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海進入平津侯府舍人館,當了幕僚後,因為他此前的出色表現,馬上就成了楊真的眼中釘和肉中刺。
欽天監監正褚懷明,早已經見識過藏海的堪輿術了,他也想除掉藏海。不過,因為庄蘆隱比較賞識藏海,他們倆決定先來軟的,試圖用美女來拉攏藏海。
見藏海就是不松口,褚懷明便開始威脅恐嚇藏海,代價就是歌女小枝的喉嚨被楊真用火炭燙壞,以後再也不能發聲了。
庄蘆隱殘暴,他的手下更是沒有一個好東西。
軟的硬的都不行,不過,除掉藏海的機會很快來了。
當天夜里,皇陵里傳出了拍門的聲音,守護皇陵的衛士,以為先帝顯靈,嚇得魂飛魄散。
儲懷明聽說此事後,便來找楊真商量對策,想要借機讓藏海出面處理此事,趁機把他除掉。
藏海也在等待除掉他們倆的機會,戰幕已經拉開,機會對雙方都是均等的,最終誰死誰活,就看誰的謀略更高一籌了。
其實,根本就沒有什么先帝顯靈,一切都是先帝棺槨移動造成的。而先帝的棺槨之所以移動,是因為地水的泛濫。
而地水泛濫的原因是,幽河改道以後褚懷明沒有及時做防水工程。
沒有做防水工程,是因為褚懷明和庄蘆隱的大兒子、工部主事庄之甫把朝廷撥款中飽私囊了。
這一切,藏海已經看出來了,並且告訴了褚懷明。
事情已經到了這里,藏海無論如何都得死,就等最後庄蘆隱一句話了。
不過,庄蘆隱也不是什么都敢為所欲為的,他上面還有皇上,身邊還有一群專門挑毛病的言官大臣。
皇陵里發生的事情,朝廷撥款被庄之甫貪污的事情,絕對不能讓皇上和言官們知道。所以,盡管庄蘆隱賞識藏海,在這種情況下,藏海也必須得死。
果然,皇陵修繕工程完工後,褚懷明宣布八名工匠為先帝殉葬,並答應給他們的家人排憂解難。
至於藏海,褚懷明讓他自願為太後殉葬。讓眾人不解的是,藏海竟然痛快地答應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褚懷明和楊真的險惡用心,藏海早就猜到了。
藏海的對策是,自己被封在地宮後,第一步先通過大石門走到地宮門口。然後讓師父高明按照預定計劃,關閘切斷暗渠水源,讓斷龍石停止下落。當楊真進入地宮時,高明再開閘放水。
這樣,藏海走出地宮斷龍石就會落下的說法就成立了。
果然,一切都按照預定計劃在發展,進入地宮的楊真,想用揭庄蘆隱老底的辦法自保時,被瞿蛟一箭射死。
為了讓庄蘆隱聽自己的話,讓楊真去殉葬,藏海還提前安排了第二件事,那就是預先提高了自己對庄蘆隱的價值。
於是,高明按照藏海的計劃,制造機會為庄蘆隱卜了一卦。
庄蘆隱抽簽後,高明煞有介事地給庄蘆隱講解,最近庄蘆隱身邊有煞氣,如果處理不當還會連累自己的兒子,而破解之法就是最近有貴人出現在庄蘆隱的身邊,不但能替他解厄,更能助他官運亨通。
最近出現在庄蘆隱身邊的人,除了藏海,也沒有其他人了。
如果高明只是說藏海能為庄蘆隱解厄的話,庄蘆隱可能還下不了決心讓楊真去殉葬。
但是,有了貴人能幫助他官運亨通的說法,庄蘆隱肯定舍不得藏海了。舍不得藏海,就只能舍棄楊真了。
畢竟,庄蘆隱的爵位只是平津侯,上面還有國公和王爺,他肯定想繼續上升的。
楊真到死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死的。他哪里知道,為了除掉他,藏海和師父高明在背後已經提前布置了那么多。
瞿蛟射死楊真,雖然堵死了他的嘴,但是,作為一介武夫的他,哪里會想到,言官會拿這件事情,大做文章。
為了堵住言官們的嘴,無奈之下,庄蘆隱無情拋棄了瞿蛟,他突然暴斃了。
就這樣,庄蘆隱的三大爪牙,已經死了兩個。
庄蘆隱眼里只有利益,誰帶給他的利益多,他就用誰。那些無用的,和對他自己有危害的,只能被當做棄子和背鍋俠了。
藏海反殺楊真和瞿蛟整套謀略的核心,就是兩個字:利害!
庄蘆隱的三個爪牙中,剩下的欽天監監正褚懷明,因為他的建築堪輿本事實在不行,他在庄蘆隱這邊也失寵了。
估計,褚懷明也沒有幾集活頭了。
到頭來,褚懷明也還是死在一個“利”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