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年度科学人物公布,他凭“新冠预测者”成唯一入选中国人

12月中旬,《自然》杂志“2022年度十大人物榜单”出炉,榜单旨在评选出10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一席之地的人物。

北京大学研究员曹云龙,成为此次入选的唯一一名中国人。

《自然》给出的入选理由是:曹云龙帮助追踪新冠病毒的演化,并预测了导致新变异株产生的部分突变,在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上作出突出贡献。

曹云龙本身主要从事的是单细胞组学,特别是甲基化研究及测序技术研发。

2019年博士毕业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不得不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做出调整。

没想到,这个转变,既锻炼了他,更成就了他。

一场疫情,让他转变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和新冠病毒交手,是曹云龙此前从未想过的事。

2014年,曹云龙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物理专业毕业,随后,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2019年年底,在导师、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的影响下,曹云龙从美国回到中国,希望跟随导师继续从事单细胞基因组学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就在这个时候,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了。

有关那一年,曹云龙印象最深的是:受疫情影响,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学生们都相继离开了。面对工作停滞的压力,他们不得已,开始考虑其他的研究方向。

用曹云龙自己的话说:“我从没想过我有一天会涉足免疫学和病毒学。”

但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当意识到他所专长的技术能用来研究新冠病毒时,曹云龙几乎没怎么犹豫,立刻跟着导师着手相关方面的研究。而他们最出色的成果之一,就是系统性地揭示了奥密克戎株的免疫逃逸机制。

2021年年末,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出现。

奥密克戎变异株BA.2、BA.2.12.1、BA.4、BA.5的接连出现及其免疫逃逸效应对疫苗接种的预防效果和抗体药物的治疗效果提出了严峻挑战。而新变异株的受体结合能力和逃逸能力亟待研究。

2021年12月,曹云龙和团队成员通过开发的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描绘出新冠中和抗体的逃逸突变谱,发现超过85%的新冠原始株诱导的中和抗体被奥密克戎株BA.1逃逸,并具体解释了奥密克戎株免疫逃逸机制。

随后,他们又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BA.2.12.1和BA.4/5刺突蛋白结构和体液免疫逃逸特性、奥密克戎突变株“免疫印迹”分子机制的系统性研究结果。相关成果于2022年6月发表在《自然》杂志。

这一系列研究,都让学界对病毒突变和人们抗体免疫应答反应的关联更加清晰,并为新冠疫苗研发方向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参考。

要跑在新冠病毒前面

疫情暴发以来,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要跑在新冠病毒前面。

想达到这个目的,弄清楚奥密克戎株的免疫逃逸机制只是一方面。病毒不停在变异,如果能准确预测出新冠病毒的变异趋势,那我们的很多工作就能提前展开。

此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支系目前的演化,是由中和抗体导致的免疫逃逸压力主导的。曹云龙和团队成员意识到,如果能利用好基于大量不同变异株感染者抗体逃逸图谱,就可以分析出在不同的免疫背景下,分别是哪些奥密克戎变株受体结合域(RBD)突变有利于病毒逃逸最多的强效中和抗体,并较为准确地预测出不同毒株的突变趋势。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顺着这个思路,曹云龙和团队成员一起构建了一个基于中和抗体免疫压力的新冠病毒RBD进化趋势预测模型,并发现,由于病毒演化主要受机体免疫压力的影响,集中的免疫压力也促进了病毒的趋同进化。

基于此,他们利用这一模型在2022年7月构建出了一种“假病毒”,与之后10月、11月现实中大量出现的新变异株相似度非常高,之前的相关预测也很快在病毒实际发生的进化中得到验证。这一成果,在国际上引发了强烈反响。

曹云龙和团队成员们的成功预测,证明了新冠在群体免疫压力下所产生的突变是可以被预测的。只要模型设计合理,通过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异株并构建出相应的“假病毒”,就可以提前设计、开发疫苗和抗体药物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疫情。

这项研究作为全球首篇系统性研究新冠病毒趋同进化现象的成果,已于2022年9月在预印本平台发布,并将在近期正式发表在《自然》上。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与病毒竞速,注定是一场长跑。

新冠病毒在不断突变,变异株表现出的逃逸特点容易使人群出现突破感染和二次感染。全球范围内疫苗研发速度总体落后于病毒的进化速度,所出现的“免疫印迹”效应,很可能导致新研发得变异株疫苗难以抵御未来变异株的感染。

曹云龙与它的“较量”也仍在继续。

目前,曹云龙和团队成员利用高通量单细胞VDJ测序,已开始研发相应的广谱中和抗体药物。未来,他们还准备研制出可以克服既往“免疫印迹”干扰影响的广谱疫苗,为未来新冠疫情的全方位防护提供补充,真正意义上“跑在病毒前面”。

本文标题: 《自然》年度科学人物公布,他凭“新冠预测者”成唯一入选中国人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5994220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8条)

料友:腾讯网友 2022-12-27 08:36
伟大的科学家
料友:将将 2022-12-27 08:41
👍👍👍
料友:轻舞飞扬 2022-12-27 08:48
加油! 年轻有为!
料友:胡渣 2022-12-27 08:57
老人挪位让年轻人快速成长
料友:用户7sh_x8y 2022-12-27 08:59
要是能研究出减弱奥密克戎病毒感染力和致病力就好了。
料友:腾讯网友 2022-12-27 09:03
李文亮是应该有基础病再加上劳累瘁死了…
料友:吕仕法 2022-12-27 09:18
为曹云龙的导师、生物物理化学家谢晓亮先生点赞,他没有霸占学生的成果,将曹云龙推到了前台!
料友:老资料网友102 2022-12-27 09:46
与钟南山合作嘛~
料友:胡渣 2022-12-27 10:29
这些才是社会发展的主力,知识老旧的管理该退就退吧……
料友:用户otv0_24 2022-12-27 10:59
真正的科学家
料友:摆渡人 2022-12-27 11:14
这类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展迁移到其它专业和事项上来,能真正较好地实现预则立。
料友:小型创业 2022-12-27 11:21
一件小事
料友:用户5_xt7eg 2022-12-27 12:09
哪有中医博大精深啊[哭笑]
料友:用户a3be1kw 2022-12-27 12:16
实至名归!
料友:立聪堂巢湖人民路店 2022-12-27 12:28
未雨绸缪是中国人做事的基本思路,如果病毒演进被成功预测,那么艾滋病的预防就有了新的手段和思路。这个是突破性的发现。👍
料友:摆渡人 2022-12-27 12:36
比那些网红嘴炮强多了!
料友:用户d37s6qe 2022-12-27 13:52
可惜 研究成果还没转化成实用疫苗和药物
料友:用户s10conh 2022-12-27 13:54
点赞
料友:Kevin哥 2022-12-27 14:21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还没来得及应用,就放开了,但愿下次能用得上。
料友:用户fuc5rth 2022-12-27 14:29
佩服!
相关文章
官方回应“白肺”现象!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措施有关情况。 12月2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董泽宇 摄 “乙类乙管”,绝不是放开不管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当前,我国疫情防控
标签新冠病毒感染,白肺,国家卫生健康委
黄桃罐头真能有助新冠康复!富含锌和维C,可促进抗体生成达近50%!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注定写满了不平凡。 几周前,漂泊在外的学子、打工人们还在焦虑今年是否会继续倡导就地过年。然而随着12月7号“新十条”的颁发,国家全面放开了疫情防控,公共场所健康码、绿码取消,人们逐渐恢复2019年之前的自由生活。 与此
标签维生素c,新冠,康复,sars-cov-2
辉瑞新冠特效药,黄牛称囤的货已经售罄,有网站1500元/盒“低价”批发
近日,辉瑞新冠特效药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自供货至部分线下医院和互联网医院后,可谓是一盒难求,也由此产生了大量售卖Paxlovid的“黄牛”。 12月27日,有黄牛告诉红星资本局,中国版的Paxlovid因货源稀缺,就其所
标签黄牛,辉瑞,paxlovid,红星资本局
国家医保局开展大排查!
近日,国家医保局印发了《关于全面排查并取消医保不合理限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聚焦医保部门职能职责,立即全面深入排查医保不合理限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限时妥善解决。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从部分网络媒体、群众
标签医保,国家医保局,医疗机构
布洛芬缓释片是止痛的,布洛芬才能退烧?医生给说明书拍了个照
前些天,有病人很焦虑的说:他家里只有布洛芬缓释胶囊,没有布洛芬,那发烧了怎么办? 我告诉他们:没有平片,布洛芬缓释胶囊也可以退烧,没过期就行。 结果他们瞪大眼睛:网上不是说布洛芬缓释胶囊是用来止痛的,对退烧没效果吗? 这几天我也“阳了”,
标签布洛芬,退烧,退烧药
新冠感染后,虽已“杨康”,但嗅觉长期失灵?Science子刊重磅:背后根本原因找到了!
相信不少人已经或正在和新冠病毒进行顽强抗争。根据感染毒株、个人症状的不同,“小人”们又被分为以下几大类: 沸羊羊:高烧不退,反复烧,体温直逼40度; 割喉羊:嗓子犹如吞刀片,且浑身疼痛,症状较重; 懒羊羊:症状较轻,类似感冒,还食欲大增,贼
标签嗅觉,新冠,嗅觉丧失,细胞,杨康,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