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工具能精准“開關”大腦回路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兩款“黑科技”,其能像開關一樣選擇性且可逆地斷開腦細胞之間的連接。這一成果發表於新一期《eLife》雜誌,有望改變腦科學研究,並為治療癲癇、成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開闢新途徑。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南加州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兩款“黑科技”,其能像開關一樣選擇性且可逆地斷開腦細胞之間的連接。這一成果發表於新一期《eLife》雜誌,有望改變腦科學研究,並為治療癲癇、成癮和創傷後應激障礙等神經系統疾病開闢新途徑。

  在研究中,該團隊從大腦自帶的“回收系統”獲得靈感,開發出兩種分子工具:靶向興奮性突觸(讓神經連接更活躍的突觸)的PFE3和靶向抑制性突觸(讓神經連接更少的突觸)的GFE3。突觸是神經元之間在功能上發生聯系的部位,也是資訊傳遞的關鍵部位。

  研究人員解釋說,在大腦內,E3連接酶會用泛素分子標記受損蛋白,以此來幫助處理受損蛋白——一旦標記,受損蛋白就會被送到名為蛋白酶體的細胞結構內分解並重新利用。在實驗中,他們借助新工具,讓E3連接酶標記特定突觸的支架蛋白,讓大腦的“垃圾處理系統”誤以為這些蛋白需要回收。失去支架的突觸會瓦解,神經訊號傳遞也就此中斷。但只要停止工具的作用,突觸還能在幾天內重新長好。

  團隊還開發了兩種可按需啟動的GFE3工具:一種通過光啟動(paGFE3),另一種通過化學訊號啟動(chGFE3)。他們表示,借助這些工具,科學家能精准“剪斷”特定神經連接,還能讓它們重新長回來。整個過程就像外科手術般精確,只針對目標突觸,其他腦細胞完全不受影響。這種可逆、精准的操作管道,讓科學家能更深入地研究記憶、情緒、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

  研究人員表示,雖然距離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但這項科技已經展現出巨大潜力。想像一下,未來醫生或許能像修復電路一樣,精准修復出問題的大腦連接,而不會傷及健康腦區。

本文標題: 分子工具能精准“開關”大腦回路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7649536955558
相关資料
紫外線消毒口罩,提供長達8小時防護
如今,口罩已成為不少人日常出行的必備品。這款紫外線消毒口罩採用紫外線消毒科技,並結合被動式空氣篩檢程式。
標籤:
智慧檢測筆,食品安全一觸即知
食品安全是公眾關注的話題之一。為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智慧檢測筆應運而生,為守護公眾健康提供了解決方案。
標籤:
這波新冠病毒感染,與之前有啥不同
此次新冠病毒傳播會持續多久?那麼,今年流行的新冠病毒是哪種變異株?
標籤:
多能級量子系統糾錯首次實現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耶魯大學和穀歌量子人工智慧的研究人員首次實現對多能級量子系統的糾錯,使系統性能超過了當前最佳的未糾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虧平衡點”。該成果為更高效的量子資訊處理開闢了新途徑,相關論文發表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