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鍾宸
編輯 | 寶珠
幾乎沒有任何預兆,中產們喜愛的斯凱奇要退市了。
美國當地時間2025年5月5日,全球第三大運動鞋零售商斯凱奇宣布,同意被巴西投資公司3G資本收購。
斯凱奇憑借舒適性吸引了國內愈發重視穿鞋體驗的中產群體。國際大牌的身份、“祖上流淌的純正西海岸科技新貴風”也讓它社交媒體上成為了網紅。
趙露思曾是斯凱奇代言人
1992年,斯凱奇在美國成立,1999年就登陸紐交所上市。斯凱奇向來被認為是一家家族色彩濃厚的公司,創始人羅伯特·格林伯格已到耄耋之年,目前仍在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CEO。
而這次收購斯凱奇的3G資本,是一家源自巴西的私募股權公司。在2004年由“巴西三雄”豪爾赫·保羅·雷曼、馬塞爾·赫爾曼·泰列斯和卡洛斯·阿爾貝托·斯庫彼拉創建,三人常年霸榜巴西前五大富豪,其中的豪爾赫·保羅·雷曼更是多年蟬聯巴西首富。
根據最終合並協議,3G資本將以每股63美元的現金收購斯凱奇,較公司15天成交量加權平均股價溢價30%,總收購價格超過90億美元。這是目前全球鞋類行業金額最高的並購案。
斯凱奇宣布被巴西投資公司3G資本收購
斯凱奇被收購令人意外,因為今年2月初,斯凱奇發布的2024年年度財報顯示,斯凱奇2024年全球銷售額達89.7億美元,同比增長12.11%,表現依舊強勁。
在中國,這家被稱為“美國足力健”的品牌在2024年銷售額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狂撈超12億美元。而斯凱奇在中國外的市場銷售額全線增長,即使是漲幅最少的亞太地區也增長超過五個百分點。
在經營端壓力並不大的情況下,斯凱奇為何在此時突然宣布退市?
01
Made in China,sold in America
有人認為,斯凱奇突然完成的收購或與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有關。
雖然是國際品牌,美國市場對斯凱奇舉足輕重,占據38%的銷售額,而它的大多數產品都在中國和越南制造。根據媒體報道,斯凱奇在美國銷售的鞋子全部都在其他國家生產,其中約40%來自中國。
因此,美國政府對這些地區進口商品加征的高額關稅導致其成本大幅上升,進而引發供應鏈的風險。
早在今年2月份,特朗普就通過簽署行政令,開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3月份已加征至20%。
結果立即顯現了出來,根據斯凱奇2025年一季度的財報,其經營利潤率下降了2.3%,斯凱奇在財報中表示,“美國政府最近頒布的關稅,以及費率的不可預測性,對我們的業務運營構成了重大風險”“正在分析可以采取的策略”。
斯凱奇2025年第一季度的營收情況/圖源:斯凱奇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而4月2日,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政策後,越南被征收了46%的關稅,而中國歷經幾次反制後甚至來到了145%的關稅稅率。
斯凱奇定位中端市場,向來以性價比著稱,它在財報中也將價格作為自己獲得消費者青睞的重要原因之一。鹽財經記者在斯凱奇天貓旗艦店發現,銷量前五的鞋價格均未超過500元。
但高關稅可能導致斯凱奇失去“高性價比”。美國鞋類分銷商和零售商協會(FDRA)首席執行官馬特·普里斯特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美國關稅政策生效後,一雙150美元(約合1100元人民幣)的球鞋現在要賣到230美元(約合1688元人民幣),漲幅高達53%。
受到關稅沖擊的不只有斯凱奇。根據媒體報道,4月29日,超過八十家鞋業公司聯名簽署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將鞋類從其政府的互惠關稅計劃中豁免”,指出目前在高企不下的關稅政策下,“導致許多美國鞋類公司現在不得不支付‘超150%到近220%’不等的關稅”。
在過去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剛迎來其執政百日,簽署超過一百項行政令,超過前任總統拜登四年的簽署量,這使得預測未來的美國政治環境幾乎成為了不可能的事情。
另外,斯凱奇作為全球品牌,做出了一個似乎並不明智的選擇。其財報顯示,斯凱奇“不擁有任何或經營任何制造設施”,同時又“沒有與任何合同制造商簽訂長期合同”。也就是說,斯凱奇沒有自主生產工廠,也沒有長期合作的代工廠。
斯凱奇門店/圖源: SKECHERS斯凱奇
在全球化的時代,這一模式可以降低成本、更靈活地調整供應量,但在逆全球化的時代,則會成為掣肘,增強了供應鏈的不確定性。
不過,優他國際品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楊大筠告訴鹽財經,在或混亂或低迷的未來市場中,斯凱奇可能憑借相對的價格優勢表現得比耐克、阿迪更好。“3G認為基於未來的宏觀經濟走勢,斯凱奇還有很好的增長空間和機遇”,在這個基礎上,才促成了此次的收購。
02
巴西資本時代的斯凱奇,去向何方?
市場普遍認為,斯凱奇此次私有化是為了擺脫財務披露的“煩惱”、使決策更加靈活,同時也能更好地面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壓力。
在2025年一季度財報中,斯凱奇並沒有依照慣例發布關於下一季度營收預期的“業績指引”,歸因於“全球貿易政策帶來的宏觀經濟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不是投資者想看到的,反映在股價上,今年斯凱奇曾達到78.24美元每股的高點,而在2月後一路下降,降幅一度高達39.0%。
但與此同時,斯凱奇仍然是一個優質資產,楊大筠表示,斯凱奇50%的毛利率在行業內屬於“比較高”的水平,超過耐克與阿迪達斯,“但它的平均單價卻比耐克、阿迪低很多,說明它商品的運營管理比較好,盈利能力值得期待”。
斯凱奇2025年5月9日股價情況
因此,現在的斯凱奇已經成為資本眼中適合出手的高性價比標的。
“在歐美,資本市場的投資和並購是非常活躍的,很多投資人迅速決定,買進賣出,在高點出手變現,獲取投資利益,這些都很正常。”楊大筠補充道。
而斯凱奇作為家族公司,私有化不僅能在這種環境下緩沖壓力,還能尋求新的增長路徑。
有分析師曾指出,斯凱奇“可能希望在不受到華爾街審查的情況下應對這些(關稅、消費者情緒疲軟和陷入困境的中美關系等)挑戰”。根據媒體報道,一家投資顧問公司的CEO表示,斯凱奇需要合作伙伴“為他們提供收入並支持國際增長”。
這個合作伙伴為什么是3G資本?
3G資本既是漢堡王母公司RBI的控股股東,又在2015年支持亨氏與卡夫食品合並,甚至曾想促進合並後的卡夫亨氏與聯合利華的合並,在消費領域的並購經驗頗豐。
3G資本往年的知名交易
它以精簡人效、成本管控、追求利潤率的策略聞名。雖然是一家巴西企業,卻采用了美國公司的風格,培訓新人、獎勵忠誠的員工和崇尚精英主義。
通過這樣一套核心理念,3G資本建立起了自己的實業投資帝國。但同時也因激進的裁員和成本削減手段引起了爭議,比如在百威英博和卡夫亨氏實施的“零基預算”。
零基預算,顧名思義,是指編制預算時對於所有的預算支出,均以零為基底,不考慮以往情況如何,而是根據實際需求、財力狀況、事項輕重緩急等統籌核定支出預算。
斯凱奇管理層強調,此次合作將聚焦“內部擴張”而非行業整合,目標是提升供應鏈效率及國際市場份額。
3G資本雖然收購了斯凱奇,但仍由創始人進行管理,這或許也是為什么收購如此突然的原因。財大氣粗卻不會頤指氣使,這樣的大金主誰不想要呢?
斯凱奇方面還表示,“此次交易是斯凱奇邁向全球生活方式與功能性鞋履領導者的重要轉型機遇。”
斯凱奇希望借助收購的資金繼續推進轉型和長期主義。但目前來看,形勢並不明朗。
自2023年以來,斯凱奇不斷在籃球、足球等專業運動領域發力,探索新的增長點。在這些領域里,耐克、安踏等一系列品牌深耕多年,斯凱奇並不占據優勢。
另一方面,斯凱奇依舊堅持以舒適科技作為品牌主打,把“Slip-ins閃穿”等舒適科技現應用至跑鞋、球鞋等更多鞋款中,這種追求品牌價值的理念顯然與3G資本以往的經營方式不同。
斯凱奇Slip-ins閃穿系列鞋/圖源: BlueRachel
斯凱奇在財報中表示了對中國市場的重視,未來將繼續投資以擴大和支持業務。不過斯凱奇這兩年在中國市場的下滑證明了,中國是一個存量市場,有眾多品牌同台競爭,未來發展未必容易。
“斯凱奇在中國的話,按照它的定位,361、特步、鴻星爾克、匹克再加安踏……中國的所有本土品牌都應該是他的對手”。楊大筠表示。
斯凱奇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中披露的中國市場銷售情況
斯凱奇自身前途未卜,不過對於3G資本來說,他們的算盤一開始就打好了。
低價買入、降本增效、高價賣出,這是3G資本一直以來在做的事情。“他們認為企業在資本市場中被低估了,斯凱奇被3G資本私有化後,會對企業進行重組,最終再重新上市,以此獲得更高的估值。”楊大筠說。
本文首發於南風窗旗下財經新媒體鹽財經
-END-
值班主編 | 吳擎
排版 | 八斤
南風窗新媒體 出品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
關注南風窗,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