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推動“人工樹葉”研發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天津6月18日電(記者張建新、栗雅婷)近日,中國科研人員研發了一種高效、穩定的半透明光電陽極器件,能顯著提升水氧化反應速率,提高太陽能水分解制氫效率,進一步推動更加高效耐用的“人工樹葉”出現。太陽能是一種清潔、永續的能源,但存在間歇性的缺點。

  新華社天津6月18日電(記者張建新、栗雅婷)近日,中國科研人員研發了一種高效、穩定的半透明光電陽極器件,能顯著提升水氧化反應速率,提高太陽能水分解制氫效率,進一步推動更加高效耐用的“人工樹葉”出現。

  太陽能是一種清潔、永續的能源,但存在間歇性的缺點。無偏壓太陽能水分解科技利用太陽能直接驅動水分子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能够高效地將間歇性的太陽能轉化為可存儲的氫氣,被視為應對能源危機與環境污染的潜在解决路徑之一。然而,由於光電陽極水氧化反應速率較慢,限制了整體水分解的效率,成為這一科技發展的瓶頸之一。

  面對這一難題,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新能源化工團隊研發了一種高效、穩定的半透明光電陽極器件——半透明硫化銦光陽極。該器件獨特的透明特性,在顯著提升水氧化反應速率的同時,還能允許部分陽光穿透到達光電陰極,减少太陽光的無效能量損耗,有效解決了金屬層的不透光效應與光生電子跨介面傳輸障礙之間的衝突。該研究成果近期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上。

  圖為無偏壓太陽能水分解系統示意圖。新華社發

  實驗表明,得益於優异的半透明特性,該器件在完全依靠陽光驅動的獨立系統中,實現了5.10%的太陽能—氫能轉換效率,創下該類系統最高紀錄。

  該論文通訊作者、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王拓表示,隨著這一科技不斷發展優化,更高效、便宜、耐用的“人工樹葉”有望出現。它們可能覆蓋在建築物的外牆或屋頂上,甚至可以在沙漠中建立大型“陽光制氫站”。

  “太陽能水分解科技有望在未來成為氫能生產的重要途徑,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的廣泛應用。這意味著我們未來開動的汽車、使用的能源將可能源自陽光和水的‘人工光合作用’,真正實現綠色迴圈。”王拓說。

本文標題: 中國科學家推動“人工樹葉”研發取得新進展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50241529567551
相关資料
遇到難題,大腦如何臨場應變
我們每天都在解决複雜問題,只是自己沒太察覺。為了解開這一謎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設計了一個實驗。
標籤:
研究證實哈爾濱古人類是丹尼索瓦人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界。基於古蛋白和古DNA分析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團隊與河北地質大學季强團隊合作,對一塊在哈爾濱發現、距今至少14.6萬年的近乎完整古人類頭骨展開了深入研究,發現哈爾濱古人類是丹尼索瓦人,且線粒體
標籤:
單細胞數位胚胎“破譯”心臟發育密碼
科技日報南京6月18日電(記者金鳳通訊員吳涵玉)在生命起源的奧秘中,胚胎發育始終是深受關注的謎題之一。東南大學教授林承棋、羅卓娟、謝芃領銜多家科研機構在全球首次構建單細胞精度三維數位胚胎,並在其中發現中內胚層器官的原基决定區,“破譯”心臟發
標籤:
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取得成功
科技日報訊(記者付毅飛)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實施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標誌著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研製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12時32分,返回艙使用氣囊緩衝管道安全著陸於試驗落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