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好!19岁少年捐献器官,4位重症患者获得新生

8月31日,晴。

45岁的萧女士离开了哈医大一院住院处,这个来自山西省的异乡之客感受着来自塞北的清凉,她在认真地感受着这个世界的友善。今天她出院了,她已经换上了新的、年轻的肝脏,对于她来说,今天这是崭新的一页。

除了她之外,还有28岁的陈先生,51岁的何先生和55岁吴先生,在这一天的时间里得到了心脏和肾,而这些生命的重新开始,源自于一个19岁生命的凋落。那个帅气的大男孩,在生命之火燃尽的时候将希望留给了爱过他的世界,让自己的生命得以用另一种方式而延续。

▲器官移植工作人员在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对捐献者进行默哀和告别

“我把生命托付给你”

19岁的生命凋零后捐出希望

他叫小天(化名),今年刚19岁,还是一名在校的学生。命运对他来说是残酷的,刚刚如花开的年纪,小天遭遇了突发脑血管意外,病情危重,虽经哈医大一院专家团队全力救治后,仍未能挽救患者生命,经专家组两轮评估,患者被判定为脑死亡。

“他还是个孩子……”家属获知病情悲痛万分,但仍做出大爱义举,决定将他的器官进行公民身后器官移植捐献,让小天的爱和生命延续下去。因为……他是那样爱生活,那样爱过这个世界。

“移植手术是精细的,因为每一剪都带着对爱的承接,微小的失误都是犯罪。”器官获取组医生说。他们怀揣着对捐献者的崇敬,一点一点游离,一分一毫修剪,每一刀、每一剪都操作得极其精细。2个小时后,供体的心脏、肝脏、2个肾脏和一双眼角膜被顺利取出,这些珍贵的馈赠将让4名重症患者重获新生,一双眼角膜也将为有需要的患者送去光明。

▲陆朝阳教授移植团队进行肝脏移植手术

“为了他也要好好生活”

生命因为馈赠而更厚重

“我也是母亲,对于父母的哀痛感同身受。是他给了我希望,我想,我必须认真地活下去。”康复中的萧女士说。

萧女士45岁,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年余,近几月来出现黑便等症状,并出现肝衰竭症状,已是命若游丝。她只能选择肝脏移植,但紧缺的肝源以及漫长地等待使萧女士全家几乎放弃了希望。“我也知道器官短缺,等得越久,就越绝望。”萧女士说。

8月21日,一通电话让萧女士全家喜出望外,心中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23日上午11时,受体肝脏移植手术正式开始,萧女士因既往基础疾病较多,身体情况较差,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对移植手术团队的技术要求高,陆朝阳教授团队与各职能部门精诚合作、全神贯注、争分夺秒、攻坚克难、精细操作,先后移除患者病肝、移植新肝脏,经过5个小时顺利完成手术。萧女士安全进入ICU继续治疗。

从麻醉中苏醒的萧女士,得知手术很顺利,自己几天后就会康复出院,她怀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激说,“给了我生命的不只是一个19岁的少年,更是他家人最珍贵的馈赠,因此生命变得更加厚重。今后我将带着这份爱,好好地活下去,为自己,也为这位少年。”

▲于凯江院长查看移植患者术后情况

“我能感到他‘用心鼓励’”

希望能“带”他一起闯世界

“我比他还大不到十岁。”心脏移植术后的小陈(化名),感受着胸腔中那颗有力跳动的心脏,“算年龄,他应该算我弟弟。等我病好了以后,我就带着弟弟的心脏,多出去闯一闯,我能感受到他的鼓励,我们哥俩一起干点事儿。”

2018年,28岁的小陈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这3年来他心功能日渐下降,心慌,气短,腹胀,下肢水肿这些不适与他相伴,反复的住院治疗,这几年他跑遍了国内的大型医院,都被告知只有心脏移植,才能延续生命。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度日如年。在哈医大一院心脏移植登记等待1个半月后,小陈终于等到了与他匹配的供体。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谢宝栋主任移植团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

小陈虽然年纪也不大,但是病史长,肺动脉压力高,患者是心脏移植的高危受体,但考虑到这是这个年轻人生存下来唯一的机会,哈医大一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谢宝栋教授决定为他进行心脏移植。经过4小时的紧张手术,在心外科、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心脏超声科、输血科等多学科的通力合作下,小陈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了,一颗健康的心脏在小陈的胸膛内有力地跳动起来,术后生命体征稳定。

此外,小天双肾帮助的两名肾脏移植患者术后4天肾功就恢复正常,术后1周已拔除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将于近日出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接受心脏移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一周内连闯三关

受捐心脏人为我省疫情以来首例

30日,是心脏移植患者小陈重获心“生”的第7天,这1周时间里,小陈度过了三关:移植心脏心功能恢复关,排斥反应关,感染关,这三关的度过标志着小陈的心脏移植手术成功了。脱离危险的小陈告诉医护人员,现在心慌,气短,腹胀的症状都没有了,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松快”。小陈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躺在病床上的他,激动地对前来查房的谢宝栋教授和特护团队竖起了大拇指。在心外科团队的精心治疗照料下,小陈的情况逐渐好转。目前他的心功能由数值由手术前的19%升高到正常的65%。

据悉,心脏移植除了对术前、术中的技术水平,以及团队配合要求苛刻之外,对术后的管理也非常严格。“因为患者用了不少免疫制剂,机体免疫力受到很大限制,所以对术后无菌环境要求很高。”小陈每天摄入的饮食,和穿的衣服,甚至是医护人员的衣服,都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小陈还需要在这种“安全的环境”下恢复2周左右就能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了。

据介绍,小陈的心脏移植术是黑龙江省新冠疫情以来第一例心脏移植,是我省心脏移植领域在后疫情时代的首次成功实践,为疫情常态化下心脏移植的实践奠定了实践基础。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倪少滨教授移植团队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期待更多的捐献者出现”

器官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

据了解,哈医大一院是黑龙江省内最早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疗中心,是国内较早开展临床器官移植的几家单位之一,已为众多器官衰竭及肿瘤患者进行了器官移植手术;1948年,哈医大一院眼科主任石增荣实施了我国第一例角膜移植手术,至今黑龙江省已经有3万余名角膜捐献志愿者,有600余人已实现捐献,为1300余人带去光明;哈医大一院劈裂脾移植治疗甲型血友病,填补了国内空白,获“省长特别嘉奖”;哈医大一院世界首例同种异体双手移植手术,至今成功地完成了4例6手(前臂)同种异体肢体移植;该院血液内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是黑龙江省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累计完成移植病例数400余例,且患者年龄跨度大,从1岁至56岁不等,其中复发难治白血病占总体的2/3,单倍体移植占90%以上,植活率100%, 最长已存活17年。

2014年,该院获得国家首批肝脏移植执业资格,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肝脏移植资格的医疗中心;2015年成功实施黑龙江省首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获取手术,首例器官捐献肝脏移植;2021年6月哈医大一院获得了肾脏移植和心脏移植资质。目前,该院已完成肝脏移植43例,肾脏移植8例,心脏移植1例,器官获取64例,为器官衰竭患者带来了新生。

“身为医者,我们和受捐者一样,永远感谢无私的捐献者,他们在生命走向尽头时,接力生命。”肝脏外科主任陆朝阳说,器官移植作为现代医学技术的最高峰,是守护患者健康的最后一道关卡。

“由于器官短缺,有许多危重患者都等不到器官捐献,就过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自己和家人都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就以角膜来说,我省大约有5万人因各种角膜疾病需要角膜移植,并且患者正以每年5000人左右的数量递增,角膜捐献数量还远远不足。”哈医大一院院长于凯江表示,器官捐献事业任重而道远,太多的患者在黑暗和绝望里等待,作为医生,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器官捐献者的队伍中,帮助医生一起为更多的人实现康复,也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

来源:哈医大一院

来源:哈医大一院

本文标题: 一路走好!19岁少年捐献器官,4位重症患者获得新生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health/info/51460687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0条)

相关文章
上厕所时,总感觉排便“前硬后软”?背后这4个原因,你得考虑下
食物进入人体之后,经过肠胃的消化,其中有用的营养会被身体吸收,而其余的食物残渣会通过肠道排出体外,这就是排便的过程。 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排便会比较顺畅,不会有任何异常。 如果身体出现问题,排便会出现一些异常,比如许多人在排便时会有大便“
标签肠道,肠胃功能紊乱
心脏支架困局: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
当80%的公立医院市场,由八家企业占有,居然生出了惆怅 图/unsplash 文/信娜 编/王小 “支架的型号不全,没法给病人做手术,只能等过段时间有支架了再放。”这是一位江西三甲医院心内科医生在2021年碰到的最为棘手的场景。 这也是各
标签心脏支架,医院,医生,财经·大健康,公立医院
新冠最全后遗症曝光!这病毒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参考文献 [1]Nalbandian, A., Sehgal, K., Gupta, A. et al. Post-acute COVID-19 syndrome. Nat Med 27, 6
标签新冠,腾讯医典
乱挖鼻孔的3个风险,很多人都不知道…
那是一个普通的早晨(也可能是中午、下午、晚上),原本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和祥和…… 突然!一阵莫名的痒感从鼻孔直冲脑门,你皱了皱鼻子,竟然发现鼻孔深处有着微妙的异物感。 你内心意识到,时机已然成熟,一股莫名冲动让你慢慢抬起了手,竖起了食指,钻
标签鼻孔,鼻毛,鼻子,鼻腔
体内有癌,腿部先知,腿部出现2个特征,可能是癌症“露马脚”了
刘杰今年17岁是广州一名高一学生,本是一位花季少年,对生活充满阳光、希望的他却患上了骨癌。 2020年夏天刘杰正跟他的伙伴们在打篮球,突然感受腿部疼痛,便立即前往医院查看,判定为肌肉拉伤。做了初步治疗后,刘杰不仅没有明显的好转,情况越来越糟
标签癌症,骨癌,黑色素瘤,刘杰
47岁大爷确诊肺癌晚期,遗憾离世:有种腰痛是癌症信号,要当心了
47岁的郝大爷发现最近总是腰疼,本来还以为是农活太多太累导致的,也没重视只是自己贴了两副膏药,结果有一天,割稻子的时候郝大爷不小心打了个喷嚏闪到了腰,连续痛了几天后,遂去医院检查,结果让全家人难以置信——晚期肺癌。 医生解释说,郝大爷的病情
标签癌症,骨转移,肺癌晚期,肺癌,肿瘤,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