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時報記者陸成寬
嗅覺是我們感知世界的重要手段,但與視覺、聽覺相比,嗅覺常被認為是人類反應最慢的感官。近日,基於自主開發的一款高時間分辯率嗅覺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發現人類嗅覺的時間分辯率可以媲美視覺。
人類的視覺、聽覺對時間的分辨能力通常以“毫秒”為尺度來計算,相比之下,人們對自身嗅覺時間分辨能力的瞭解則十分有限。“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氣味釋放的時間很難精確控制,這就阻礙了對人類嗅聞速度和我們區分氣味能力的準確評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周雯告訴科普時報記者。
周雯介紹,此款嗅覺儀能够在一次自然的吸氣中將不同氣味依序呈現至鼻腔,並對氣味間的時間間隔進行高精度控制,時間控制精度達到18毫秒,相當於普通液晶顯示幕一幀的時長。
有了這款“利器”,研究人員又招募了229名受試者參與嗅覺實驗。“我們請這些受試者嗅聞按不同順序釋放的氣味,並將這些氣味分子釋放的相對時間間隔控制在約20-400毫秒,以測查受試者的嗅覺時間敏感性。”周雯說,受試者需識別呈現的氣味總成分,如蘋果、洋葱、檸檬等,並對其相似性作出評分。
研究結果表明,當兩種氣味分子釋放的間隔僅為60毫秒時,受試者即可分辨出由兩種氣味組成的氣味序列的异同。
科研人員還發現,當兩種氣味成分的呈現間隔時間延長到100-200毫秒時,受試者會感覺混合物聞起來更像先呈現的氣味成分。這表明在對氣味混合物的感知中,先呈現的氣味成分對於氣味整體性的知覺更加重要。
周雯表示,這項研究加深了人們對氣味感知背後的時間維度的理解,為設計電子鼻和嗅覺虛擬實境設備提供了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