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會胖?全脂牛奶不“背鍋”

“吃什麼减肥”“减肥時該吃什麼”一直是熱門話題。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啟、任廣旭等人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首次用數據證明正常小鼠和肥胖小鼠長期喝全脂牛奶不會顯著增加體重。

  “吃什麼减肥”“减肥時該吃什麼”一直是熱門話題。網友們曾堅信“减肥不能喝全脂牛奶”“全脂奶熱量高,喝了會胖”,國家膳食指南也建議“優先選擇低脂乳製品”。

  但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啟、任廣旭等人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首次用數據證明正常小鼠和肥胖小鼠長期喝全脂牛奶不會顯著增加體重。實驗過程中,這些小鼠每天“被迫喝奶”,攝入了相當於人類“持續5年、每天2千克以上”的牛奶劑量,結果體重均保持穩定,且內臟脂肪含量下降,腸道菌群也得到改善……

  近日,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於iMeta。

  排除干擾,只看牛奶本身

  為何既往研究總強調“牛奶脂肪有害”?

  論文通訊作者王加啟向《中國科學報》解釋,國際營養學界對全脂牛奶的負面評估長期存在。美國、英國及中國的膳食指南均建議消費者選擇低脂乳製品,理由是“牛奶中的飽和脂肪可能新增心血管疾病風險”。但該團隊發現,這些結論大多基於“回顧性研究”,即依賴受試者回憶過往飲食。

  “這種研究方法得到的結論是不準確的。”論文第一作者任廣旭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說,“受試者難以精准複現之前的飲食細節,更無法排除其他混雜變數。”而那些得出“喝全脂牛奶導致高血脂”結論的研究,可能誤將吃炸雞、熬夜或缺乏運動等其他因素導致的問題都歸因於牛奶脂肪。

  對於人類飲食和健康的科學研究,涉及諸多複雜因素。任廣旭表示,與動物實驗不同,人類飲食複雜多樣且不可控,無法像動物那樣被嚴格限制食物攝入。此外,人類的基因背景複雜多樣,個體之間存在廣泛的遺傳差异,直接影響了飲食的健康效果。

  囙此,想要準確評估牛奶脂肪等單一因素對體重和血脂的影響,需要排除干擾,只看牛奶脂肪本身。

  王加啟團隊選用遺傳背景清晰、基因序列穩定的C57BL/6小鼠模型開展動物實驗。作為近交系小鼠,它們有著高度的遺傳一致性,可以排除遺傳差异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他們把小鼠分為正常飲食組和高脂飲食組,兩組的飲食不同,但喝的牛奶一樣——連續7周每天攝入15毫升全脂牛奶或0.5毫升牛奶脂肪,相當於人類連續5年每天喝2千克以上全脂牛奶或吃100克以上牛奶脂肪。

  在排除其他干擾的前提下,科研人員分別對兩組長期、大量攝入牛奶的小鼠進行解剖分析,直接觀察並驗證了牛奶攝入對脂肪組織和腸道狀況產生的影響。

  牛奶脂肪竟是“背鍋俠”

  研究結果表明,牛奶脂肪不但沒讓小鼠發胖,反而通過調節腸道菌群促進小鼠脂肪代謝。

  實驗解剖資料顯示,正常飲食組小鼠在攝入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後,附睾脂肪組織重量下降,高脂飲食組小鼠的這一組織重量亦呈現降低趨勢。王加啟表示:“無論是保持正常飲食還是攝入高脂飲食,長期高劑量攝入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小鼠體重和血脂負擔均未新增,甚至還出現降低的積極信號。”

  不僅如此,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顯著提高了小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准,這種“好膽固醇”能有效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王加啟告訴《中國科學報》,牛奶脂肪中富含多種對健康有益的脂肪酸,如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共軛亞油酸等。長期飲用全脂牛奶,還能通過調節腸道微環境,改善腸道微生物群落和代謝產物,對血脂代謝產生積極影響。

  研究結果顯示,在正常飲食組小鼠中,長期攝入全脂牛奶和牛奶脂肪能提高腸道微生物多樣性,促進腸道健康。但在高脂飲食組小鼠中,這種改善效果並不明顯。這也從側面說明高脂飲食對腸道微生物的破壞性更為嚴重,攝入全脂牛奶與牛奶脂肪難以修復這一損害。

  此前,全球缺乏相關臨床研究數據,導致全脂牛奶成為體重增加和血脂升高的“背鍋俠”。最新發現則打破了“喝全脂牛奶容易導致高血脂”的刻板印象。

  從小鼠實驗到人類健康

  牛奶在小鼠身上展現出的積極效果,能否在人類身上複現?任廣旭稱,這並非易事。

  他表示,人類與小鼠在生理結構、代謝管道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牛奶脂肪的實際效果。此外,人類的飲食習慣和食物選擇遠比實驗中的小鼠複雜,這使研究結果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現時,該團隊正在構建一個長期的人群跟踪隊列,但受試者篩選標準十分嚴格,最終能納入研究分析的人數寥寥無幾。“例如,初步入選的100人中,符合所有要求並能納入分析的可能不足10人。”任廣旭說。

  儘管如此,該研究從理論上揭示了全脂牛奶或牛奶脂肪對不同飲食模式下血脂的影響機制。不過,研究初衷並非理論推導,而是產業需求和消費者的實際關切。

  此前,脫脂牛奶曾被視為全脂牛奶的健康替代品,被認為可以避免對人體脂肪和腸胃造成影響。然而,王加啟表示,事實並非如此。

  研究結果表明,在適量飲用的前提下,全脂牛奶中的天然乳脂成分不僅不會新增心血管和體重負擔,其含有的共軛亞油酸等活性物質反而能改善血脂代謝。這直接戳破了脫脂牛奶的“健康濾鏡”。

  此外,脫脂牛奶的生產不僅加工步驟複雜,導致能耗新增,脫下來的脂肪還需額外處理。王加啟說,脫脂牛奶去掉了脂肪,口感變得寡淡無味。而被精心脫去的乳脂,恰恰是提高代謝效率的重要成分。

  “長期以來,奶業面臨消費低迷的困境,部分原因在於消費者對全脂牛奶的誤解。既然科學證明全脂奶更健康,為什麼不直接喝原汁原味的牛奶?”中國奶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振峰表示,科學的飲食指導可以提振消費信心,推動合理膳食。

  王加啟表示,該研究不僅為國民營養提供了科學依據,還在加工環節助力我國能源與資源的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進一步推動產業轉型陞級。

本文標題: 喝了會胖?全脂牛奶不“背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2983922742162
相关資料
跑馬拉松需“燒腦”供能
科技日報北京3月25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代謝》最新發表一項研究顯示,跑完馬拉松後,跑者特定腦區的髓磷脂數量似乎會减少(髓磷脂是包裹在神經元周圍的一種物質)。但該研究指出,這種效應在比賽兩個月後會完全恢復。
標籤:
從“异星實驗室”到“進化加速器”,太空生物研究為農業變革提供全新可能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農業始終是文明的基石與生存的命脈。當全球農業面臨氣候變化與資源枯竭的雙重擠壓時,科學家們努力從宇宙中尋找解決方案。
標籤:
火星上發現長鏈有機分子
科技日報北京3月25日電(記者劉霞)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主導的國際科研團隊,首次在火星上探測到長鏈有機分子癸烷、正十一烷和十二烷。這些分子最初或許是以長鏈羧酸的形式,悄然藏匿於泥岩之中。
標籤:
新型光電子晶片能效和頻寬創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3月25日電(記者劉霞)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构的科學家,深度融合光子科技與先進的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電子技術,攜手研製出一款新型三維光電子晶片。這款晶片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資料傳輸能效及頻寬密度,為研發下一代人工智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