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华商韬略 周蓉
市场占有率最高时达65%的日系车,现已被国产车疯狂挤占市场,少了近乎一半;全球知名手机品牌中也难见日企的身影。
你有没有发现近些年,除了丰田、索尼一众老牌企业外,日本制造少见新兴品牌的身影?
日本,现在的制造业水平到底如何?
事实上,日本制造业有多个产品处于垄断地位,相关企业的业务能力都十分庞大。
比如传感器,传感器技术是现代工业三大支柱之一。
日本基恩士作为传感器供应商在互联网时代大展拳脚,传感器业务营收稳定到人民币百亿附件。
还有锂电池领域,松下牢牢掌握着生产镍钴铝酸锂的技术,旭化成则始终走在锂电池隔膜的全球领先位置。
还有超高真空扫描探针,一家日本的小厂子——unisoku占据了全球6成的份额;日本公司Canon Tokki的真空蒸镀机更是占了9成的市场份额。
日本制造业能获得如此成就的一个秘诀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日本政府对于产业的引导与扶持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积极为制造业创造一个很好的行商环境,从政策、税收等多方面给予企业优惠。
在1973年,日本成立了“中小企业委员会”,其主要目的便是促进中小企业的研发合作。
1980年更是出台了《促进开发高等技术工业地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促进全国各行各业科研力量的合作。
同时也主动为制造业减税,为其创造一个舒适的行商环境。日本的法人税已从30%减到23%,中小企业更是直接从25%减为15%。
日本政府不仅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同时还热衷于扮演产业协同的组织者,推动相同领域的企业集中力量办大事。
据统计,在2014年日本共有超2.5万家百年企业,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并且狠狠甩开全球第二,1000多家的美国。
这么多企业能够长久的秘密,就是与其他企业联合创新,始终让自己的产品具有竞争力。
早些年日本政府便组织富士通、日本电气、日立、东芝、三菱电机这五大计算机公司,共同组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组合”。
五家企业合力创新,实现了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崛起。
还有锂电池行业,即使旭化成独家掌握了可充电锂电池的专利技术,但也还是选择与其他企业携手同行。
在坚持核心技术路线的同时与索尼进行合作,后来的成果证明,此举是明智的。旭化成借助索尼强大的终端网络迅速壮大了锂电池市场。
直到现在,日本仍在探索更加合适的制度体系,仍在积极促进研发力量的结合。
日本抓住了历史上的汽车革命,实现了本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制造业虽发展较晚,但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目前主要欠缺的技术,正是集中在了耗时长、耗资大的高精尖领域。
或许日本制造业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发。比如目前新能源领域是全球热议的产业,而我国的相关成果都比较分散。
如若我们借鉴日本产业政策,推动相关企业联合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或许我国的制造业也可以有更大的突破。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