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明啥?
要知道资本不会骗人,毕竟人家投的都是真金白银。
另外我查了下相关信息,发现白俄罗斯也提议和谈,俄罗斯会怎么选?
是骑驴下坡,还是做更坚决的抵抗?
尽管目前还不明朗,但国际资本显然看好乌克兰战后经济恢复,率先做出布局。
与之对应的是黄金价格开始持续下跌。
这预示着历史的进程已经再次发生改变,那么问题来了:
资本市场接下来会做出什么反应?
01
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三月后半段大A为何会突然走强?
原因并不复杂,众所周知,美国在疫情初期通过减息的操作对美元收放水,现在又通过加息收紧美元流动性。
全球范围内,除极个别国家,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美元荒。
但是全世界都需要买中国的商品,特别是生活必需类商品,来对冲通胀风险。
现在,美元抽没了怎么办?
这时候中国振臂一呼,用人民币吧。
这几天轰轰烈烈的“中国和巴西达成本币互换协议,在贸易端人民币与雷亚尔可以直接兑换结算”就是在这样背景下发生的故事。
那么中巴本币互换协议影响到底有多大?
我们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从媒体报道来看:
我查阅了中、巴两国的官方媒体报道,及披露出来的文件细则,会发现影响或许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基于此,我们会发现中巴双方的报道用词都相当的克制,甚至都没有过多地进行宣传。
其次双方具体合作形式:
目前双方合作的主要形式为:巴西等资源类国家以人民币结算向中国出口资源,再通过向中国投资的方式实现人民币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中的支付环节由巴西银行(中国银行控股)完成,这家银行将被纳入中国银行间支付系统。
整个过程,可以说像素级复刻了70年代“石油美元”的过程,可以视作“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最后双方合作目的。
对于巴西、沙特这类的资源型国家而言,通过输出资源,换取“中国制造”的产品,且无需承受美元的波动,可以完美避过“美元荒”;
对于我们而言,拿到长期稳定供给的资源,至少“油价高波动”的时代将告一段落。
只要我们保持制造业上的优势,就不仅能消化国内目前过剩的产能,更能促进外贸的发展。
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实现“产业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转变,不断提升利润,扩大影响力,眼下内需不足,外贸陷入困境的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我们会发现基于“中巴”合作的模式,我们和资源输出国会形成“双赢”!
这自然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02
所有人都知道美国加息,名上为了控制通胀,实际上,是通过美元回流接盘美债,同时让其它国家外汇干涸,实现股债汇三杀。
这就是美元霸权,自己的问题,让全世界来承担。
到现在这套规则,被我们卡了BUG,当我们振臂高呼“美元没了,就用本币互换”。
其它国家发现,原来这也能行,既然中国愿意接受卢布,雷纳尔,卢比等,这就好办了。
目前已知的信息是:
1.金砖5国中有2个成员国,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
2.APEC中21个成员国,有6个同意;
3.拉共体中,阿根廷已经表态同意;
4.OECD中,有6个国家同意;
5.东盟成员国10个成员国,有6个同意;
6欧佩克13个成员国,有7个同意使用人民币结算。
7.中国首次以人民币结算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交易来自阿联酋;
8.除此以外,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委内拉等四国已经同意采用人民币进行能源结算;
9.另外有消息称,还有海和会的几个国家和几个欧佩克国家还在考虑是否使用人民币结算。
相信随着互利互惠的“资源贸易”展开,很快会“捷报频传”,可以预见“石油人民币”、“铁矿石人民币”必将横空出世。
这时候美国就非常尴尬,继续加息,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降息又打自己脸……
拖着,美元实际购买下降,通胀还能控制得住?
是时候做出选择了,是降息呢?还是降息呢?至于代价……献祭一个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不过分吧?
03
周六备受瞩目的美国PCE通胀指数公布,结果让所有都大吃一惊:
美国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从4.7%微降至4.6%,预期维持在4.7%;
环比增速从0.5%降低至0.3%,预期回落至0.4%;
整体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速从5.3%跌至5.0%,预期回落至5.1%;
环比增速从0.6%减速至0.3%,预期微跌至0.5%。
个人支出月率从1.8%跌至0.2%,预期为0.3%。
总结一下,通胀和个人支出降幅均大于预期。
换言之,美国通胀这就奇迹般得控制住了?
在美国银行危机充分发酵的情况下,通胀就降下来了?这速度,这效率堪称神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元指数在数据公布后走低近20点。
短期利率期货价格都在暗示,美联储5月份加息25个基点和不加息的概率大致均等。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赚得盆满钵满的“大空头”也表示:
“认输”“活久见”,通胀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完全违反经济规律,并对年初呼吁人们卖出股票表示遗憾……
显然,大空头这次认栽,开始翻多!
04
这个周末发生的种种大事,都在指向一个结果:资本市场再次活跃起来。
为啥会这样?
问题的根源还在——人民币国际化。
尽管眼下“石油人民币”、“铁矿石人民币”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相较“以物易物”提升有限,并不足以构成对美元地位的威胁。
但事实上,关于大宗资源商品定价权的争夺斗争才刚刚开始。
资源国持有的人民币除了买货,还需要通过持有人民币国债、股票对冲价格波动。
另外,还需要补充一点:
有且只有人民币贸易收益超过美元贸易时,抢着跟我们合作的国家才会络绎不绝,踏破门槛,届时不只有资源国参与,还会有消费国.....
只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全球贸易体系后,我们才有了初步跟美元霸权正面硬刚的可能性。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会发现只有把人民币资产推高,包括:股票、债券等风险资产价格推高,让参与者都从中收获发展红利,才可能形成正向的循环。
历史上,美国推动建立布林顿森林体系后,也是通过如此手法,让全球各个经济体参与进来,不断推高美国资本市场价值,实现了长达几十年的牛市。
其他国家愿意加入“美元体系”的原因也不复杂,就是——赚钱。
所谓杀头的买卖有人做,亏钱的生意没人做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就面临这样的机遇,不仅要做到“贸易交易”,更要做到让参与者享受合伙人待遇——比投资美国的收益更高。
而此时,美国最需要做的就是——再次把合作伙伴吸引回去!
怎么吸引回去?
撒币!撒币!还是撒币!
但问题来了,被伤害过的国家,还会选择相信吗?
对此,这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挑战。
我们只能不断提升人民币股市和债券的稳定收益。
让跟我们贸易往来的国家,不仅收获贸易的“红利”,还能从投资中收获中国的成长“红利”,经济复苏的“红利”。
05
基于此,我们再看海南为什么能成炙手可热的热点?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有了香港,还需要海南?真只是免税、养老?
事实上,下围棋的都知道,做局都需要气眼。
不要小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眼下的定位,是人和物自由流通,尤其是 : 货物免税➕人落地所得税15%,可以说诱惑力度非常大了!
甚至比上海目前的政策还要好,对此,我们只能说“大手笔”。
如果再叠加外围形势,美联储加息,美元回流,市场美元荒 。
人民币放水,攻城掠地,这是这一段时间内世界金融的大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对外展示的窗口,也需要一个大市场的购买力释放的渠道。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会发现从资源贸易,到制造业升级,再到中国品牌整体出海,最终呈现出人民币资产的升值......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看不懂的,谈什么市场?
近3到5年,有什么理由不看好国内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发展?
尽管眼下只是撕开了一丢丢时代的缝隙,但我认为这是历史使命,时代的窗口,每个个体的机遇。
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过程或许坎坷崎岖,但我们终将抵达。
结语
也许你会问,国际人民币结算份额会增加吗?会增加多少?
事实上,不管是物物交易,还是人民币结算,你只需要记住一点:
拿过猪肉的手都会沾上猪油。
这就是眼下正在发生的事…四月东风起!
祝好,我是希望你们财富自由的谢筱白。
如此优质的博主,还不点赞、关注?
点赞表示态度、在看表示认同,转发表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