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射電探測器或在15年內找到暗物質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張夢然)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美國哈佛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多個機构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最新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認為迄今為止最精准的暗物質探測器的基礎設計。這種被稱為“宇宙射電”的探測器有望在未來15年內發現暗物質的存在。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張夢然)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美國哈佛大學及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多個機构的科學家在《自然》雜誌上最新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他們認為迄今為止最精准的暗物質探測器的基礎設計。這種被稱為“宇宙射電”的探測器有望在未來15年內發現暗物質的存在。

  暗物質約占宇宙質量的85%,但它的真實身份仍然是一個謎。軸子作為暗物質的主要候選者之一,是一種微小且相互作用較弱的粒子,被認為是造成宇宙中引力效應的原因之一。軸子具有波一樣的特性,但其在電磁頻譜上的確切頻率尚未被確定,估計可能從人類能聽到的千赫茲頻率到非常高的太赫茲頻率不等。

  團隊描述了該探測器如何工作:當發現軸子的頻率時,它會向科學家發出訊號。這一探測器基於軸子准粒子(AQ),並以特定頻率與軸子發生共振,當達到匹配頻率時,會釋放出極其微弱的光訊號。許多科學家認為在最高的太赫茲頻率範圍內尋找軸子最有希望,因為AQ也將在該頻率範圍內運行。

  團隊相信,在未來5年內通過製造更大規模的AQ資料,可以構建出一個功能齊全的探測器。之後,預計再花費10年時間來掃描被認為含有暗物質的高頻段頻譜,以期最終發現暗物質。

  為了創建這些准粒子,團隊使用了碲化錳鉍,這是一種因其獨特的電子和磁性而著稱的資料。團隊將其剝離至僅有幾層疊加的二維資料狀態,以便精確調整其内容,並觀察其如何與其他量子實體如軸子進行互動。

  這項研究標誌著在探索暗物質之謎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本文標題: 宇宙射電探測器或在15年內找到暗物質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5575929739852
相关資料
最强太陽望遠鏡“心臟”開始跳動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張佳欣)據德國弗萊堡太陽物理研究所官網24日消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下屬國家太陽觀測站運營的丹尼爾·井上太陽望遠鏡作為全球最强大的太陽望遠鏡,近日迎來重要一刻:其“心臟”——新型可見光可調濾波器(VTF)成功捕
標籤:
可移動可變形的新型超資料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團隊開發出一種創新資料。它能擴展、變形、移動,並像遙控機器人一樣根據電磁指令執行任務。
標籤:
我國首次實現地月空間軌道衛星鐳射測距
科技日報昆明4月24日電(記者趙漢斌)23日,由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雲南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組成的科研團隊,利用雲南天文臺1.2米望遠鏡鐳射測距系統,成功探測到我國遠距離逆行軌道衛星(DRO-A)單角錐反射器的雷射回波訊號,測出
標籤:
5000多年前古人的“記事本”都畫了啥
良渚文化考古告訴我們其中一個答案:刻畫符號。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石器、陶器刻畫符號已近千個,有六七百種。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