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小劉是哈爾濱醫科大學研究生學院的一名腫瘤學專碩研究生,2022 年 3 月份時他和我所在的醫院簽訂了一份勞動合同,合同約定了 5 年的期限。
小劉是黑龍江人,自打從小就一直生活在黑龍江。據他所說,只是在很小的時候來過江蘇一趟,當時覺得很繁華,和東北不一樣。
我問他,大老遠的從黑龍江跑到江蘇,圖的啥?他反問我道,你不也是從安徽跑到江蘇的嗎?你圖的啥?
我聽完,哈哈大笑,不再追問。
和小劉一樣的是科室里面另外一名醫生,他畢業於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一開始先是在沈陽某醫院上了兩年班,後來因為薪資待遇問題又從沈陽跑到了揚州,接着又去了南京,最後來到了我所在的醫院。
他告訴我,人往高處走,哪里發展的好就去哪里,哪里能夠掙的錢多,就去哪里。我聽完,起初是嗤之以鼻,後來在臨床工作久了,面臨買房時的窘迫和無奈時,我才理解了他的選擇。
「醫生從事的行業是偉大的,但先需要解決吃飯和住房問題。」
這些年一直在聽說有些醫院醫生流失的很厲害,而且部分醫院不是一個一個醫生的流失,而是一個團隊,甚至是一整個科室的醫生都走了。和流失醫生這種不會直接影響科室乃至醫院運轉不同,招不到醫學生,或者說招不到足夠的醫學生,變成了一個醫院領導不得不面臨的難題——雖然這個難題並不急迫。
根據有關新聞報道,黑龍江 2023 年度計劃有 7 家省衛健委所屬醫院,擬招聘 143 人。但事與願違的是,第一批僅招聘成功 75 人,約占總招聘人數的一半。此後,黑龍江衛健委發布公告稱,取消今年上半年相應事業崗位名額。這些名額涉及 5 家三甲醫院和 1 家二級醫院。
筆者查詢了這 5 家三甲醫院,其中不乏大三甲黑龍江省第二醫院、第五醫院。 在2021年,在復旦版《2019 年度中國醫院排行版》位列東北地區綜合實力排行榜第 16 名的遼寧省人民醫院也有此問題。
東北的困局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2023 年第 1 季度地方財政收入 10 強的城市中,東北三省無一城上榜。在 30 強的城市中,東北三省也只有沈陽市(第 24 位)和大連市(第 29 位)在名單之中。而與之對應的江蘇省,則有 5 座城市上榜。
作為共和國的「長子」,為中國工業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東北而言,近 20 年來的經濟發展減速為人才外流提供了相應的助力和條件。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心逐漸南下,全國 100 強地級市中東北三省的城市占比和一個浙江省差不多。這對於東北而言,一方面是發展步伐的落後,一方面則更多的是無奈和無力。
一座城市發展的情況,往往決定了人才的流入和流出。
經濟發展的停滯不僅讓財政收入捉襟見肘,也讓部分本來需要依靠財政撥款生存的醫療機構更是雪上加霜。雖然編制背後隱藏的含義是長期和穩定,但如果只有長期和穩定這兩個優勢,那么編制對於醫務人員而言更多的是一種雞肋。而當其他省份的醫院能夠提供更高、且福利更好的工作崗位時,雞肋很可能在一瞬間就變成了雞骨頭。
城市發展失衡下,醫生也在逃離
在國家統計局公布的 2022 年全國 31 省份 GDP 排名中,遼寧省以 28975 億元排名全國第 17 名。而黑龍江省和吉林省則分別位列倒數第七和第六位。
如果你在網絡上以「出逃的醫生」為關鍵字進行搜索,會發現大量類似的報道。在這些報道里,東北醫生似乎正在逐漸逃離自己的家鄉——當然,他們也很難回去了。
一方面是醫務人員逃離東北,一方面是招聘時無人報名而衛健委不得不縮減招生名額。這兩者的矛盾在近幾年逐漸拉大。
不僅僅是東北,近年來,湖南、四川甚至是江蘇等三甲醫院也存在着招聘人數報名不足甚至是無人報名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據我東北的朋友說,東北部分三甲醫院雖然招聘要求不高,但是進去之後往往待遇一般,而且大多數都是一些臨床工作量較大,性價比較低的科室,比如 ICU,急診和兒科等。
這些醫院雖然是三甲醫院,但是碩士學歷就足夠,基本上招不到博士生。有的三甲醫院,急診科室對學歷的要求下降到了本科生。
而對於江蘇的一些三甲城市而言,他們更多的則是希望能夠招到博士生或者學科領頭人。一般而言,一個編制崗位的開考條件是 1:3,而大多數三甲醫院的科室每年也至多招聘兩個人,大多數都是一個人。那么對應的,則可能就需要有 3 個或者 6 個人報名。
如果招聘的學歷要求是博士學歷,那么就需要有相對應的博士生報名。這對於部分三甲醫院而言,雖然身處江蘇之地,但也並不能代表就有博士生青睞。對博士而言,更多的則是希望去更好地平台,更發達地城市發展。
和關注三甲醫院招聘無人報名不同,基層醫院的招聘可能面臨着更大的挑戰和不確定性。
據此前健康界報道,陝西省自 2007 年開始試點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近幾年基層醫院隨着大力投入建設,成為解決 90% 常見病和多發病的主力軍。
而面對持續增加的就醫需求,處於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中的縣級公立醫院、鄉鎮中心衛生院等雖然增加了人員編制數,但缺員現象仍然嚴重。
時任寶雞市鳳翔縣人民醫院副院長周輝說,他們醫院醫務人員工作量超過 150%,各類人才缺口達 200 人。
取消、縮減招聘只是基層醫院或部分偏遠地區醫院所面臨的困境之一。
以東北地區為例,東北三省除人口常年流失嚴重,常住人口銳減,而基層醫院則處於長期招不到人的狀態。一方面是基層醫療機構招聘不到醫學生,另一方面,常住人口連年下降,更加影響了醫學生扎根基層。如此循環,猶如解不開的死結一般。
根據七普數據顯示:2020 年,遼寧省人口規模為 4259 萬人,較十年前減少了 115.5 萬人;吉林省人口規模為 2407 萬人,較十年前減少了 339 萬人;黑龍江省人口規模為 3185 萬人,較十年前減少了 646 萬人。三省是過去十年人口減少最多的三個省份,過去十年人口合計減少了 1100.5 萬人。在三省下轄的城市中,人口數量下降更為嚴峻,僅有 3 個城市人口增加,其余 33 城人口全部減少。
東北人口的流失,不僅影響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讓醫學生開始審視留在家鄉的利弊。
醫療行業講究關系和人脈,當醫學生沒有足夠的關系和人脈時,他們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和前途。雖然三甲醫院存在着報名人數不足的現象,但當他們降低相應的報名條件時,相信仍然有諸多當地學子願意留在家鄉發展。而這對於基層醫院而言,即使降低招聘要求,可能依然無法解決當下的困境。
時至今日,每年仍然有大量的醫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但是他們所面臨的競爭和挑戰並不以基層醫院的大量招生而減少。相反,大城市的公立醫院將大批的醫學生擋在門外,一方面卻是基層醫院發展遭遇到了人才的瓶頸。這樣的無奈現狀,或許是城鄉發展失衡化的另一體現。
這幾年,基層醫療機構的條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有房子沒人,有設備不會用,有人又沒資質,有資質的卻千方百計想離開」成了基層醫療想要發展的痛點。
寫在最後
我問過小劉,如果留在東北,以哈爾濱醫科大學的牌子,想找到一份編制內的工作難不難。
他笑笑,說,看你選擇什么樣的醫院。有的好醫院、好科室,想要進去基本是明碼標價。有的雖然不是,但是進去之後待遇很差,或者不給你編制。我的很多老師都讓我離開東北,去南方看看。
本文作者:陳陳
頭圖來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