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與“脊髓假體”首次無縫集成

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瑞士NeuroRestore團隊開發出一種先進系統,能够將植入式脊髓神經假體與康復機器人無縫結合,通過發出精確電脈衝來刺激肌肉,配合機器人的運動,在治療過程中產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動。這項科技利用了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在機器人領域的成果,不僅增强了患者的即時活動能力,還促進了長期康復效果。

  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記者張夢然)瑞士NeuroRestore團隊開發出一種先進系統,能够將植入式脊髓神經假體與康復機器人無縫結合,通過發出精確電脈衝來刺激肌肉,配合機器人的運動,在治療過程中產生自然而有效的肌肉活動。這項科技利用了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在機器人領域的成果,不僅增强了患者的即時活動能力,還促進了長期康復效果。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機器人學》雜誌上。

  脊髓損傷通常會導致嚴重的行動障礙。現時的康復機器人(引導運動的設備)效果有限,因為缺乏主動肌肉參與的情况下,僅靠機器人輔助難以有效重新訓練神經系統。新的聯合療法將脊髓刺激與康復機器人無縫集成,有望成為標準護理的一部分,被納入全球各地現有的康復方案中。

  實現這一聯合療法需要確保每種療法之間的精確同步。脊髓刺激策略必須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精准調節,以匹配患者的每一個動作,而將其與廣泛使用的機器人康復系統相結合,則要求有一個靈活且適應性強的科技框架。

  新技術使用完全植入式的脊髓刺激器提供仿生電硬膜外刺激,這種方法通過模仿自然神經訊號,更有效地啟動運動神經元,區別於傳統的功能性電刺激。

  團隊成功地將電刺激與多種機器人康復設備(如跑步機、外骨骼和固定自行車)結合起來,確保刺激與每個運動階段精確同步。該系統利用無線感測器檢測肢體運動並自動實时調整刺激强度,從而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無縫的體驗過程。

  在一項包括5名脊髓損傷患者的概念驗證研究中,結合使用機器人和電硬膜外刺激,能够立即並持續地啟動肌肉。參與者不僅在輔助治療期間恢復了肌肉活動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在刺激停止後也表現出自主運動能力的改善。

  該方法在臨床環境之外同樣具有潜力,參與者能够在助行器的幫助下行走,在戶外騎自行車,進一步證實了其在現實生活中的積極效果。這種將神經假體與康復機器人的結合,可能重新定義癱瘓後的活動恢復管道。

  【總編輯圈點】

  作為醫療科技與人工智慧科技的創新“結晶”,康復機器人為脊髓損傷、中風等患者的康復訓練帶來福音。相比傳統康復手段,康復機器人不僅可以提供高重複性、標準化訓練,而且還能支持遠程康復治療。不過,要想使患者的康復效果最大化,不能僅僅依靠康復機器人“單打獨鬥”。通過科技創新,將康復機器人科技與脊髓刺激、腦機介面、虛擬實境、柔性電子皮膚等多項前沿技術“無縫”銜接,才能充分挖掘康復機器人的潜能,使患者的康復訓練更加高效、智慧、精准。

本文標題: 機器人與“脊髓假體”首次無縫集成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2811140249627
相关資料
地球自轉能發電嗎
物理學家提出了一個創新性觀點——地球通過自身磁場旋轉的能量可以用於發電。實驗表明,一種特殊的磁性材料有助於利用地球自轉產生的能量。
標籤:
健康衰老有本“舌尖上的秘笈”
你的餐盤裏可能藏著開啟健康衰老之門的金鑰。一項針對美國十萬餘人、跨越三十載光陰的研究告訴人們,僅有不到10%的幸運兒掌握了這把鑰匙,實現了真正的健康衰老。
標籤:
濫用褪黑素或進一步干擾睡眠
“褪黑素對改善睡眠有一定的作用,但現時還沒被作為一個長期治療失眠的藥物納入診療指南中。”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日前舉辦的中國醫學健康新聞發佈會上,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教授詹淑琴在回答科技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根據褪黑素作用規律開發的一些針對
標籤:
基於液體的下一代軟體機器人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3月24日電(記者張夢然)韓國首爾大學工學院宣佈了一項重大突破:成功開發出一種基於液體的下一代軟體機器人。這項創新技術模仿了生物活細胞的特性,如轉化、分離、融合以及捕獲异物的能力。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