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1個和很少吃雞蛋,到底誰更健康?這個差別沒想到

關於雞蛋的爭議着實不少。愛吃雞蛋的人每天都會吃一兩個,但有人說雞蛋黃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還有人說雞蛋吃多了會得膽結石等等。

那么,雞蛋會不會升高膽固醇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怎么吃最健康?

雞蛋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高血脂嗎?

先說結論:正常健康人不用過於擔心雞蛋吃多了會導致高膽固醇。

首先,日常飲食中影響血脂水平的兩個主要危害因素是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雞蛋中的脂肪含量的確不低,但飽和脂肪的含量並不高,且還有對調節血脂水平有利的卵磷脂。

其次,至於雞蛋中較高的膽固醇含量,其實不用過於擔心。這是因為人體內膽固醇70%左右都來自自身合成,食物攝入的膽固醇只占很少一部分。而且,正常人體對於膽固醇水平有着相對智能的調節機制,一旦攝入膽固醇增加,則體內合成的膽固醇會適當減少。

也就是說,即便雞蛋的膽固醇含量高,只要人體血脂代謝能力正常,吃下去的這點膽固醇,並不會影響血脂

此外,一項大型研究表明,每天吃1顆雞蛋,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的風險。另一項研究也表明,每天攝入3個以內的雞蛋,有利於降低健康年輕人低密度脂蛋白(壞膽固醇)水平,對血脂健康有益。

雞蛋一天到底吃幾個最健康?

講到這里,很多人可能會問,雞蛋還是要限量吃吧?如果已經有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還能吃雞蛋嗎?

1.正常成年人,建議每天吃1個雞蛋(包括蛋黃)

首先,我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正常成年人每周應攝入280~350克蛋類,以一個雞蛋50~60克計算,大約是每周吃6~7個雞蛋,也就是每天1個蛋。

其次,再從大家擔心的膽固醇的角度,來看看權威機構推薦攝入量。由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修訂聯合專家委員會、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卒中學會共同修訂的《中國血脂管理指南(2023)》中指出,成人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應不高於300毫克。一個雞蛋的膽固醇含量大概在200毫克,考慮到每日飲食中其他食物也會提供一定量膽固醇,每天吃1個雞蛋對於成年人來說,也是適宜的。

2.孕期、哺乳期、青春期學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復期的人士,建議一天最多吃3個雞蛋

對於孕期、哺乳期婦女,以及處於青春期的中學生、健身增肌和大病初愈恢復期的人來說,他們對優質蛋白質的需求往往比普通人更大,將雞蛋作為補充優質蛋白的來源是很好的方式。

如果日常飲食中動物性食物的比例不大,只要注意雞蛋的烹飪方式,采取蒸、煮等少油無油方式,每天吃2~3個雞蛋問題不大。

當然,如果日常飲食中已經有足夠的奶、肉、魚、大豆等食物,則不建議再額外增加雞蛋的攝入量,依然保持每天1個雞蛋就可以。

3.高血脂人群,要注意控制脂肪總攝入量,其中雞蛋建議一天不超過1個,一周不超過5個

對於高血脂人群來說,他們的脂類代謝已經出現了問題,對於食物來源的膽固醇和體內自我合成膽固醇的調節能力比不上正常人,因此對於膽固醇的攝入要格外敏感一些。

根據衛健委發布的《成人高脂血症食養指南(2023)》,高膽固醇血症者每天膽固醇攝入量應該控制在200毫克以內。也就是說,吃1個雞蛋就可能會面臨膽固醇攝入超標的風險。

如果這類人群日常飲食中其他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腦、肝、心)、紅肉(豬牛羊)、蝦等不算太多,也沒有攝入太多油脂(尤其是動物油脂和高油的加工食品),那么建議每天吃不超過1個雞蛋。如果攝入了比較多的高膽固醇食物,那就要相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比如吃半個,或者只吃2/3的蛋黃。

4.肥胖人群,要注意控制總膳食攝入量,包括雞蛋

對於有肥胖問題的人群來說,需要控制飲食熱量和脂肪的攝入量。盡管雞蛋的脂肪組成中飽和脂肪不算太多,但依然不建議吃太多。一項大型人群研究表明,若每周吃雞蛋大於6個,肥胖人群的全因死亡率會有顯著增加。

不過,對這個研究結果建議大家也要科學看待。一方面,吃幾個雞蛋和肥胖人士的飲食結構有關。一些處於減重期的朋友,在清淡飲食的基礎上,用蒸、煮雞蛋提供優質蛋白、礦物質,大量新鮮蔬果、雜糧提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碳水化合物的方式,作為減重飲食搭配,也是可以的。

另一方面,吃幾個雞蛋和肥胖人士的血脂水平有關。如果肥胖的同時血脂水平高,那也要按照前述建議,每天攝入1個以內的雞蛋。可以選擇其他食物補充優質蛋白,如低脂脫脂奶、大豆類、低脂瘦肉等。

最後,還想提醒大家的是,除了關注吃雞蛋的量,記得同時要注意雞蛋的烹飪方式(盡量采用蒸煮等方式加工雞蛋,避免煎炸蛋),以及飲食整體搭配是否合理。

(來源 科普中國)

本文標題: 每天吃1個和很少吃雞蛋,到底誰更健康?這個差別沒想到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61882652 (請複製分享給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關文章
出現這4個症狀,提示你可能有糖尿病腎病,趕緊就醫,千萬別拖成尿毒症
據最新橫斷面研究顯示,我國32.5%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慢性腎臟病,其中知曉率和篩查率僅為26%和55.3%[1]。 糖尿病腎病,也叫“糖腎”,被內分泌科醫生稱為「沉默的殺手」。 終末期腎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尿毒症”,治療難度大,花費高,致死
标签
交往中,讓人不舒服的8大低情商行為
情商之父戈爾曼曾說: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情商則是一種技能,而且它是我們在生活中最關鍵的技能之一。 情商的高低,往往決定着人際關系的好壞。 低情商的人,一張嘴就會令人厭惡,使人退避三舍。 今天,晚君總結了社交中常見的8大低情商行為,值得所有人
标签
紅衣大叔周鴻禕回應減肥不吃碳水,公眾人物口臭要怎么應對?
原創 | 芙蓉營養師 5月12日,@紅衣大叔周鴻禕 發文:我之前在直播中說最近不吃碳水,很多朋友問為什么,今天給大家講講。 周鴻禕表示,呼吸和消化都有深淺之分,學會深呼吸和深消化會讓人更健康。很多人胖起來是因為吃太多碳水化合物,深消化可以把
标签
震撼!45歲以上三甲副主任醫師淪為最慘醫生?37%副主任醫師苦等退休!最新醫生收入出爐,醫生紛紛叫苦,為何副主任不好干?
45歲以上三甲副主任醫師淪為最慘最苦逼醫生!工資不高,還沒了健康不同年齡段的醫生有不同的責任和壓力,哪個年齡段的醫生最不好過呢?近期,新的評選透露出了這一結果,事實上,並不是初出茅廬的年輕醫生最慘,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3月初,在某網絡招聘平
标签
來伊份總裁回應:涉事粽子為五芳齋生產,“熟食不可能帶血”
端午節臨近,一款疑似吃出異物的粽子引發市場關注。5月10日,有江蘇的消費者連發兩條視頻投訴在來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帶血創可貼”的異物。根據消費者發布的視頻,涉事產品為來伊份蜜棗粽。 網傳視頻截圖 5月12日凌晨,來自份官網發布公告稱,已
标签
周鴻禕解釋不吃碳水:肥胖是因為吃太多碳水
5 月 12 日,周鴻禕發文解釋此前不吃碳水的原因。他表示呼吸和消化分深淺,學會深呼吸和深消化有利於健康。他指出很多人肥胖是因為碳水化合物吃太多,深消化能消耗體內脂肪,而吃碳水會讓身體依賴葡萄糖,脂肪得不到利用。周鴻禕采用生酮飲食策略,讓身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