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咖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它对健康的影响虽然经过了大量的研究,但依然具有争议。多项研究证实,咖啡能够减肥、延长寿命、有益于大脑健康甚至能抵抗癌症,但也有研究表明咖啡的保健作用似乎并不明显,甚至有时会导致压力增加或影响睡眠。这可能是由于以往的研究样本量不足,并且没有对咖啡类型进行细分导致的。
我们知道,咖啡中含有绿原酸、咖啡因、二萜类等活性物质,但市售的速溶类咖啡中还含有糖、奶精等调味剂。因此,咖啡种类的不同很有可能就是导致以往的研究对咖啡是否具有保健作用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原因之一。近期,来自西安交大的研究人员突破了以往对咖啡研究的局限性,他们将咖啡的种类进行了区分,在近50万例样本中探究了咖啡与衰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端粒长度之间的因果关系。这项研究的结果被发表在Nutrients杂志上。
这项研究的数据来自于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样本库在2006年至2010年间收集的超过50万名受试者的健康信息,这些健康信息包括生活方式因素、健康相关信息和食物频率问卷。研究人员还对其中超过47万受试者的端粒长度进行了评估。在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研究人员在线收集了5次24小时饮食回忆问卷,根据受试者是否摄入咖啡及摄入咖啡的种类(速溶咖啡或过滤咖啡)进行分析,以观察咖啡摄入量、速溶咖啡摄入量和过滤咖啡摄入量对端粒长度的影响。
为了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干扰,研究人员还收集了社会人口学(年龄、性别、种族、学历等)、生活方式(运动频率、吸烟/饮酒频率等)、基础疾病(有无心血管疾病等)及饮食特征(红肉、加工肉、水果蔬菜摄入量和频率等)等数据作为多变量分析的协变量,并建立了3个模型来探索咖啡摄入量与端粒长度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分组和模型建立方式如下图所示:
研究纳入受试者的流程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项研究首先对参加试验的受试者进行了分析,超过一半(55.6%)的受试者年龄小于60岁,一半(54.2%)为女性,绝大多数(91.1%)为白人。67.0%的受试者的BMI超过24.9 kg/m2(超重),30.8%的受试者每周总代谢当量(MET)体力活动超过50小时,22.7%的受试者处于高C反应蛋白水平(>3 mg/L)(心脏病发作风险增大),29.8%患有血管疾病,7.6%患有癌症,5.2%患有糖尿病。在这些受试者中,每天喝超过一杯咖啡的人占50.5%。在接受问卷的前一天,他们中有69.1%摄入过速溶咖啡,55.3%摄入过过滤咖啡,且不止一杯。
咖啡摄入量对端粒长度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总咖啡摄入量和速溶咖啡摄入量与端粒长度呈负相关,每多喝一杯咖啡,端粒缩短的长度与寿命缩短0.12年时端粒缩短的长度相当,而每多喝一杯速溶咖啡,端粒缩短的长度相当于寿命缩短0.38年时端粒缩短的长度!
随后,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咖啡摄入量与端粒长度之间的相关性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使用了四种方法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以确认。加权中值分析发现,咖啡摄入量确实对端粒长度有因果影响,IVW分析和MR-PRESSO分析发现速溶咖啡摄入量对端粒长度有因果影响。
不过,相对好的消息是,研究人员并没有发现过滤咖啡的摄入量与端粒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也没有发现过滤咖啡摄入量和端粒长度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研究的最后,研究人员指出速溶咖啡可能会缩短端粒长度,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也有研究表明速溶咖啡与肥胖有关,并会增加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这可能与速溶咖啡中的铅含量高于其他种类的咖啡,以及其中含有的奶精和调味剂等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添加剂有关。
这项研究强调了咖啡种类的重要性,以及适量饮用速溶咖啡的重要性。这提醒了我们,在日常选择咖啡时,或许我们可以更多地选择非速溶咖啡,并且咖啡虽好,也不能贪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