陷,行人路過易崴腳跌倒。

“發現問題後,檢查小組當即拍照定位,通過學校設施報修平台提交維修工單,同時在周邊設置警示標志,提醒師生避讓危險區域。”

我們說這個學校不重視安全問題吧,他們有組織過校園安全大檢查。

我們說這個學校重視安全問題吧,化糞池及蓋在上面的木板,怎么就成為了漏網之魚呢?

學校的情況通報中,“不慎墜入”有甩鍋之嫌,缺乏對安全管理失職的承認和反思。

願每一個學校,都能落實保障安全的責任。

願每一個家庭,都能多提醒孩子遠離井蓋。

本文標題: 是化糞池“吞人”,而非“不慎”墜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61884023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北大研究顛覆認知!每天14小時不吃飯成“護肝密碼”?年輕人沸騰了
在傳統認知里,“餓肚子”常和營養不良掛鉤,但事實並非如此。 一類深受減肥人群喜愛的間斷禁食方式——限時進食(time-restrictedfeeding,TRF) ,正成為學界研究熱門。2024年,JAMA子刊公布的一項臨床試驗顯示,8小時
标签
86歲護士被罵上熱搜!網友吐槽:您坐辦公室,為何讓年輕人扛雷?
86歲高齡,仍在臨床一線,這本身,就足夠引人注目了。 李桂美護士,一位本該頤養天年的老人,卻因為“堅守崗位”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是被一部分網友“罵”上了熱搜。 這到底是時代的楷模,還是某種無奈的悲歌? 起初看到這新聞標題,心里咯噔一下,
标签
誰把核酸大王,逼成了“討債狂魔”?
01 最近很多媒體爆料:昔日的“核酸大王”張核子,在全國范圍內,起訴多家衛健局要賬。 看到這個新聞,很多人可能會好奇: 什么玩意,那幾年坑了我們那么多錢,現在還敢要賬? 媒體也是暗貶張核子,把他口罩期間大肆擴張,淪為失信人、拖欠員工工資、瘋
标签
年僅44歲!浙江一高校副教授,系主任因病逝世
相關焦點:《年僅45歲!211一學院副書記因病逝世》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傳播系副教授劉曦,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6日在杭州離世,年僅44歲。 公開資料顯示,劉曦,女,浙江理工大學法學與人文學院副
标签
年僅22歲!小伙摔倒以為沒事,7天後死亡!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忽視
 近日, #小伙摔倒以為沒事7天後死亡# 沖上熱搜,引發熱議↓ 小伙摔倒未進一步檢查 7日後因腦出血去世 5月8日晚,22歲的胡銘傑騎電動車行至安溪縣二環路時不慎摔倒。事故發生後,他被送往醫院,因身體無明顯外傷及出血情況,他並未進一步檢查
标签
國家醫保局釋疑:為什么便宜的X光檢查越來越少,貴的CT、核磁共振等項目越來越多?
為什么便宜的X光檢查越來越少,而貴的CT、增強CT、核磁共振、PETCT等項目越來越多? 對此,5月17日,國家醫保局微信公眾號發文進行了釋疑,文章作者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殷嬪嬙,全文如下: 醫學檢查是醫生用來發現問題、判斷病因、跟蹤治療效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