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據紅星新聞,此前走紅網絡的“流浪大師”沈巍,在宣布暫別網絡數年後,近日又被發現在街頭翻找垃圾桶。與此同時,還有不少自媒體人士在一旁進行拍攝,有部分網友猜測沈巍重回流浪生活。
18日,沈巍回應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翻找垃圾桶是堅持自己理念,不願意看到浪費現象的發生。另外,沈巍回應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自己目前居有定所,並非流落街頭。
2018年,沈巍被網友稱為“流浪大師”,一度火爆網絡。在走紅之前,沈巍一直在上海浦東新區的一片居民區附近流浪。有附近的居民偶然發現他思路清晰出口成章,就把和他對話的視頻發上了抖音。
視頻里,他對《左傳》《尚書》的內容信手拈來,引經據典、針砭時弊,談起自己的過往和境遇時說,“善始者眾,善終者寡”。由於流浪漢的形象和流利得體的談吐形成了巨大反差,沈巍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有人甚至發出感慨:“小丑在殿堂,大師在流浪。”
因熱愛讀書、出口成章,沈巍被稱為“流浪大師”,舉着手機的人們蜂擁而至,他成了抖音和快手上的“頂流”,備受追捧,也備受打擾。
走紅後,不少媒體報道了沈巍的過往,他是上海人,今年58歲,未婚,1986年大學畢業後進入上海某區審計局工作,1993年病休回家。因為撿垃圾與家人發生不可彌合的沖突,2009年前後開始流浪的拾荒生活。
面對媒體的采訪,沈巍說,他並不覺得撿垃圾是丟人的事情,如今的境遇也不是因為受了什么刺激,“是由我的理念和價值觀決定的。”
對於走紅,他說這是“不虞之譽”,並表示“這並不能改變我的命運”。
對於流浪撿垃圾的生活,他說:“願意主動過苦行僧的生活,我不標榜,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生活。”
但走紅的同時,負面輿論也隨之而來。網絡上的語言攻擊,讓沈巍的精神狀態日漸糟糕,“我不得不退出網絡一段時間,就在退出的過程中,還是有一幫人緊追不舍,說你是公務員還開直播。這我沒有辦法,既不能回原單位上班,又不能開直播,就只有徹底斷了網絡生涯。一方面是想要休息一段時間,另一方面就是客觀的回不去了,因為被舉報後徹底封號了。”
沈巍。圖丨九派新聞 萬璇
2020年5月22日,沈巍清空了原來簽約短視頻平台上的所有直播視頻,宣布退網。
2022年,沈巍再次回歸社交平台,他剪短了頭發,剃掉了胡子,臉上干凈,沒留下一點胡茬。他的臉龐微微圓潤,話語間夾雜着上海俚語。
時隔兩年在短視頻平台重新開播那天,沈巍直播間的觀看人數達到三千人。
有位粉絲留言:“沈老師沒胡子了,我不喜歡。”
再次進入網友的視線,是在2022年8月1日上午,隨着話題“流浪大師沈巍百萬直播收入被借走”登上熱搜,曾一夜爆紅的沈巍再次出現在大眾視野。
據悉,他曾經靠直播收入的100多萬,借給了多位網親(網絡粉絲),到現在也沒有人還清。甚至於他自己,還在為1700多元的房租發愁。
封面新聞記者聯系上了沈巍的助理大寶,對方表示,新聞內容屬實。“他這個人不會去拒絕別人,你知道嗎?哪怕這個人不認識、沒見過面,就微信上聊聊天,聊得挺好,人家張口借,他就給。”
大寶稱,沈巍是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他肯定有他自己的抱負,有他自己的想法,我覺得他這種人在我們當今社會還是比較缺少的。你在社會上會看到各種套路,爾虞我詐,但是在他身上體現的就是人的本性本質,非常真誠、率真、坦誠。”
目前,沈巍在抖音擁有60萬粉絲,其賬號的個人主頁封面圖,是“流浪大師”形象置身在書海中,上面寫着“就浩如煙海的文化本身來說,我們都是井底之蛙了,還不夠,所以一定要不斷地學習。”
來源:九派新聞綜合紅星新聞、封面新聞、此前報道等
微信編輯:凌山
審核:魏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