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生命特徵分子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17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上的研究,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借助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檢測到地球上只能由生物過程產生的氣體的化學特徵。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太陽系外存在生物活動的“最有力證據”。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17日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上的研究,英國劍橋大學領導的天文學家團隊借助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層中,檢測到地球上只能由生物過程產生的氣體的化學特徵。這可能是迄今為止太陽系外存在生物活動的“最有力證據”。但該團隊與其他天文學家都表示,需要更多觀測來證實。

  JWST在位於宜居帶、繞其恒星運行的系外行星K2-18b的大氣層中檢測到了二甲硫醚(DMS)和二甲基二硫醚(DMDS)的化學特徵。在地球上,DMS和DMDS只能由生命體產生,主要是微生物,如海洋浮游植物。不過,科學家尚不清楚K2-18b大氣層中的這些分子是從哪裡來的。

  K2-18b位於獅子座,質量是地球的8.6倍,體積是地球的2.6倍,距離地球124光年,軌道位於其恒星(一顆體積不到太陽一半的低溫紅矮星)的宜居帶內。2019年,哈勃空間望遠鏡在其大氣中發現了水蒸氣。

  劍橋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尼庫·馬杜蘇丹領導的團隊在2023年的觀測顯示,所謂的水蒸氣實際上是甲烷,但他們也發現了極微弱的DMS的踪迹。許多天文學家認為,需要更强有力的證據才能確定這種分子的存在。

  此次,馬杜蘇丹團隊使用了JWST的中紅外相機來觀測K2-18b。當K2-18b在紅矮星前方經過時,DMS和DMDS吸收的波長突然下降。團隊表示,這是一條獨立的證據線,“訊號清晰而强烈”。這些結果與“海神星”行星的預測一致。“海神星”是天文學家提出的一類特定行星,被深海和氫氣大氣層包裹,深海是孕育生命的理想環境。

  新觀測結果達到了統計顯著性的三西格瑪(3∑)水准,不足以說服科學界。要達到科學發現公認的分類標準,觀測結果必須跨越五西格瑪(5∑)閾值。

  但即使取得了5∑的結果,依然不足以作為生命存在的確鑿證據。因為科學家仍要解釋這個氣體的來源問題。愛丁堡大學教授、蘇格蘭皇家天文學家海曼斯表示,宇宙中會發生許多奇怪的現象,人們不知道這顆行星上還有什麼地質活動可能產生這些分子。

本文標題: 系外行星大氣中發現生命特徵分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5230328643450
相关資料
人眼首次看到新顏色
本報訊一種新型設備讓5名受試者看到了一種人類從未見過的强烈的藍綠色。未來,該設備有望幫助色盲症患者獲得正常視覺。
標籤:
影響推理能力的關鍵腦區確定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確定了對邏輯思維和解决問題至關重要的關鍵大腦區域。這項15日發表在《大腦》期刊上的研究成果,有助更好地瞭解人類大腦是如何支持理解、得出結論以及處理新問題的,即推理能力。
標籤:
可程式設計晶片首次用光訓練神經網路
科技日報北京4月20日電(記者張夢然)據最新一期《自然·光子學》雜誌報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團隊開發出首款能够利用光進行非線性神經網路訓練的可程式設計晶片。這項突破有望大幅加快人工智慧(AI)的訓練速度,同時降低能源消耗,並為研製全光驅動電
標籤:
飛絮50天超長“待機”,如何應對
我國北方多地已迎來毛白楊和垂柳的飄絮期,漫天飛舞的飛絮“平等地鑽進每一個鼻孔”。很多人疑惑,飛絮本身並非過敏原,為何卻會讓人產生過敏反應呢?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