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能把黑眼圈睡没吗?这两种黑眼圈,睡再多觉也没用

我们都知道,睡眠不够容易长黑眼圈,但是睡觉能把黑眼圈睡没吗?

但其实,黑眼圈不一定是熬夜熬出来的。

一、黑眼圈是怎么来的?

黑眼圈其实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三个类型的成因各不相同,快来看看你是属于哪一种?

1、色素型黑眼圈

这种黑眼圈表现为眼睛下一圈是咖啡色的,甚至眼睑上部,眼眶周围一圈都有颜色。用手扒拉一下眼圈,颜色也不会变淡。

成因:是由于色素沉着产生的,和年龄的增长有关,如果经常晒太阳或者受到刺激等也有可能会造成色素沉着。除此之外,化妆品使用不当、眼睛周围有炎症、一些肝脏疾病也有可能是造成色素型黑眼圈的成因。

2、结构型黑眼圈

这种黑眼圈眼下一圈是黑色的,伴随着眼袋、泪沟

成因:是由于眼周皮肤肌肉老化松弛造成的,其实是眼袋泪沟造成的视觉上的阴影而形成的黑眼圈

3、血管性黑眼圈

血管型黑眼圈的特点是一般是青色的或者紫色的,如果用手按压的话,颜色会变淡。

成因:这个是真的因为熬夜熬的!我们眼下有很多毛细血管,当长期睡眠不足,用过度时,血管持续紧张收缩。血液循环不通畅,血液淤积在眼睛下面,就形成了这种黑眼圈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那知道了黑眼圈是怎么来的之后,到底怎样才能淡化黑眼圈呢?

二、如何淡化黑眼圈?

1、色素型的黑眼圈,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平时多注意防晒,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的护肤品等等。

已经形成了色素型黑眼圈的话,可以用一些含有美白成分的护肤品,比如维生素C、烟酰胺等,坚持使用可以有一定的改善和缓解。如果是因为炎症或者肝脏肾脏的疾病导致的话,就需要先去医院进行专门的治疗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2、结构性的黑眼圈,这种别无他法了,只能去医院做射频或者手术治疗,将眼袋泪沟进行改善才行。

3、血管型的黑眼圈,这种最简单了,关键就是减少熬夜!减少熬夜!减少熬夜!其次,少接触手机电脑等等带辐射的东西;每天用热毛巾热敷眼部十几分钟,加速血液循环。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结语: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些人的黑眼圈,睡再多觉也没用了吗?知道的在评论区打上1,不知道的罚你把文章再看一遍。

那么今天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啦,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的话,不要忘了点个关注,我是湘雅皮肤科罗医生,带你了解更多皮肤相关知识

本文标题: 睡觉能把黑眼圈睡没吗?这两种黑眼圈,睡再多觉也没用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5790797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年近8旬的老年人,得了癌症还治不治?听老年病科医生说观点
这是网友提出的问题。 癌症是恶性肿瘤的一类,我们就说恶性肿瘤吧。 心内科医生为什么会回答这样的问题? 因为我在老年病科的心内病区工作了很多年。尽管专业是心血管,可老年人的疾病哪有那么单纯呢? 很多心血管病患者合并了恶性肿瘤,有些患者也是混
标签癌症,手术,化疗,肿瘤,大肠癌
人到中年,如何避免脑梗死?3个方法远离中风,让身体更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也比之前好很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点都不忌口。导致现在患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其中脑梗就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引起这种疾病的原因是脑部供血不足,缺氧所导致的,脑梗的一些临床表现形式为脑血栓,脑栓塞等。 什么是脑梗
标签中风,脑梗塞,脑梗死
5.1前,50岁男子咽喉发紧没引起重视,结果晕倒,送到医院猝死!
明天就五一小长假了,大部分人可以休息休息了。 可是梁先生中午正在吃饭的时候突然晕倒在地。 家人立即拨打了120,并且呼喊梁先生,给他喂药,掐人中,拍打胳膊...... 120赶到后,呼喊患者无答应,测量血压40/20mmHg,心电图提示急性
标签急性心肌梗死,医院,猝死,咽喉,心绞痛,心脏
这一届年轻人太会玩!年轻人“续命”的养生咖啡,到底是什么头?
“咖啡配枸杞,燃烧卡路里!” “咖啡加红枣,明天能起早!” “咖啡加山楂,恋爱不再渣!” 不知从何时起,咖啡界也都开始“内卷了”,为了对抗中年焦虑,一群头发日渐稀少的年轻人,纷纷开启了“花式养生”的思考。 也正因这种“花式养生”,咖啡界也
标签咖啡,养生,咖啡因,山楂
有人月入200,有人月入过万!同样的住院医,差别为何这么大?
曾因在退休前给所工作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捐赠1亿元,设立住院医师规培发展基金而登上热搜的华西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刘进,讲过一个故事: 1990年代,本科毕业后的他在湖北黄石第二医院工作。一次,当地加油站起火,医院收治了11个烧伤面积在70%以上的
标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院,刘进
吃得饱走得早?北大科学家新研究:是真的!保持饥饿会改写衰老基因
导读 作为一名合格的“抗衰达人”,怎能不对日新月异的延寿科技了如指掌? 关注时光派追新速递专栏,这里收录最新鲜的延寿资讯,带你第一时间链接全球前沿长寿科技动向。 俗话说“饭吃七分饱,对人八分好”。受道家思想启发的辟谷至今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
标签衰老,北京大学,基因,线虫,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