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宁王”海外关键的一战,狂砸510亿

重新站上万亿市值之后,宁德时代选择继续扩张。

8月12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拟在匈牙利投资73.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12亿元)建设100GWh动力电池系统生产线,总建设期预计不超过64个月,首栋厂房年内动工。

据悉,这是继在德国投资建工厂之后,欧洲的第二座工厂。

业内人士称,欧洲可能是未来影响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排名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抢夺欧洲市场,就是抢夺未来。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办公室里曾经挂着一幅“赌性更坚强”的字画,凭借着几次关键的“豪赌”,宁德时代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曾毓群曾经说过:“企业发展就像马拉松赛跑,你不能歇着,要一直有目标。”

成为行业的龙头,一直都是曾毓群的目标。在公司创立十年之后,宁德时代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宁王”。

被封“王”的背后,是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绝对的地位,是行业里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押注一个未来的行业,是曾毓群这十年“赌”得最对的一件事。

新能源的浪潮滚滚向前,未来已来,正在开始流行。

伯乐不常有

1989年,曾毓群从上海交大毕业,作为那个时代的天之骄子,毕业之后分配到国企是一道必选题。

时代的选中的人,身上多多少少都带有一些叛逆的色彩。入职三个月之后,曾毓群选择了辞职。南下东莞之后,曾毓群进入了一家外企——新科磁电厂(SAE的生产基地)。在野蛮生长的年代里,遇见好伯乐以及努力工作运气都不会太差。

曾毓群进入新科磁电厂之后,由于工作卖力,而且学历背景优秀,所以他很快就得到了上司陈棠华的赏识。

在陈棠华的提携下,曾毓群很快地就从基层成为了公司的管理人员。在打基础的岁月里,曾毓群在新科磁电厂度过了20岁到30岁这段人生最黄金的阶段。

其后,他被公司送去了国外学习先进的电池技术。

1999年,学成归来的曾毓群成为了新科磁电厂最年轻的工程总监,负责电池相关的创业项目,专注手机锂电池。褪去了性格中的青涩,此时的曾毓群更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一次偶然的机会,曾毓群接到SAE执行总裁梁少康的任务,去调研一家锂电池企业。经过一番调研之后,曾毓群认为该领域的创业项目成功的几率很大。

这次调研之后,梁少康坚定了做锂电池想法,而首选之人就是曾毓群。但是,已经在新科磁电厂工作了十年的曾毓群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了梁少康。无奈梁少康只能去找陈棠华,在陈棠华的劝说下,曾毓群最终才做出了选择。

不久之后,陈棠华、梁少康以及曾毓群三人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为了方便与国际对接,注册地放在了香港,工厂设在了东莞,由曾毓群出任总裁兼CEO。

艰难创业

成立了锂电池公司之后,曾毓群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购买专利技术。

为了购买先进的技术,曾毓群拿着筹集来的700万元启动资金去了贝尔实验室,当时他要买的是一项叫聚合物锂电池的专利技术。

当时,这项技术并不完美,缺陷也非常明显,只是当时曾毓群并没有察觉。回来以后,曾毓群发现这项技术造出来的电池会出现鼓包现象。为此他还专门跑去和贝尔实验室对质,不过并未获得任何说法,反倒被怼得哑口无言。

憋了一口气的曾毓群回来之后,发誓要解决好电池鼓包的问题,为了不让启动资金打水漂,他开始组织去着手解决电池鼓包的问题,就这样他成功的找到了方法,也正是靠着这项技术,ATL才成功的在市场上站住了脚。

2003年,ATL迎来了第一个重量级的客户——苹果公司。经过短暂的协商,ATL成功进入了苹果产业链,尽管当时苹果产业链并没有今天强势。

也许是成功来得太容易,也许是人心太浮躁。当ATL取得重大成功之后,投资人却要套现离场。当时的大背景是由于ATL发展的太快,所以引入大量的风险投资,就导致了创始团队持股比例很低。

最终,经过一番斗争,投资人把股权卖给了日本的TDK集团。2011年,因为政策规定动力电池不能全外资生产,曾毓群把动力电池事业部分拆出去,成立宁德时代,开始专注于动力电池研发。

就这样,曾毓群开始了二次创业,同时他也吸取了创始团队股权占比较低的教训。

终成“宁王”

二次创业之后,明显就快了很多。由于ATL长期深耕锂电池领域,因此在该领域口碑良好。2012年,宁德时代成立不到一年时,公司获得了华晨宝马的订单,就这样宁德时代进入了主流汽车的圈子。

进入主流汽车圈之后,短时间宁德时代就获得了宝马、奥迪、大众等大型车企的订单。所以,在成立第四年的时候,宁德时代出货量超越了三星和LG,彻底的在动力电池领域站稳了脚跟。

2016年12月,国家的扶持政策首次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纳入考核标准,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成为补贴对象。此后,宁德时代进入了高速发展之路。

2017年,宁德时代成为了全球动力电池的销冠;2018年,宁德时代借助资本的力量登陆创业板。同年,宁德时代宣布在德国投资2.4亿欧元建立电池工厂,预计2022年产能将达到14亿瓦时,到了2019年2月,宁德时代欧洲总裁宣布,将产能扩大到原来的7倍,这就意味着德国工厂的规模将超过特斯拉超级工厂,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工厂。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登陆资本市场之后,曾毓群的“赌”性越来越重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不断地定增、融资然后建厂。

有统计显示,仅2021年下半年,宁德时代就抛出了6个建厂计划,涉及资金超过了800亿元。与宁德时代一起起飞的还有一众股东,2021年7月,曾毓群身价超越了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同时他的身价还超越了马云、马化腾。

2022年,尽管新能源企业股价出现了一波回撤,但是宁德时代还在加速。曾毓群曾经说过,“深耕自己的专业,在专业领域做到十里挑一、百里挑一,然后再出来创业,更容易成功。”

如今,宁德时代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而曾毓群并没有停下脚步,他选择了继续加注,直至成为绝对的“宁王”。

本文标题: 万亿“宁王”海外关键的一战,狂砸510亿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finance/info/5886371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4条)

料友:十七岁 2022-08-13 14:44
在特殊时期,需要有人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料友:用户dkt6krw 2022-08-13 22:50
盲目扩产加杠杆,和许老板一个套路
料友:用户dkt6krw 2022-08-14 00:10
欧洲人工这么贵,为啥不国内做了出口呢,电池行业人工成本占比低?
料友:用户dkt6krw 2022-08-15 12:15
来个战争就会血本无归,还是老实呆在国内发展吧!
相关文章
一季度收入增长14亿!国产咖啡品牌,上演惊天逆袭
文 | 华商韬略 木木受疫情严重冲击,消费市场一片低迷,瑞幸咖啡却异军突起,二季度总净收入达32.9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4%。这个两年前陷入造假风波,一度濒临绝境的咖啡品牌,真的涅槃重生了?2022年的二季度,对国内餐饮行业来说,
标签瑞幸咖啡,疫情,上海,中国星巴克,华商韬略
汽车产业公司真金白银“鼓励”员工买房?泉峰汽车打的什么算盘?
【文/道哥说车 听风吟】整车企业鼓励员工买车并给予一定价格优惠,房地产公司鼓励员工买房并给予一定优惠,房产公司开始造车后鼓励员工、业主买车……这些都没什么好奇怪的,但汽车零部件公司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员工买房的事,您听说过吗?8月10日,南
标签泉峰汽车,汽车产业,买房,汽车
稻盛和夫:企业无哲学,必然被淘汰
编者按: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他先后创立京瓷和KDDI,并带领两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年近八旬,他出任日本航空公司会长,仅用一年就让日航起死回生,创下日航历史上的最高利润记录。在稻盛和夫
标签稻盛和夫,企业家,稻盛
美国PPT造车:没有下个马斯克,但有很多贾跃亭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远川研究所(ID:caijingyanjiu),作者 | 熊宇翔,编辑 | 罗松松,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在电动车的发展过程中,看空机构虽然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做空机构犹如一位“老大哥”
标签马斯克,lordstown,ppt,贾跃亭,史蒂夫·伯恩斯,nikola
美国加速收割全球财富!中国央行新动作,6000亿“麻辣粉”要来?
随着我国将防范金融业风险纳入经济工作重点领域,央行或许已准备好遏制银行体系中的一些过剩流动性。这方面的第一个迹象可能出在下周一的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上。据美媒对12位中国经济学家的调查,有8位预测央行今年将首次通过MLF提取现金,目前
标签美国_财经,中国央行,中央银行,美联储
美国芯片法案,搅动全球供应链,激发中国芯片潜能
近几年来,让所有中国人对美国深恶痛绝的一件事是,芯片“卡脖子”。不仅美国企业被大量限制向中国出口芯片和芯片制造设备,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其他企业,也需要围绕美国的政策“选边站队”。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法案对美国
标签芯片,全球供应链,中芯国际,台积电,南希·佩洛西,半导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