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可能4.1萬年前就會“防曬”

本報訊大約4.1萬年前,地球的磁場强度驟降至現代水准的10%,導致到達地表的輻射大量新增。研究人員近日提出,這一所謂“拉斯尚事件”可能將尼安德特人推向滅絕,而當時的現代人可能通過製造衣物和使用赭石防曬霜等保護自己。

  本報訊大約4.1萬年前,地球的磁場强度驟降至現代水准的10%,導致到達地表的輻射大量新增。研究人員近日提出,這一所謂“拉斯尚事件”可能將尼安德特人推向滅絕,而當時的現代人可能通過製造衣物和使用赭石防曬霜等保護自己。

  地球磁場一直延伸到太空,構成了抵禦有害輻射的天然屏障。磁極通常與南北極一致,但由於地球液態外核的變化,偶爾也會發生偏移。“這一系統的波動會使地球磁場强度和方向發生變化,就像在拉斯尚事件中觀察到的現象。”美國密歇根大學的AgnitMukhopadhyay表示。

  通過研究火山岩和沉積物中保存的磁性特徵,Mukhopadhyay和同事重建了拉斯尚事件中地球磁場的詳細3D模型。他們發現,當時的磁極向赤道方向偏移,並且磁場强度减弱至今天强度的10%。

  由帶電粒子撞擊高層大氣形成的極光,通常僅在極地附近可見,但拉斯尚事件發生期間,“極光可能在更廣闊的區域出現,甚至在赤道附近可見”。Mukhopadhyay說。

  磁場减弱會讓更多太陽輻射和宇宙輻射抵達地表,並可能改變區域氣候。他指出:“這些環境變化可能推動了人類的適應性行為,比如更多使用衣物和赭石遮罩紫外線。”

  現代人屬於智人演化的晚期階段。研究人員認為,穿戴特製衣物、使用赭石作為防曬霜,可能使他們比尼安德特人更具優勢,後者被認為在此期間滅絕。

  “古代的現代人進入歐洲的時間與拉斯尚事件發生的時間確實大致重合。”澳大利亞雪梨博物館的AmyMosigWay說,“但說現代人的特製衣物防曬效果比尼安德特人更好,並囙此遷徙得更遠、最終統治歐亞大陸,恐怕有些牽強。”

  美國耶魯大學的VeronicaWaweru指出,有證據顯示古人類在這一時期使用赭石。例如,衣索比亞Porc-Epic遺址記錄了4.5萬年前使用赭石的情况,並且這種情況在4萬年前顯著增多。赭石可能被用於防曬或其他用途,如製作藝術品或黏合劑。

  捷克JCMM研究所的LadislavNejman表示,現時尚不確定現代人是否將赭石用作防曬霜。“若屬實,可能會提供更多保護,但未必起决定性作用,畢竟當時歐洲人類的處境實在艱難。”

  “相比尼安德特人,智人的巨大優勢是在非洲和其他地區有大量人口,囙此這一事件發生後,智人仍能遷入歐洲。”Nejman說。

  相關研究結果4月16日發表於《科學進展》。

本文標題: 古人類可能4.1萬年前就會“防曬”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4971122224025
相关資料
薯片添加劑TBHQ致癌嗎?
近期,網絡上關於“薯片含TBHQ致癌添加劑”的說法引發廣泛關注。涉事薯片品牌方回應稱,產品中所使用的TBHQ含量符合國家規定。
標籤:
北京治絮手段陞級
最近走在北京街頭,不時能看到一團一團的楊柳絮。根據北京市園林綠化部門發佈的2025年首個楊柳飛絮預報,今年4月上旬起,北京城區進入楊柳飛絮的第一個高發期,楊柳飛絮預計持續到5月下旬,總計50天左右。
標籤:
突破存取極限,世界最快閃存在中國“破曉”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時刻——剛寫了一半的文章,還沒來得及保存,電腦突然自動關機。該團隊顛覆現有閃存科技路徑,突破了資訊存取速度極限,能够滿足人工智慧(AI)對極高算力和能效的要求,助力AI大模型極速運行。
標籤:
迄今最高分辯率“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組圖譜”問世
本報訊(見習記者江慶齡)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韓斌院士、趙强研究員團隊,首次完成了145份亞洲栽培稻及普通野生稻的高精度基因組組裝,繪製了迄今分辯率最高的“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組圖譜”,系統挖掘了普通野生稻廣泛的遺傳多樣性,全面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