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者提出全新DNA存儲系統

科技日報天津5月19日電(記者陳曦通訊員趙暉)記者1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應用數學中心的吳華明教授團隊在DNA存儲領域取得突破,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DNA存儲系統——HELIX,專門用於存儲生物醫學數據,並成功實現了60MB(兆比特)的時空組學影像的存儲與恢復。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計算科學》上。

  科技日報天津5月19日電(記者陳曦通訊員趙暉)記者1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應用數學中心的吳華明教授團隊在DNA存儲領域取得突破,團隊提出了一種全新的DNA存儲系統——HELIX,專門用於存儲生物醫學數據,並成功實現了60MB(兆比特)的時空組學影像的存儲與恢復。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計算科學》上。

  隨著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存儲管道逐漸無法滿足大數據時代的需求。在此背景下,DNA資訊存儲技術應運而生,利用DNA分子存儲數據,被視為未來大規模資料存儲的解決方案之一。

  每克DNA能够存儲數百艾位元組的數據,並且在無需電力的情况下能够保存長達數千年。尤其在生物醫學數據領域,DNA存儲的潜力尤為顯著——其圖片數據分辯率高、存儲週期長且相似度强,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吳華明介紹,研究團隊開發的HELIX系統包含3個覈心模塊:圖像壓縮、影像糾錯編碼和圖像復原。針對DNA存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堿基錯誤,HELIX對現有壓縮演算法進行了優化,大幅增强了系統的容錯能力。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影像解碼的成功率,團隊還引入了深度學習科技,在影像修復過程中顯著增强資訊恢復的能力。

  在濕實驗中,研究團隊成功將兩張60MB的時空組學影像編碼為13萬條、每條183個堿基的DNA序列,並通過DNA合成與測序科技,恢復了影像數據。實驗結果表明,HELIX系統具備强大的魯棒性,只需要約5.8倍的測序深度,即可恢復影像的絕大部分資訊。

  據介紹,該成果在推動DNA資訊存儲技術走向實際應用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這個針對特定資料類型量身定制的DNA存儲系統,不僅在存儲效率上表現卓越,還在可靠性方面展現了更大的優勢,為DNA資訊存儲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文標題: 我學者提出全新DNA存儲系統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7735935629387
相关資料
新結構可讓電子設備“冷得更快”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蓋倫)北京大學講席教授楊榮貴與其在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的團隊,製備出一種可大規模生產的多級有序穿孔結構銅網,其散熱能力優於已報導方案。楊榮貴此前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液膜沸騰的概念。
標籤:
最長史前遷徙是亞洲人完成的?
這是一群穿越千山萬水的先驅。他們沒有地圖、沒有指南針,卻完成了一次不可思議的壯舉。
標籤:
全球首例人類膀胱移植手術成功
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健康中心和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的外科醫生宣佈成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人類膀胱移植手術。醫學專家表示,這項手術是醫學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
標籤:
新型基因編輯工具精准嵌入完整基因
科技日報北京5月20日電(記者劉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博多研究所劉如謙團隊聯合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成功研發出新型基因編輯工具evoCAST。這款工具能像程式設計般精准地將完整基因或多個基因嵌入人類基因組特定位置,為遺傳疾病治療帶來突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