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網紅開的餐飲店倒閉,為什么網紅、明星開的餐飲店總是一地雞毛?
2025年剛開始,又一自帶流量的網紅品牌倒閉。
1月5日,知名網紅李涼涼發布視頻稱,其創辦的李涼涼重慶小面已經正式結業。目前3家門店全關,虧損超過300萬。
作為重慶知名車模,李涼涼全網粉絲超千萬,面館開業之初還吸引了不少大V博主、粉絲探店打卡,餐廳人氣一度高漲。
昔日網紅面館如今卻落得虧損倒閉的下場,到底怎么回事?
01.
虧損超300萬,3店全關
2022年,李涼涼重慶小面在重慶正式開業,首店落地重慶財富中心。
據李涼涼介紹,門店從裝修設計到產品配方都是其一手包辦,首店開業時,李涼涼還曾親自上陣為顧客做面條,吸引了不少粉絲。當時,“虎哥說車”等千萬級博主都曾到門打卡。
截至發稿,與“李涼涼重慶小面”相關的話題在抖音播放量已超千萬。
之後的兩年,李涼涼重慶小面又在重慶開出了兩家門店,分別是汽博店和金科中心店。據李涼涼介紹,這三家店面積都不小,首店300平米,汽博店、金科中心店也有100平左右。
產品方面,李涼涼重慶小面主打重慶特色粉面小吃,包括重慶小面、酸辣粉、抄手、重慶涼糕等。同時,門店也提供早餐和下午茶,早餐主要是豆漿、油條,下午茶則包括鹵鴨腿和酸梅湯、金桔檸檬汁等。
價格方面,人均消費在15元左右,其中招牌的重慶小面價格在18-28元之間。為了吸引顧客,李涼涼重慶小面也曾推出不少優惠活動。比如早餐時段6.8元就能吃一碗招牌小面,還免費送一個鹵蛋、一瓶可樂。
除了線下門店,2023年,李涼涼重慶小面在還布局了線上零售。從品牌官方的抖音櫥窗來看,目前有4款產品在售,分別是2款零售裝的紅燒牛肉面和2款臘肉臘味香腸。
△圖片來源:抖音截圖
與開業時的盛況不同,過去兩年,李涼涼重慶小面並未掀起太大水花。在大眾點評和李涼涼個人抖音評論區,不少網友留言稱,“飯點的生意不太好”“到店基本沒什么顧客”。
事實上,自2024年年初開始,抖音和小紅書上就已經出現了李涼涼重慶小面疑似倒閉結業的帖子和視頻。2024年11月,在抖音ID為“唐姐姐”的視頻主發布的一則視頻中,某家李涼涼重慶小面門店已經暫停營業,同時,門店外張貼着一張“門店升級暫停營業”的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12月的一場帶貨直播中,曾有網友提問李涼涼“面館什么時候倒閉”。當時李涼涼還“回懟”稱:“品牌絕對不會倒閉關門。”
直到今年1月5日,李涼涼正式發表視頻稱,線下門店已經全部關閉。
在視頻中,李涼涼也講述門店倒閉的原因。一是自己不善餐飲經營,加之近年模特和直播帶貨的工作占據了其大部分時間,導致其很少深入到門店的一線。
李涼涼表示,門店至今已經虧損了300萬以上,如今關閉線下門店算是及時止損,線上渠道依然正常銷售。
在紅餐網看來,門店投入過重,經營成本控制不當等或也是其關門的重要因素。
李涼涼曾提到,門店前期投入很大,三個店裝修總共花了200多萬,開業活動又花了20萬-30萬。日常支出上,三家門店都開在商圈,且面積較大,房租支出不便宜。人力成本方面,光是首店就有超過20個員工,其中最便宜的洗碗工月工資都在4000-4500左右。
△圖片來源:李涼涼xx微博
對比來看,重慶當地不少粉面店面積都在60平左右,近年來還有不少品牌推小店,縮小門店面積來減輕房租成本。比如甘食記就在2022年推出了20平米左右的MINI店,且開在街邊,吸引周邊社區和路過門店的消費者。
再加上粉面店後廚操作比較簡單,大部分門店都會將員工人數控制在10人以下。比如成都的薯會酸辣粉,店內僅有2-3名員工,但也能做到3分鍾左右出一份餐。
過分依賴創始人的流量,而忽略了餐飲經營的本質,導致前期吸引了不少消費者來打卡,卻未能通過產品、服務、運營帶來有效復購,再加上各項成本控制不當,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重慶粉面小吃賽道,也就難逃“涼涼”的命運了。
02.
網紅、明星干餐飲,一地雞毛?
事實上,不僅僅是李涼涼重慶小面,近年來,一批紅火一時的明星餐廳都已關門歇業。
2024年8月,明星鄭愷曾經持股的火鍋品牌火鳳祥鮮貨火鍋北京首店宣布閉店,正式退出北京市場。據了解,火鳳祥曾在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品牌在全國的門店數量超過200家。但紅餐大數據顯示,截至發稿,火鳳祥在全國的門店數已經不足50家。
2024年7月,由知名主持人、《奇葩說》制作人馬東投資的網紅奶茶謝謝茶被爆全部關閉。大眾點評顯示,如今謝謝茶在全國的線下門店均已處於“歇業關閉”狀態。
△圖片來源:謝謝茶謝謝包官方微博
2023年12月,港星吳志雄在內地經營的5家餐廳全部關門,虧損金額高達上千萬。據香港媒體“即時娛樂”報道,為了維持餐廳的經營,吳志雄一度四處登台,一年內接了120場商演。但最終仍然沒有救回餐廳。
2023年,陳赫創立的賢合庄接連撤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多座城市。紅餐大數據顯示,目前賢合庄在營門店數僅剩不到50家。
薛之謙創辦的上上謙火鍋也是如此。2012年,上上謙火鍋開出第一家門店,多次登上熱搜榜。2021年,上海上謙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新增注銷備案,注銷原因為決議解散,大眾點評顯示,目前上上謙僅在廣州還有1家門店。
孫藝洲與他人聯合創辦的灶門坎鹵味燒烤,近年也陸續關閉了北京、廣州、武漢等城市的門店。高峰時期,灶門坎鹵味燒烤開店數達60多家。據紅餐大數據,目前品牌僅剩銅陵市還有1家門店在營。
可以說,復盤來看,不論是網紅還是明星,跨界做餐飲鮮有成功案例。
本質上,餐飲並不是一門可以“急於求成”的生意。不少網紅、明星干餐飲,套路都是通過名氣光環來吸引流量,重心也主要放在環境布置、營銷宣傳等方面。明星本人幾乎很難深度參與實際的經營管理中,一些代運營公司常常疏於經營,對市場缺乏了解,無法及時調整應對變化和挑戰。
但餐飲行業早就過了靠營銷出圈一招鮮吃天下的時代了,甚至有資深餐飲人直言,一個餐飲品牌門店模型 、產品結構、運營管理做不好,開業時營銷越大,推得越火,死得也就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