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學家國際上首次製備出大面積二維金屬材料

有趣的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團隊,最近也完成了一項類似的“造物”壯舉。他們成功為金屬“重塑金身”,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大面積二維金屬材料製備,創造出單原子層超薄金屬,其厚度僅為頭髮絲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有望開創二維金屬研究新領域。

  科技日報北京3月13日電(記者陸成寬)在我國神話裏,哪吒用蓮藕“重塑肉身”的故事家喻戶曉。有趣的是,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團隊,最近也完成了一項類似的“造物”壯舉。他們成功為金屬“重塑金身”,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大面積二維金屬材料製備,創造出單原子層超薄金屬,其厚度僅為頭髮絲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有望開創二維金屬研究新領域。相關研究成果13日線上發表於《自然》雜誌。

  2004年單層石墨烯被發現以來,二維資料極大地顛覆了人類對資料的原有認知,並引領了凝聚態物理、材料科學等領域的系列突破性進展,開創了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的二維新紀元。

  現有的二維資料都像千層餅,其三維母體資料原本是由層層疊加的結構組成,科學家只要像撕便箋紙一樣就能剝離出完美單層。但現實中有超過97.5%的資料,比如金屬,都是“壓縮餅乾”結構——每個原子都像被强力膠水360度緊密粘在一起,想從中撕出完整單層比登天還難。

  為從“壓縮餅乾”裏剝出完美單層,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張廣宇研究員帶領團隊,發展了原子級製造的範德華擠壓科技,通過將金屬熔化並利用單層二硫化鉬作為範德華壓砧擠壓,成功實現原子極限厚度下各種二維金屬的普適製備。“這些二維金屬的厚度僅僅是一張A4紙的百萬分之一,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二十萬分之一。想像一下,把3米見方的金屬塊壓成這種二維金屬,其面積能鋪滿整個北京。”張廣宇形象地說。

  對此,國際審稿人一致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該工作“開創了二維金屬這一重要研究領域”“代表二維資料研究領域的一個重大進展”。

  “這種超薄二維金屬有望在超微型低功耗電晶體、高頻器件、極致高效催化等眾多領域帶來技術革新。”張廣宇說。

本文標題: 我科學家國際上首次製備出大面積二維金屬材料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41947137015435
相关資料
水中有氧運動為何是“减肥利器”
當“體重管理”“國家不允許你胖”成為熱詞,你有沒有想過,泳池的水流裏其實藏著對抗肥胖的秘密武器?而且不一定是游泳——最新研究證實,持續10周的水中有氧運動,不僅能讓你像美人魚般靈動,還能悄悄偷走腰間多餘脂肪。
標籤:
國內首款超長壽命碳-14核電池研製成功
科技日報訊(柳鑫記者滕繼濮實習記者夏天一)3月9日,記者從江蘇省江陰高新區舉行的碳-14(C-14)核電池重大科技突破發佈會上獲悉,由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西北師範大學科研團隊研製的國內首款C-14核電池“燭龍一號”工程樣機誕生,這標
標籤:
我團隊在高溫超導磁控單晶矽生長科技領域獲突破
科技日報訊(記者魏依晨)3月15日,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持、寧夏超導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寧夏超導泛科技”)牽頭組織的“高溫超導磁控單晶矽生長裝備、科技及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在寧夏銀川市舉辦。專家一致認為,該科技填補了我國在高端矽晶
標籤:
銀河系三維塵埃“濾鏡圖”繪製完成
基於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和蓋亞衛星的觀測數據,中外天文學家聯合繪製出首張覆蓋全天的銀河系三維塵埃“濾鏡圖”。這張圖不僅揭示了銀河系塵埃的分佈規律,還首次同步量測了塵埃對星光的影響特徵。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