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为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华大基因为何跌落千亿神坛?

过去对华大基因的了解基本都是道听途说,而且听“八卦”听得更多,包括其董事长汪建,还有其副董事长尹烨。近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发文连发4文炮轰“科普博主”尹烨伪科普、“水”博士、哗众取宠等,火出科研圈,而尹烨对此没说别的,在个人公众号回复:谢谢指教。想来饶烨对华大基因的“批评”也是由来已久。

董事长汪建一度语出惊人的话语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员工必须活到100岁”、“不允许员工死于心脑血管病”······,对此,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曾评论,“汪建是个有争议的神人,不知他说的话会不会有下一个突破呢?我们不妨宽容一些”。

而华大基因用二级市场的股价表现给了我们一定的回应,2017年7月份上市,经过一轮炒作后,华大基因上市即巅峰,2020年即使经历了一轮反弹,现在又回到了原点,飞鲸投研不由得想看看华大基因离千亿市值到底差了什么?

一、靠新冠疫情发了财,其他业务却增长乏力

华大基因是一家对2B端提供诊断服务的公司,主营业务为通过基因检测、质谱检测、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组学大数据技术手段,为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社会卫生组织等提供研究服务和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涉及生育健康、遗传病检测、肿瘤早筛、伴随诊断、传染病诊断等多个治疗或检测领域。

但2020年公司业绩大增,是依靠新冠疫情发的财,主营产品中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亿元、55.62亿元,同比增长724.22%、873.70%,其中“精准医学检测及综合解决方案”分部收入占总营业收入比例为66.24%,感染防控综合解决方案收入金额占到了 92.44%,生育健康临床综合解决方案和肿瘤精准防控综合解决方案分别贡献收入约3.2亿元、1亿元,合计占比不到8%。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检测服务为华大基因业绩增长贡献了大部分力量,但由于这部分业绩不具有可持续爆发性,2021年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便下滑了39.20%,所以即便2020年股价为了兑现业绩实现了上涨,也无法维持在高位,再加上新冠检测的市场竞争愈加充分,检测试剂价格持续下滑,新冠检测的业务规模越大,企业的业绩就越难以捉摸。

华大基因的规模效应失灵了,服务了国内外5000多家客户似乎也没什么用,除了感染防控类业务,其他业务增长并不乐观,2021年,生育健康业务、肿瘤防控业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三者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速为1.24%、8.12%、2.5%,增速相对较低;2021年综合解决方案类业务也没有披露各检测领域数据,并不能看出来这三大领域的临床服务增长如何。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二、上市即巅峰的背后: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

华大基因上市即巅峰和企业为了上市“美化报表”有很大关系,2017年之前几年业绩还维持着高增长趋势,但2018年、2019年净利润便持续下滑,收入增速也没能维持2017年的水平,相对应的是收现比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双双下降。2020年以后是受益于下游需求爆发(新冠检测),现金流指标才有了明显改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企业上市前通过赊销增加销售额,以及通过扩大生产并延缓付款降低采购成本,从而达到调节报表的目的,虽然不算造假,但这种方式并不能体现经营的真实性。

随后,应收账款的大增印证了华大基因内部经营的问题,从而成为股价持续下跌的导火索。截至2019年,华大基因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至2.26次,明显低于同行业企业,对于2B业务模式的企业来说,如果对客户没有议价力又如何实现乐观的增长呢?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而这归根到底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如果没有新冠检测需求,企业未来将何去何从?

有两条路,培育差异化和扩大产品种类。

华大基因被称为基因行业的奠基者人和领先者,但目前还远远不够,举例来说,在生育健康业务方面,企业提到两款产品比较领先,但最近几年却没有出现值得说道的成果,生育健康业务以及多组学大数据服务及合成业务收入增长不太乐观大概就是这个原因。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肿瘤防控和感染防控类业务(病原微生物检测)是目前企业明显有增量的两大业务和下游需求增长密切相关,其中感染防控除了以新冠病毒检测为主的呼吸系统感染领域外,血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局灶感染等也是企业重点布局的领域;肿瘤防控领域企业主要提到一些产品,包括肠癌检测、同源重组缺陷检测、还有泛癌种多基因检测、肿瘤复发检测产品,却也反映企业单一癌种领域检测产品缺乏等问题。

所以从目前来看,华大基因对下游议价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差异化和产品种类均没有达到非常突出的程度,但参考行业发展逻辑,以基因科技为代表的精准医学检测将是未来疾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华大基因通过提高研发投入以及扩大产品布局可能才有益于未来发展(是有益于未来发展的)。

图片马上加载完成,请稍后

三、总结一下

总的来看,华大基因从千亿市值跌落确实是有原因的,单美化报表这一项便说不过去,即便2020年因为疫情需求业绩增长了很多,其他业务的增长也没有表现出爆发潜力。

但整体来看,飞鲸投研认为华大基因还是有发展空间的,一方面是基于基因检测的行业需求,另一方面还有企业自身的客户网络和不断提高的核心竞争力,只不过差异化和产品种类的提升都需要一定时间。

飞鲸投研长期跟踪特色榜单:《成长50》:汇总各热点行业具备成长潜力的股票。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飞鲸投研。

关注飞鲸投研,这里有您最关心的投资报告!

来源:飞鲸投研

本文标题: 自诩为基因行业的奠基者,华大基因为何跌落千亿神坛?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finance/info/58794823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3条)

料友:老资料网友420 2022-08-04 23:20
水博士太多了!
料友:老资料网友654 2022-08-07 09:00
写的什么东西
料友:老实和尚 2022-08-07 17:04
社会上真正的博士很少,他们埋头苦干研究,但很多所谓的博士,完全是博取眼球博取关注的人士!
相关文章
兴全基金定增“踩雷”(一):项目浮亏或超2亿,投资者受损
编者按: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是上市公司股票定向增发的重要参与方。有些基金从定向增发中获益匪浅,也有不少基金参与定增却深陷亏损。面包财经将持续梳理公募基金参与定增盈亏两方面案例。本篇研究对象为兴全基金。2021年8月,兴证全球基金曾以7亿元参与
标签定增,兴全基金,浮亏,芒果超媒
净利202.89亿,同比腰斩!软银会继续抛售阿里吗?
被列入“预摘牌”名单之后,阿里实际上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当然,阿里也回应称,将继续留意市场动态,努力保持同时在纽交所和港交所的两地上市地位。对于阿里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而言,去年至今年是非常难熬的两年,一方面是监管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则是互
标签阿里巴巴,净利润,软银,互联网企业
对华连续三个月贸易逆差,“韩国制造”不香了,韩国人开始怀疑自己
据环球网5日报道,从今年5月开始,韩国连续三个月对华出现贸易逆差,韩国媒体对此也是叫苦不迭,要知道,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韩国对华贸易一直是顺差,中国制造业今非昔比,韩国市场似乎要被中国抛弃了。持续逆差创纪录,韩国制造要成中国回忆根据韩国海
标签韩国_时政,美国_时政,中国市场,三星
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投资者亏钱了:18个月亏20%,忍痛“割肉”
编者按:一批买了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次新”产品的投资者在遭遇较为严重的亏损后,正在“割肉”离场。本篇主要研究交银施罗德基金旗下的“交银启道混合”,未来将透视更多产品。交银启道混合成立至今1年半,单位净值回撤幅度达到20%。交银启道混合是交银
标签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者
费用平价走医保,林志颖3D人脸重建手术方案有啥看点丨亮见04期
划重点· 什么是3D人脸重建技术?本质上是通过2D的图像合成3D数据,或者直接3D扫描,之后再进行面容修复。· 重建的价格贵吗,普通人是否消费得起?多数外伤,肿瘤相关的面部重建手术都是有医保进行覆盖,大众都可以受惠。· 3D人脸重建效果怎
标签亮见,林志颖,手术,汪铖杰,刘兴亮
7次冲击IPO失败,曾估值百亿,罗振宇还能做时间的“朋友”吗?
为知识付费的生意,都被挡在了IPO的大门之外。从最早的瀚叶股份收购量子云,到吴晓波借壳冲击IPO,再到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数次冲击IPO折戟,资本市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知识付费离上台面还差几千公里。8月2日,根据深交所消息显示,由中金公司保荐
标签罗振宇,ipo,思维造物,知识付费,罗辑思维,吴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