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加杠杆周期要来了!

1

自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去杠杆以来,至今已四年有余,在此期间宏观杠杆率非常稳定。

而今,这种局面要改变了…新一轮加杠杆周期正在启动。

我们先看几条信息。

A)

2021年的经济数据显示,去年GDP增长率为8.1%,2020/2021两年平均增长率为5.1%,这个数据看上去确实不错、这种增长速度在全球也是领先的,可一细看、让人冒身冷汗。

去年四季度GDP增长只有4%,整年呈现的是一个向下的走势,这不得不让人担忧2022年的经济数据。之前中国GDP增长在10%以上,后来是保8、再后来是保6,当下似乎得保5了…2022年很可能将成为保5元年。

以上就是经济现实,大家也可根据自己的行业、公司、工资来亲自感受下经济冷暖…可以说经济形式非常严峻。于是,也就有了接下来的信息。

B)

去年12月,央行全面降准0.5%,释放资金1.2万亿,随后1年期LPR降息0.05%。今年1月,向银行供给资金的操作…SLF、MLF、7天期/14天逆回购的利率较之前均下降0.1%,于是也就有了在1月、1年期和5年期的LPR分别下降了0.1%和0.05%。

什么意思呢?就是央妈向银行提供的资金利率下降了、于是银行向企业和居民提供的贷款利率也随之下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鼓励大家借钱啊。

央行官员在答记者问时则说的更加直白,“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信贷投放”、“把货币政策工具箱开得再大一些,保持总量稳定,避免信贷塌方”…简直就是在逼迫银行放贷了。

C)

借款负债加杠杆、加大投资保经济,不能光靠企业和居民,政府可一点也没闲着。

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顶住经济新的下行压力”,“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和专项规划重点项目实施”,“指导新开工项目投资下降的地方加强工作,扭转投资不振状况”,“重点安排在建和能够尽快开工的项目,力争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于是我们看到了,在去年四季度新增发行1.2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基础上,再次提出要抓紧发行今年已下达的专项债…就是为了扩大投资。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月中旬、各地总投资规模已超3万亿。

逻辑清晰明了:经济在下行,货币政策鼓励大家借钱加杠杆,财政政策则是加大新一轮基建投资。

2

什么叫加杠杆?地球人都知道…借钱、贷款、负债、透支、用别人的钱。

怎么实现加杠杆呢?

首先要让银行手里有钱。

上文中提到的MLF(中期借贷便利)、SLF(常备借贷便利)、逆回购等操作,就是央妈向银行提供更多的钱。

而降准,则是让银行在吸收存款后、上缴更少的存款准备金,从而能留下更多的钱对外放贷。

其次要降低贷款的利率,毕竟负债加杠杆是有利息成本支出的,只有钱足够便宜、大家才愿意借钱负债,上文中提到的降准、降息就是鼓励大家借钱。

而贷款利率的高低是比较出来的,主要跟投资收益比。而今残酷的现实是,经济下行趋势下、投资收益越来越低,所以哪怕贷款利率相比之前已经很低了、但还是没人愿意贷款…没有人傻到付着利息借钱去做赔本的生意。

于是第三招就出来了,加大重大工程建设投资力度。

企业和居民是否愿意借钱、政府确实无法强迫,但可以“撸起袖子”亲自干啊…毕竟搞基建的主体是政府、准确的说是政府控制的各类国资企业。

所以新一轮的加杠杆会以基建为主,这跟之前的扩充企业产能、房地产加杠杆及居民加杠杆有所不同。

我们经常听到的逆周期调节,几乎都是加杠杆刺激、在经济下行时鼓励大家多贷款负债增加投资或消费(主要是投资)去拉动经济。

中国是投资驱动型经济,相比三驾马车中的消费和出口(其实出口也来自于投资,如企业扩大产能)、投资占比非常高,所以保经济就是保投资、而保投资就是加杠杆。

可现实是我国的投资增速在下降,无论是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还是制造业投资和基建投资…几乎所有的投资增速都在急剧下降,所以要再次重启加杠杆。

新一轮加杠杆周期正在启动,但是之前我们对杠杆、负债、借钱存在很大的误解。

3

借钱、负债、加杠杆是好还是坏呢?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对此持负面评价,毕竟借钱要还、还款有压力、而有压力后人会痛苦,似乎杠杆越低越好、没有负债最好。

这种想法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只看到事物的单一面。

贷款买房每月供楼很痛苦,可住进自己的房子里却很享受、如果房价再涨那就喜上眉梢了;每月还信用卡很痛苦,可提前消费、尽早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却很甜;每月还贷款很痛苦,可因贷款做生意赚了钱、那不就“因祸得福”吗?

地方政府负债很多,很多人忧心忡忡、认为这些债需要全体百姓归还,由此倍感压力,但要知道这些负债几乎都花在了高铁、高速、机场、桥梁、通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上了。

大家用着便宜的电和网络通讯、享受低廉的物流成本、方便快捷的去另一个城市、也许只花几块钱就能去上班……这些红利和享受怎么就没体会到呢?

更重要的是负债杠杆能促进经济发展、负债本身就在创造GDP。

政府负债修地铁,本身就能带动水泥、钢铁、机械的生产…而这就是GDP;企业负债扩大产能,本身就能带动原材料、物流等需求…而这就是GDP;个人负债消费(无论是买房还是买车买电器),本身就能带动相关商品的生产…而这就是GDP。

如果不负债加杠杆、全靠自有资金去消费或投资,那经济发展将会非常缓慢、经济也就无法托底保证了。

宏观杠杆率是债务与GDP的比值,当债务减少时、GDP也随之减少…整体下来杠杆率并不一定就会减少,只有债务的减少幅度高于GDP减少的幅度、或GDP增加的幅度高于债务增加的幅度时,杠杆率才会减少。

负债杠杆是好是坏,主要看它带来的收益高低,再通俗的话说就是能否还得起贷款…有时候是贷款的本息、有时候只是贷款的利息。

对个人和企业来说,能还得起贷款本息的负债杠杆就是合适的,而对政府来说、能还得起贷款利息的负债杠杆就是合适的…企业和个人可能会破产或死亡,而政府会一直存在、所以政府的债务只需还利息即可(旧债的本金可以通过借新债归还,以此无限循环)。

在新一轮加杠杆周期中,会出现很多赚钱机会、而这才是需要我们好好把握的。

本文标题: 新一轮加杠杆周期要来了!
永久网址: https://www.laoziliao.net/finance/info/55832535 (请复制分享给好友)

料友留言(数量:8条)

料友:张阳 2022-02-08 11:25
确实要加杠杆了!向高精尖企业看齐才行!
料友:张阳 2022-02-08 17:34
大风起兮~
料友:用户天眼 2022-02-08 18:04
---云飞扬
料友:韩传春 2022-02-08 18:08
唉,暴风雨呼之即来啊
料友:韩传春 2022-02-08 21:31
作吧,呵呵……
料友:沈川 2022-02-08 23:00
经济要发展,投资不能停!经济在下行,双碳要缓行。
料友:子勾旗 2022-02-09 06:12
中高底产业基地升级顺着时代减碳及卡脖子产业大提速就可以啦!!!
料友:木森森 2022-02-09 06:15
你牛
相关文章
专访汇川技术董事长朱兴明:顺时代,专行业,强平台,涌现大公司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陈加 时代周报 陈加 汇川技术(300124.SZ)董事长朱兴明总是新想法不断,他还善用比喻、类比,将这些想法极为形象地表达出来。 生活中,朱兴明自嘲“理工男”“半个偏执狂”;管理上,他却能带领企业频频踩中时代发
标签汇川技术,朱兴明,董事长,新能源汽车,汇川,自动化
800V高电压充电平台的春天到了?|技师长
记者 | 李文博 编辑 | 1 当长途驾驶与长假产生交集时,电动汽车广告中高频出现的“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场景似乎很难平移至日常生活。 “经过四个省,充了6次电,多花8.5小时。”家在湖南长沙的邵雷提及驾驶纯电动汽车前往海南过春节路途中给车
标签高电压,电动汽车,超级快充,续航里程,汽车
3.2亿,又一央企驰援奥凯航空!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为第一家飞上天的民营航空公司,奥凯航空曾经吸引了整个社会的目光。 不过,随着奥凯航空的日渐消沉,昔日民营航空第一企已经没有太多人关注了。 如果说奥凯航空还有什么能吸引人注意的就是: 股东变化快 高管变化快 不过,据说
标签奥凯航空,央企,股东,新舟60,中航工业,家飞,新舟
财务状况持续恶劣?揭秘千亿房企“黑马”年关突换CFO背后
智慧财务转型的意见领袖 |与实战派CFO零距离| TOPCFO · 财道传习社出品 祥生控股也是一家过去几年突然飙升的黑马房企,2018年才挤入千亿俱乐部。 文 | 首财君 出品 | 首席财务官(ID:cfoworld) 职场 财道传习社
标签财务总监,祥生控股,财务,谈铭恒,财务管理
马斯克遭比特币打脸?特斯拉计提超6亿减值损失
来源:券商中国 马斯克的特斯拉去年在比特币的投资上亏钱了。 特斯拉向美国证监会(SEC)最新提交的10-K年报文件中,特斯拉声称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一年中,由于公司比特币的账面价值变化,计提了约1.01亿美元(约合6.42亿元人民
标签比特币,特斯拉,马斯克,保罗·克鲁格曼
药明康德们“崩盘”后,易方达的这只基金今年快跌没了三成
来源 | 一地基毛 2月8日收盘后,今年以来排名倒数第一的易方达全球医药跌幅可能已经接近30%。 假期外围市场还一片祥和,当大家都对A股充满期望的时候,谁知道第二个交易日就迎来一记闷棍。 其中创业板指数跌势猛烈,盘中跌破2800点,创出近
标签新基金,易方达,药明康德,基金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