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讓大腦“休息”片刻

眨眼,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能清除眼內雜質、保持濕潤。近日,科學家發現眨眼還具有某種認知功能,例如當我們在閱讀中遇到不熟悉的詞彙時,通常會下意識地眨眼。

眨眼,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能清除眼內雜質、保持濕潤。近日,科學家發現眨眼還具有某種認知功能,例如當我們在閱讀中遇到不熟悉的詞彙時,通常會下意識地眨眼。相關研究公佈於PsyArXiv。

1945年,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Arthur Hall研究了人們在朗讀時眨眼的頻率,發現這種行為大多在人們讀到文字中的空白處時發生。他認為,眨眼可以幫助人們在閱讀時暫停片刻。

為了進一步研究這個觀點,比利時根特大學的Louisa Bogaerts和同事分析了“根特眼動追跡語料庫”中的數據。在這項研究中,15名參與者在4次閱讀阿加莎·克裏斯蒂的小說時接受了監測,總共記錄到30367次眨眼行為。

“結果清楚地表明,我們在閱讀時的眨眼不是隨機的。”Bogaerts說。

研究團隊發現,相較於不常見的詞語,參與者在閱讀常用詞語時的眨眼頻率較低。Bogaerts說,“在看到不常見的詞彙時,參與者的眨眼頻率會提高,這表明認知行為會影響眨眼行為。”研究人員在論文中表示,眨眼行為可能提供了一種“認知休息”。

研究人員還發現,與文字中的其他位置相比,標點符號處的眨眼頻率平均高出4.9倍;在行尾處的眨眼頻率要高出3.9倍;而當標點符號與行尾重合時,眨眼頻率會高出6.1倍。

“標點符號和行尾處的眨眼次數新增,反映出這些地方是天然的注意力間隔點——我們會與文字中的這些間隔點保持一致,眨眼休息一下。”Bogaerts說,“這些發現共同證明了這一假設,即閱讀時的眨眼行為並非隨機的,而是與文字中的認知需求策略保持一致。”

“眨眼能讓視覺輸入暫停,以綜合新的資訊。”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的Paul Corballis說,“我認為未來可以通過線上追跡眨眼和眼動行為監測飛行員或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狀態,或者其他需要在監控、分析數據時保持高度警惕的人,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的司機,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趙宇彤)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眨眼讓大腦“休息”片刻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39179395409542
相关資料
信息化設備助力亞冬會短道速滑精准判罰
那麼,在如此高速的運動中,如何確保比賽計圈的精確性,避免人工記圈可能出現的誤差,又如何保證裁判評判的公正與準確?亞冬會執委會給出了答案。
標籤:
生成式AI快速預測三維基因組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2月10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家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科技,開發出一種可快速預測三維基因組結構的新模型。新模型能在幾分鐘內預測出數千種結構,速度遠超現有的實驗分析方法。
標籤:
新型鉍基納米材料有望用於癌症治療
科技日報訊(記者管晶晶)記者近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上海市胸科醫院與上海理工大學聯合團隊研發出一款新型鉍基納米材料,通過超聲波觸發腫瘤內部水分解,直接產生氫氣和氧氣,啟動自身免疫能力,實現高效抗癌。該成果為深部腫瘤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相關研
標籤:
高端聚甲醛生產科技實現自主可控
科技日報北京2月10日電(記者劉園園)記者10日從中國化學工程集團(以下簡稱“中國化學”)獲悉,由其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的高端聚甲醛新材料項目中試成功,打通了高端聚甲醛新材料核心工藝流程,產出合格產品。“聚甲醛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以優异的機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