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成果可在原子尺度上構建複雜功能結構

科技日報合肥2月18日電(記者張强)記者18日從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獲悉,該院胡以華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核殼異質結構量子點,通過電子注入和表面等離激元效應誘導的强局域電場,實現了螢光增强94.06倍,量子產率提高32.40倍。這一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先進材料》。

  科技日報合肥2月18日電(記者張强)記者18日從國防科技大學電子對抗學院獲悉,該院胡以華教授團隊成功研製出一種新型核殼異質結構量子點,通過電子注入和表面等離激元效應誘導的强局域電場,實現了螢光增强94.06倍,量子產率提高32.40倍。這一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先進材料》。

  量子點是一類微小顆粒或納米晶體,即直徑在2—10納米(10—50個原子)之間的資料,是一種把激子在三個空間方向上束縛住的納米結構,也被稱為“人造原子”。因其獨特的光電性質,量子點在光學成像、光通信、生物醫學檢測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然而,傳統量子點的量子產率和螢光强度有限,限制了其在實際應用中的表現。

  金屬量子點通常由金屬材料製成,相對其他量子點,更適合用於非線性光學器件和感測器等特定應用。胡以華教授團隊通過創新性地設計核殼結構,將源自銀核和表面等離激元誘導的熱電子迅速灌入導帶,打通了M臨界點的介面能壘,顯著增强了量子點的光發射效能並提高了金屬量子點的量子產率。該量子點可成功製備為發光光栅、光存儲晶片等光電器件,還可實現溶液中重金屬Cu2+離子的特异性檢測。

  相關學者認為,該成果意味著金屬量子點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為在原子尺度上構建複雜的功能結構提供了參攷。該成果有助於未來的光電器件、光學成像和重金屬檢測應用,為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持。此外,在這種新型量子點基礎上開發的特種煙幕,可實現在複雜的介質環境下的非視距散射光通信,實現快速通信連結部署。

本文標題: 新成果可在原子尺度上構建複雜功能結構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39959932449457
相关資料
我國首套直升機航空大地電磁探測系統成功應用
科技日報北京2月18日電(記者陸成寬)記者18日從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由該院研製的我國首套直升機航空大地電磁探測系統成功實現工程應用,完成5000米高寒高海拔、複雜地形地貌地區的地質勘查任務,為國家重大鐵
標籤:
脂肪組織留戀“肥胖”,非腦細胞也有“記憶”
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學習和記憶是大腦的“獨門絕技”。然而,美國紐約大學科學家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身體中的神經組織和腎臟組織細胞也具有類似記憶能力。
標籤:
太空直接製造,液滴噴射推進,全3D列印電噴霧發動機問世
【總編輯圈點】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近期展示了一款完全採用3D列印科技製造的電噴霧發動機,能通過發射液滴來推進。
標籤:
太位元組數據“塞進”毫米級記憶體
科技日報北京2月19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創新性的存儲技術,利用晶體內的單原子缺陷來表示資料存儲中的二進位數“1”和“0”,將幾個太位元組(TB)的數據存儲在邊長僅為1毫米大小的晶體立方體中。此次,研究人員利用晶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