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楊文君 黃莉玲 發自北京 3月23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京開幕。會議間隙,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就提高養老金錢從哪里來的問題回答了南都記者的提問。
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中方首席顧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
南都記者關注到,近日,多位專家都在呼吁提高養老金,尤其是提高農村養老金,但具體錢從哪里來?對此,劉世錦建議,資金可出自政府刺激政策的資金和國有股權劃撥資金。另外,要完善養老繳費制度,多管齊下。
近年來,由人口老齡化造成的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日益增大,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應對機制,以確保我國養老保險制度能夠穩定持續運行下去,成為學界和社會輿論一直關注和討論的話題。近期,國有股權劃撥資金充實社保基金的討論頗多。
事實上,早在2017年,國務院就發布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簡言之,將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的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促進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代際公平,增強制度的可持續性。
此外,提及養老金,國內多位專家認為提高農村養老金更為迫切和重要。劉世錦曾公開建議,爭取在一兩年內,將農民每月養老金從200多元增加到400元。盡管翻番幅度看似較大,但由於基數較低,翻倍後僅為400元。若用三年時間將養老金提升至600元,達到目前農村的低保水平,這一水平仍不算高,與城市退休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相比,仍存在數倍差距。
劉世錦認為,經測算,農村居民作為中國收入水平最低的群體,其消費傾向較高。例如,若向其提供1萬億元資金,其消費傾向約為0.8,即他們將拿出8000億元用於直接消費。從學術角度研究消費乘數效應,大致為1.5,由此可拉動GDP增長約1.2萬億元。這將為年度經濟增長提供近1個百分點的支持,在刺激政策各項資金支出對增速的拉動力度上是靠前的,對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