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离上海滩,被“肿瘤治疗黑幕”改写命运的医生,现在怎么样了?

曾经深陷漩涡中心的外科医生陆巍,终于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重新回到了手术台上。

2周前,在个人视频号上,陆巍开始发布和病人互动的视频,换了新头像,以一副自信微笑的面貌出现在镜头前。照片上和视频里的他,穿着印有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白大褂,名牌从上到下依次写着“胃肠肿瘤外二科”、“主任医师”、“主任”。

陆巍清楚自己背负的争议,以及,几乎一年没有身处临床,意味着什么。

回顾起2021年4月开始发酵的“肿瘤治疗黑幕”事件,原本是两位医生对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治疗方案的争执,在国内复杂的医疗环境下,最后演变成了整个医疗行业内的一场地震。

事发后,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陆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内科医生张煜、曾经陆巍诊治的已经去世的晚期癌症病人马进仓之女马荣,就肿瘤的超适应症用药、NK细胞治疗和基因测序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等问题,进行了几轮的唇枪舌战。

哪怕是其后国家卫健委的调查结果——治疗的原则基本符合规范、不当的利益交换仍在调查中——也没有平息这场撕裂。

两位主角——张煜和陆巍,命运发生了某种重叠。他们先后暂停门诊,最后都被医院解职,又各自在网络上撰文科普,继续捍卫自己的价值理念。

2021年底,事件已经过去了八个多月,陆巍的状态还是不好,需要定期服药和接受心理咨询。他一直没有机会重返手术台,大部分的时间都在为这件事奔走,为起诉张煜准备材料,偶尔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撰文科普和记录行医以来的点滴。

今年以来,大半年的时间里,陆巍一直漂泊在上海之外,先是去北京打官司,后来应朋友之邀去沈阳会诊,在特殊的契机之下获得了新工作——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胃肠肿瘤外二科主任。

对于陆巍来说,这已经是无奈之下最好的选择。

“上海医院很多,但圈子很小,长三角都很熟,哪个人愿意冒着得罪领导的风险,去招一个身处争议的医生?”一位上海医疗圈人士告诉八点健闻。

但作为同学,这位医疗圈人士认为,陆巍是一名科研型医生,遇到问题喜钻研,勤查文献,不拘泥于临床指南,这是一名优秀医生的特质,只是在讲究人情世故的医疗系统内,这种性格很容易碰壁。

作为一起事件,“肿瘤治疗黑幕”事件被更多新闻淹没,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淡出;作为一个个人,舆论给陆巍造成了不可逆的影响,一个人跌倒了想要重新站起,很难。

重回手术台

2022年2月底,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内镜诊疗中心主任、网红医生尚书,推荐陆巍去沈阳见一位关注医疗的网络大咖,对方母亲是一名晚期肿瘤患者。

这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做过手术和化疗,肠道梗阻、腹腔广泛转移,已经无法进食。老人非常痛苦,希望再次做手术争取最后的存活机会。

此前,这家人已经在全国找了一圈,鲜有人愿意给这样一位终末期肿瘤患者手术,风险太大。

陆巍看了片子后,认为可以用靶向药控制住后尝试手术,这家人希望他到沈阳进行手术,实现老太太的心愿。

尽管以前做过不少类似手术,受过二十年医学培训的底子还在,但陆巍依然迟疑不定。

“当时很多朋友劝我不要去,这种高风险的手术连北京的大医生都不愿意做,自己有着诸多争议尚未解决,对方又是医疗大咖的妈妈,万一没做好,事情更麻烦。”陆巍说。

但他还是去了。

最终,陆巍以多点执业的方式,在一家民营医院,和一名比他年长、经验丰富的普外科医生,参与完成了这场艰难的手术。

任何一台手术都会有风险,每一步都关系到患者的生命。

陆巍当然担心长时间没有做手术的生疏,但当他对病情进行了分析,对手术方案、手术实施、各种可能性做了准备,十几位医生一起会诊讨论,二十年训练出来的临床感觉还在。当走到病房病床、看到病人、进行临床体检问诊、站在手术台上主刀,熟悉的感觉一下子回来了。

最后,手术是成功的。

朋友交谈间,陆巍不仅请教如何处理网络争议,也流露出想要重回临床的想法。有朋友建议,“你现在首先得恢复武功,得先能上手术台。再厉害的医生半年不做手术,武功就荒废了。”

也是因为这台手术,包括尚书在内的沈阳当地医生认可了陆巍的技术和业务,也愿意向院长引荐这位上海来的医生。院长对这份简历很是满意,但一开始,院长并不知道陆巍是事件主角,带有一丝不确定性地问尚书,“他能来吗?”

后来,医院高层知道陆巍的身份后,也没有太多异议,觉得事情已经过去了。

对于这家医院来说,来自上海的专家,娴熟驾驭疑难手术,对于近年来人才流失严重的东北,以及在当地地位不高不低的市级医院来说,实属难得。

“实际上,陆巍从上海新华医院来到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我们身边,无论是学术科研技术业务,全都佩服他,医院简直就是如获至宝。”尚书对八点健闻回忆,“刚开始几台手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陆巍连做了6台高难度手术,一下就技惊四座,医院上上下下,连保洁和看电梯的工作人员都知道他。”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确实为陆巍投入了不少资源。医院以他为核心新成立了一个科室,配备了1名刚从复旦肿瘤医院进修回来的主治医生,和2名刚刚硕士毕业的年轻医生。他和组里另一名主治轮番出诊,每周出两天门诊,最近一周做了6台手术。

一开始,起步确实不容易,甚至依赖于网红医生朋友的流量。尚书所负责的内镜诊疗中心,相当于是胃肠肿瘤外科的上游科室,检查出患者有问题,就推给陆巍所在的胃肠肿瘤外科进一步判断。

很快,在人生地不熟的东北,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陆巍用疑难手术获得了众人认可,逐渐开始有患者慕名上海专家专程看诊。

“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优选择

当然,如果不是“那件事”,如果不是在人才流失严重的东北,如果不是熟人介绍,有着上海知名三甲医院背景的高年资外科医生陆巍,和沈阳一所普通的市级医院之间,也许不会产生任何联系。

无论是从医疗卫生服务支出,还是近年来的医疗人才数据,都可以看出东北在整个经济衰退背景下,人口外流,各行各业发展迟缓。东北医生的流失与被虹吸,是中国整体社会资源,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的一个缩影。

一位在东北工作40多年的知名专家谈起这一现象时说,“现在不是留人才,而是能否留住人的问题。”

一位多年与东北医疗系统的公立医院院长打交道的专家告诉八点健闻,“这些年,只要南方的医院来挖人,薪资又不差,基本就能挖走。院长们也会私下会说,当这种诱惑来临的时候,自己都扛不住,能要求那些优秀的医生扛?”

根据丁香人才的数据,从2018年8月~2021年8月,通过丁香人才投递的东北三省医生简历数,多达24万份。从向东北递简历的次数来看,其中辽宁省医生投递简历的次数最高,高达24万次。东北三省相加,占投递简历总次数的74.5%,外地流入极少。

而在整个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除了老龄化问题对地区医疗资源的一场考验,东北地区公立医院本身的运转也困境重重。

好医生都走了,有条件的病人也倾向于到省外看病。没有了医生和病人的医院,日子不会好过。

回到沈阳,盛京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几家大三甲几乎垄断了当地的医疗市场。市级医院生存维艰,收入和大三甲相差至少一个数量级。

“病人们都想去大三甲,市级医院越来越不自信,只有大三甲不收的情况下才会选市级医院。省级医院不缺病人,倾向于接受病情较轻、危险系数不高的患者,而把疑难杂症扔到市级医院,市级医院再请个别大专家来飞刀。”一位沈阳市级医院的科主任告诉八点健闻。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同时也是沈阳市肿瘤防治中心。肺癌、胃肠肿瘤各自占据了肿瘤的半壁江山,可以说,胃肠肿瘤外科的水平等同于一所肿瘤医院的实力体现。

但长期以来,五院肿瘤内科发展较为强势,而肿瘤外科手术薄弱,很多终末期患者只能进行保守治疗。尚书曾经把进展期癌的病人介绍给外科开刀,结果发现,病人留不住,一方面是病人慕名大三甲的牌子,一方面是医生自己担心风险不敢做手术。

尚书也认同近年来东北人才外流的严峻,“市级医院,甚至不是领军人物走的问题,而是没有领军人物。”在他看来,陆巍的到来填补了这块空白。

当然,在沈阳重新开始,陆巍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适应的。

比如,科室里都是年轻人,很多事情需要磨合,连手术器械的叫法都有不同的名称。又比如,在重人情的东北社会里,一个不善交际的外来者如何融入圈子。

至于“那件事”,依然给他带来了不可逆的影响。他始终无法回到过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状态。上海疫情好转之后,他至今没有和家人见面。

陆巍依然在为“那件事”奔波,试图讲述另一个视角的“肿瘤揭黑”事件,他起诉张煜诽谤和名誉侵权终于得到了法院受理,但至今还在等待开庭的日期。只是现在,他把99%的精力都放在新医院新科室。

今年7月,陆巍在自己的公众号“一路为医”上写道,“现在一段新的职业生涯已经开始,又重回手术台,最近的两个手术,又挽救了两名晚期肿瘤患者,重拾回治病救人的成就感,那是无可比拟的。”

在陆巍的同学圈子里,大家都在祝贺他找到了新平台,职业生涯正在开启新的篇章,至少,他已经重新走了出来。

陈鑫|撰稿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

尊重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责任自负

本文标题: 撤离上海滩,被“肿瘤治疗黑幕”改写命运的医生,现在怎么样了?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5889043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48条)

料友:天行健 2022-08-15 15:18
不管是谁,用西医的方法都是死的很快很痛苦
料友:后海时光 2022-08-15 15:30
水太深!难道真的应了那句“水清则无鱼?”。
料友:神经蛙 2022-08-15 15:57
其实真正的晚期肿瘤病毒是没有必要手术的,增加病人痛苦和费用,又浪费医疗资源。
料友:用户wnrxumm 2022-08-15 16:38
首先得恢复武功,得先能上手术台。再厉害的医生半年不做手术,武功就荒废了
料友:锅大侠 2022-08-15 16:41
手术后三个月患者离世,就一个医生而言就是失败。人终究都会死,但医生不该让患者死前遭那么多的罪,花那么多的冤枉钱。
料友:杯莫倒,就不喝 2022-08-15 17:05
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料友:天行健 2022-08-15 17:09
好样的!名医为百姓,百姓爱名医!
料友:战狼-益阳富生 2022-08-15 17:26
行医救世,伟大
料友:爱在心中 2022-08-15 17:27
实现自我价值,贡献社会!
料友:战狼-益阳富生 2022-08-15 17:42
东北人民欢迎你
料友:老怪物 2022-08-15 17:51
医疗政策该跟上。
料友:幽蓝深海 2022-08-15 18:06
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做过手术和化疗,肠道梗阻,腹腔广泛转移,已经无法进食。再做手术,术后三个月去世,这手术需要做吗?
料友:立聪堂大观园 2022-08-15 18:15
好医生,祝他一切顺利
料友:杯莫倒,就不喝 2022-08-15 18:18
虎虎生威迎新年,手术室里全是钱!我看谁也过不了金钱关!
料友:幽蓝深海 2022-08-15 18:39
去看看他本人的微博,他连续不间断对老东家某人的描述就都是真实的?
料友:路径赛 2022-08-15 18:49
技术一流也要建立在医德之上,失去医德,再好的技术只能是更糟糕。
料友:大漠旭日 2022-08-15 18:59
应该为科创人才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料友:杯莫倒,就不喝 2022-08-15 19:42
哪个张煜现在在干嘛呢?
料友:天行健 2022-08-15 19:54
人才
料友:Peter 大冰 2022-08-15 20:09
他走没有走出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那一刻救死扶伤圣洁的的医者之心,已经被深深的划上一刀,虽然不再流血了,但是疤痕却一直在
相关文章
顶级期刊发文:过敏性鼻炎患者空调只开到25℃~26℃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教授 杨钦泰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芳过敏性疾病是世界卫生组织倡议21世纪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据报告,全球有30%~40%的人被过敏问题困扰,其中我国约有2.5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近年来呈现不断上
标签过敏性鼻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过敏,杨钦泰
韦布望远镜被流星砸了?是的,但没坏,还上了新图!
韦布望远镜出新图了! 就在1个月前,为了演示这台红外太空望远镜在不同科学目标上卓越的观测性能,顺便证明这将近100亿美元花得够值,官方一下子公布了好几幅韦布拍摄的科学图像,向人类展示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全新宇宙(参见《宇宙级“买家秀”,就问你百
标签韦布望远镜,星系,麦克唐纳天文台,望远镜,车轮,韦布
爸爸的爱,也可以很温柔:睾酮能让它变勇猛也能让它变可爱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说起高大、强壮的雄性特征,那一定离不开背后支持构建健硕体格的睾酮。它不仅能够促进和维持男性的性特征,还可以显著激发肌肉、骨骼的生长,在增强肌肉力量方面,睾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作用听上去都和攻击性行为有关,这也是目前
标签睾酮,沙鼠,雄性,肌肉,催产素
孩子新换的门牙出现锯齿状?长大了会消失吗?
家长们常常有这样的疑问,孩子开始换新牙了,可是新牙怎么长得这么丑? 本来长得好好的乳牙, 换牙后,门牙变得又黄又大, 中间还分开好大一条缝!这需不需要做矫正?“丑小鸭”时期◆ 其实孩子们正在经历他们的“丑小鸭”期。几乎每个小朋友都要经历,
标签孩子,牙齿,乳牙,多生牙
没去“虾线”就吃虾,有什么后果?
本文约 5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吃虾的时候会发现,沿着虾背部(没有腿的那一面)有一条黑色的线,那其实是虾的消化道,里面是虾之前吃过的东西,包括虾摄入的一些泥沙。图片来源:aquariumbreeder.com只要把虾做熟了,虾线里的微
标签虾线,牙签
“别说话,深吸气”,这大夫态度怎么这么不好?得知真相她理解了
小丽,一个年轻的老师。满怀憧憬地怀胎十月后,迎来了重要的生产阶段。然而,头盆不称让她不得不选择剖宫产。得知自己是剖宫产,她立即拿起手机查找资料。当一切“心中有数”之后,她放心地进了手术室。但是,手术室内的经历和她预想的几乎完全不一样。按照网
标签医生,剖宫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