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大氣層曾發生碘氧“大戰”

如果把地球的天空看成一個巨幕,那可能上映的是一部從遠古播放至今的電影。主角之一——臭氧層的故事,則像是一場跨越數十億年的宇宙傳奇。

  【科普園地】

  ◎本報記者張夢然

  如果把地球的天空看成一個巨幕,那可能上映的是一部從遠古播放至今的電影。主角之一——臭氧層的故事,則像是一場跨越數十億年的宇宙傳奇。在這部電影中,人們將看到一個年輕的地球,它在尋找自己的平衡,努力創造一個適合生命生長繁榮的環境。

  故事開始於大約24億年前。那時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逐漸上升,就像一場靜悄悄的革命,預示著複雜生命的曙光即將來臨。但是,有一個神秘的角色——碘,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管道介入了這場變革。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發現,在早期地球上,海洋裏充滿了碘,這些碘像是調皮的小精靈,當它們隨著氣泡跳躍到空氣中時,竟然能破壞正在形成的臭氧層。

  臭氧層就像是地球的太陽鏡,它能够阻擋有害的紫外線,保護地面上的生命不受傷害。然而,由於碘的存在,這副“太陽鏡”被反復打破,導致地球表面時不時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線下。這也解開了一個長久以來的謎團:為什麼儘管藍藻(最早期的生命形式之一)早在27億年前就出現了,但複雜的陸生植物和動物卻要等到寒武紀才開始大量出現。

  直到大約5億年前,碘與氧氣之間的這場“大戰”才漸漸平息,讓臭氧層得以穩定下來,形成了一個可靠的防護屏障。這個轉變如同電影中的高潮部分,為地球上的生命帶來了新的希望。從那以後,地球的生物多樣性開始蓬勃發展,最終演化出了今天豐富多彩的世界。

  這項研究揭示了碘在地球歷史上扮演的關鍵角色,為人們理解複雜生命的起源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它告訴我們:有時候,改變世界的力量可能來自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地球早期大氣層曾發生碘氧“大戰”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39179390905524
相关資料
眨眼讓大腦“休息”片刻
眨眼,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反應,能清除眼內雜質、保持濕潤。近日,科學家發現眨眼還具有某種認知功能,例如當我們在閱讀中遇到不熟悉的詞彙時,通常會下意識地眨眼。
標籤:
信息化設備助力亞冬會短道速滑精准判罰
那麼,在如此高速的運動中,如何確保比賽計圈的精確性,避免人工記圈可能出現的誤差,又如何保證裁判評判的公正與準確?亞冬會執委會給出了答案。
標籤:
生成式AI快速預測三維基因組結構
科技日報北京2月10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家們利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I)科技,開發出一種可快速預測三維基因組結構的新模型。新模型能在幾分鐘內預測出數千種結構,速度遠超現有的實驗分析方法。
標籤:
新型鉍基納米材料有望用於癌症治療
科技日報訊(記者管晶晶)記者近日從上海理工大學獲悉,上海市胸科醫院與上海理工大學聯合團隊研發出一款新型鉍基納米材料,通過超聲波觸發腫瘤內部水分解,直接產生氫氣和氧氣,啟動自身免疫能力,實現高效抗癌。該成果為深部腫瘤治療提供了全新思路,相關研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