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司亮:地产发展逻辑正转向“新加坡模式”

中新经纬12月7日电 题:地产发展逻辑正转向“新加坡模式”

作者 刘司亮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由于房地产下行时间过长,硬着陆风险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经济形成拖累。为防范地产行业硬着陆后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近期中央多部门出台放松和支持政策,以更大力度应对下行压力。

11月中上旬,中国央行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出台了十六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极大地提振了房地产业发展信心。

可以说,这份《通知》是金融端口从供给到需求到融资的全方位的一次放松,力度很大。政策出台后,各项政策加速落地,包括预售资金监管放松,房地产“三支箭”政策全面落地,中国央行提供2000亿元免息再贷款等。

房地产新发展格局确立

中央部门牵头,融资端几乎全面放松,从房企供给端到居民需求端均有提及,针对房企纾困和保障房租赁也有涉及,这一次政策出台的信号意义明显。

这次政策已对未来房地产发展格局进行了定调,即“租售并举”。地产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这次地产下行和过去不同,购房者的预期出现了问题,不再相信房价永远上涨的神话,全国城市市场分化会更加明显。

从短期来看,这次发布《通知》是一个积极信号,过去主要依靠地方政府“因城施策”,现在中央部门开始牵头稳定市场,从“930新政”到本次《通知》,力度措施一次比一次强。房地产政策调控从供给到需求再到融资正在进行全面放松。从供给端看,对房地产企业纾困力度在不断加强,从需求端来看,三四线城市限购限售政策几乎全面取消,二线城市也在大规模放松限购政策,一线城市部分区域也在放松限购,房贷利率逐步下调,首付比下降,可以说能用的政策基本都用了。

从融资端来看,当前从“保交楼”项目纾困,也开始重视优质房企纾困。11月,交易商协会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后续还可扩容。地产股票迎来一波大涨,后续政策执行落地情况还需要观察。

除传统国企和央企房地产企业安全边际较高外,优质的民营地产公司也开始接受流动性支持,迎来一波回暖。针对民营企业的“三支箭”,第一支是信贷支持,这点在《通知》中已经有体现;第二支是民企债融支持,目前政策正在逐步落地;第三支箭是股权融资。即证监会近期提出,在股权融资方面要调整优化5项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主要涉及“两个恢复”,即恢复涉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恢复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

没有永远下跌的市场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发展逻辑在改变,正从“香港模式”转向“新加坡模式”。近期,房地产市场下跌的各项数据有所放缓,但目前更多是情绪反弹,属于边际好转,并不能说出现反转。过去房地发展模式主要是向香港学习,“土地收入”是政府第二本帐中主要收入,这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对房地产调整势在必行。

2008年后,家庭消费占比过低,债务增长过快,已经超越了投资性收益,去杠杆过程中只能依靠出口贸易盈余维持经济发展,以应对疲软的内需。

房地产去杠杆过程中,出现过于激进方式,叠加疫情影响,从房地产转移的资金并未流向家庭消费支出。而当下外需疲弱,全球供应链受阻,出口下降情况下,中国仍需维稳房地产,以时间换空间。坚持“房住不炒”的目标下加强住房保障轨道的建设,学习“新加披模式”,所以在深圳开始逐步试点。

在本次《通知》中也提及优化住房租赁信贷服务,拓宽住房租赁市场多元化融资渠道,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融资端的放松是一个信号,在凯恩斯的眼中,货币和金融政策就像一根绳子,只能用绳子拉车不能用绳子推车,很难解决需求问题。政府不会允许地产硬着陆,但要想改变人们预期,或仍需后期择机出台系统性方案。

对于我们个体购房者来说,闭眼买房的时代结束了,但要知道,没有永远下跌的市场。在新房地产发展格局下,城市分化将越来越明显,那些缺乏产业支撑,人口净流出城市,未来房价会朝“鹤岗化”发展。而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核心城区房子仍是稀缺资源,并且由于供给减少,未来更多会呈现“有价无市”现象,即卖一套少一套。因为这些城市有产业支撑,人口净流入,核心城区供给稀缺,具备保值功能。

刚需群体需求未来会不断降低

中国城市化还未结束,但发展方式开始转变,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避免大城市病,房地产企业需要从金融属性回归到制造属性。

近期各项政策针对刚需群体、改善性需求群体,都提出了相关信贷支持。

我们预计,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刚需群体需求将会不断降低。一是保障房建设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刚需群体未必都要购买商品房;二是人口结构变化,新生人口逐步减少,刚需客群的住房需求在降低。改善型群体需求未来将成为主力。

城市更新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力方向。中国城市化发展二十年,多数老住宅需要进行更新,过去刚需一族家庭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实力相对雄厚,购买力、需求支撑力较强。房地产商业地产领域仍在发力,房地产企业需要开辟第二增长曲线。新市民的保障房建设仍需较长时间发展,三四线城市保障房需求较弱,目前还在起步阶段。

总之,相关政策的出台对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作用明显,优质民营地产企业迎来流动性支持,生存压力有所缓解。而房地产市场真正恢复仍取决于市场预期回暖和政策支持的实际落地。预计市场真正企稳可能要到2023年的一季度才能看到。(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李惠聪

本文标题: 刘司亮:地产发展逻辑正转向“新加坡模式”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finance/info/59780420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2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627 2022-12-07 17:25
炒房时代巳过去,新的共享经济红利已到来。
料友:用户cp8jr99 2022-12-07 17:38
刘先生,!你想多了,想美了!
料友:KJ 2022-12-07 21:44
新加坡是个小国
料友:周健华~强尼 2022-12-07 23:18
房地产依然是有很大的需求,特别是新房。如今市面上2.30年楼龄的旧房子占据大部分,而这些人未来肯定是想换新房的。毕竟有条件了都想住配套设施好点的小区。而那些2.30年楼龄的房子,无论多便宜将来都越来越少人问津。甚至以后一户人都会有2,3套房子。住着新房,手上还有一套旧房在出售。
料友:上南洋 2022-12-07 23:37
中国不可能学新加坡模式,没有经济能力支撑。新加坡模式持续60年了,一直没有变。而他们的模式也不是租售并举。
料友:KJ 2022-12-08 01:33
稍微好点的城市,请问哪里房价跌了?跌了多少?
料友:诺丁山 2022-12-08 01:44
动不动搞深圳干嘛呢!真弄不懂
料友:用户7yh8pe4 2022-12-08 01:59
这里租房不现实
料友:用户cp8jr99 2022-12-08 05:46
学新加坡,可能吗?
料友:用户0dhmxmt 2022-12-08 06:08
取消使用权卖买,出租,只有产权证才能买卖这政策好
料友:老资料网友156 2022-12-08 06:15
坡都写错了
料友:清清溪流 2022-12-08 07:08
我们就是中国模式,干嘛要讲什么什么模式呢。
料友:用户8h4van9 2022-12-08 08:11
又不缺房又不缺地,非要折腾房跟地
料友:用户d_ndhf9 2022-12-08 08:29
想法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啊
料友:用户qwvo802 2022-12-08 08:36
饱和了。
料友:赵春良 2022-12-08 09:12
那点可怜的租金在房价面前,简直是不值一提。租金年回报2%都不到,谈什么价值?
料友:清清溪流 2022-12-08 10:27
单身妈妈,一个人养大孩子,孩子大学,房子买不起,租也快租不起
料友:诺丁山 2022-12-08 10:28
越南也是人人有房住
料友:用户d_ndhf9 2022-12-08 10:30
取消期房,施行现房销售,淘汰没实力的地产商
料友:逍遥仙 2022-12-08 11:11
跌了吗?涨了三十年这才跌几天就叫跌了啊!
相关文章
5年赚了10亿!高瓴资本“清仓式”减持良品铺子
导读 THECAPITAL 投资5年,高瓴资本清仓式退出良品铺子,与其业绩不佳,毛利率上涨不无关系。 本文2457字,约3.5分钟 作者 | yo yo 来源 | IPO-Global 近日,良品铺子发布一则减持公告。称高瓴系三家股东珠海
标签股东减持,高瓴资本,良品铺子,珠海高瓴
海信的赞助费没白花
作者|于惠如 编辑|罗丽娟 冠名澳网,多次赞助欧洲杯、世界杯,过去多年,海信一直在体育营销上不遗余力。但海信没有想到,令其火出圈的却是那句备受争议的广告语——海信,中国第一,世界第二。 除了因此收获多个热搜,海信电视的销量数据也
标签海信,海信电视,智能交通,海信视像,欧洲杯
华为正式进军光刻机产业,能否破局?
从知识产权局查到的公开数据显示,华为这项专利的申请是2021年5月份,专利公布日期是2022年11月15日。 由此看来华为,真的是不打无准备之仗。 从市场的角度上来讲,媒体这个时候把这件事情爆出来,估计也是看到了半导体位置较低。想炒作一波。
标签光刻机,华为,国产化率,半导体设备
上海楼市加速洗牌,价格已“破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韶葵 上海报道 王珍(化名)今年一直关注一套位于杨浦区的学区房,半年时间,这套房源总价从1225万元,降到了1170万元。她发现,周边附近小区的二手房,大部分总价降了50万元-100万元不等。 虽然心仪的房源降价了,
标签上海楼市,二手房,上海,上海中原地产,新房,房源
ChatGPT横空出世,做出“AI鬼才”的为什么不是谷歌阿里们?
记者 | 佘晓晨 编辑 |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的横空出世再次搅热了AI行业。 在和ChatGPT对话的过程中,这个AI模型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可以模拟人类说话的方式和人类交互,告诉你怎么用“鲁迅
标签gpt,人工智能,阿里巴巴,聊天机器人,山姆·奥特曼,谷歌
6.3万亿的“寒”!美国也没钱了,2023年中国贸易得靠自己
“寒” 真是寒啊,今天刚公布了最新的外贸数据。 全盘来看,今年1-11月外贸总额5.78万亿美元,同比增加了5.9%,其中出口3.29万亿美元,增长9.1%;进口2.49万亿美元,增长2%。 数据最大的特点我们外贸总体问题不大,仍然保持良好
标签美国_财经,外贸,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