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看起来有点矛盾:
一边就业人数增加了,更多的人找到了活干;但同时又说失业率上升了,没工作的人也增加了。
这个是怎么回事呢?
视频传送门
每个月美国都会公布一个特别重要的数据叫做“非农就业指数”。
这个指数是指,除了农业以外的其他各个行业里面实际就业的人数到底有多少。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更加关注这个数据的,变化量。
专门有一批经济学家、基金经理会预测这个数据。
尤其是当增加量超过预期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经济情况。
美国的央行也就是美联储,特别关注这个非农就业指数。
把它当成就业市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按照常理,所有的工人除去有工作的,剩余部分就是失业的人数。
也就是说,非农就业指数增加的越多,失业率就应该下降的越多。
这本该是一句废话。
但是这个数据在5月份出现了bug。
非农就业数据中大幅增加了33.9万人,远超过此前市场19万的预期;但是3.7的失业率,居然也大幅高于此前3.5的失业率。
先从技术上来说明一下这个情况。
美国的非农就业指数调查对象企业,问每个公司你到底有多少雇员。
这样总共加起来就是全美的就业人数。
这个当然很容易理解。
但美国的失业率调查对象是每个家庭,问你每个家庭里面到底有几个人没有工作。
这样加起来就是全美的失业率。
要注意这里有一个细节的不同就是,失业率计算的是有多少没活干的人除以有多少想干活的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个人如果确实没有工作但他又想干活,那他就算一个失业人口。
但如果一个人根本不想工作,这个时候哪怕他没有工作也并不算失业人口。
这样一说你可能就明白了。
之所以在有超过预期的33.9万人找到工作的同时,美国的失业率还上升了。
就是因为原来有一批可能根本不想工作的人又重新回到了劳动力市场。
过去几年,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大量的增发货币,给每个美国人发支票。
说的直白点,就是养出了一大批“好吃懒做”的人。
这些人光靠救济就能生存下去,干脆就根本不想干活了。
还有另外一批人买了美国股票的。
这些人过去几年靠着股市的上涨,尤其是科技股的大幅度上涨赚了不少钱,而且他们预期此后还会继续赚钱,所以他们就退休了。
在美国没有出现明显移民政策的情况下,却有更多的人要重返劳动力市场,原因是什么呢?
我猜测有两个:
要么就是原来发的些钱快花完了,所以要重新回来找工作来过日子了。
要么就是更多的人对未来更加悲观了,趁能干的动还是重新回来打工吧。
作为侧面的证明之一就是5月份劳动的数据中,工资上涨是4.3%,低于此前预期的4.4%。
侧面证明了,更多的人愿意以更低的工钱来干活了。
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有活干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