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洛杉磯愛樂樂團在華特迪士尼音樂廳開了場音樂會,台下座無虛席,人人盛裝出場。
就在樂團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響曲時,發生了一點“小插曲”——
音符之間停頓的空檔,一位女士疑似聽得太過入迷,發出了一聲......呻吟……
後來《洛杉磯時報》采訪了剛好坐在這位女士旁邊的一位觀眾,她表示:
“大家都微微偏過頭去,看究竟發生了啥。我看到了那個女孩,我猜她是.......達到了性高潮。”
“因為她呼吸很粗重,她的伴侶微笑着看她,好像是為了不讓她感到尷尬。那個場面其實很美好。”
這一說法也被多位不同觀眾驗證,比如音樂制作人馬格努斯·費因斯(Magnus Fiennes),他發推表示:
“昨天去看紐約愛樂演柴五,演到第二樂章時,觀眾席上有個女人發出了一聲響亮的全身高潮的聲音......樂團禮貌地繼續了,給他們點個贊.......”
還有記者喬斯林·西爾弗 (Jocelyn Silver),她雖然沒去現場,但有些朋友跟她講了這件事:
“昨晚去聽LA愛樂演出的朋友們跟我說,演着演着某位女士高潮了,喊得很大聲......樂團不得不中斷演出。某些人真的是很懂生活.......”
不過“中斷演出”一說應該是以訛傳訛,因為有觀眾錄下了當時的音頻,也順便把呻吟的部分錄進去了.......
能聽出樂團很專業,並沒有被打擾。
“昨晚LA愛樂演柴五的時候,顯然,有位女士光是聽音樂就引發了全身高潮,聲音被錄了進去。”
事後,媒體們始終沒能聯系上當事人,於是各種猜測都開始了......
首先是否認那是高潮的:
“我在現場,這不是事實,那可憐的女人貌似是崩潰了還是什么的,我跟Elim(樂團指揮)談了談,我們都很擔心她是否需要緊急就醫。”
但“醫療狀況”一說被馬格努斯·費因斯強烈否認了:
“我考慮了所有可能情況,連妥瑞症都想過。我坐得很近,至少有八位朋友跟我一起去的,我們都得到了相似的結論。”
“她也看完了接下來的整場演出,舉止有目共睹。”
也有人猜是某種奇怪的Play.....
“可能是開了無線藍牙玩具?”
同時也有網友指出,當年李斯特彈琴的時候也有過類似場面:
“當女士們看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表演時,有些人就發了‘李斯特狂熱’,一種強烈的粉絲狂熱。”
(注:這事是真的,李斯特當年巡演歐洲,時常引發粉絲的集體狂熱,人們會競相收集李斯特的手帕、外套、弄斷的琴弦,乃至於雪茄蒂和咖啡渣.......)
接下來是看起來比較靠譜的,《紐約郵報》采訪了性學專家兼治療師辛迪·達內爾(Cyndi Darnell),
根據她的說法,在全無肢體接觸的狀態下達成高潮的確是有可能的:
“任何事都有可能創造高潮的感覺。因為高潮實際上是經由神經系統傳導至大腦,再由大腦產生的,而不是性交本身。”
“理論上講,只要情境對了,任何能激活大腦內的快感接收器的東西,都有可能產生快感,有時,甚至是高潮。只是它絕對不常見罷了。”
“所以說,情境是一切,它通常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逐漸發生。它跟情境有關,而與什么技巧、小tips、姿勢...都沒關系。”
如今這則消息甚至已經上了紐約郵報的頭條,那條錄音也有了七十多萬播放......
估計這會兒當事人已經感到非常社死了,應該是采訪不到了......
大家平時應該都挺愛聽音樂的,但愛到這種程度,應該真沒幾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