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需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器件問世

【總編輯圈點】科技日報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電子製造領域取得一項重要進展:他們利用全3D列印科技,製作出了不需要半導體材料的有源電子設備器件。

【總編輯圈點】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張夢然)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團隊在電子製造領域取得一項重要進展:他們利用全3D列印科技,製作出了不需要半導體材料的有源電子設備器件。這一突破性研究發表在新一期《虛擬與物理原型》雜誌上,為將來的電子製造開闢了新途徑。

團隊使用普通的3D打印機和成本低廉、可生物降解的資料,列印了這些無半導體器件。雖然這些器件效能還不足以與傳統電晶體電晶體相比,但它們已能執行一些基本的控制任務,比如調節電動機的速度。這項新技術使用的能量較少,產生的廢物也更少,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還减少了對環境的影響。

實驗過程中,團隊發現摻雜銅納米顆粒的聚合物細絲具有一種特別的現象:當通過大電流時,資料會表現出顯著的電阻新增;而一旦停止供電,其電阻又迅速恢復到初始狀態。這種特性使該資料可被用作開關元件,類似於電晶體中的電晶體。團隊嘗試了多種不同摻雜物(包括碳、碳納米管以及石墨烯)的聚合物細絲,但只有含銅納米顆粒的細絲展現出了自復位能力。

基於這種現象,團隊認為,電流導致的熱效應或使銅粒子擴散開來,新增了電阻;而在冷卻後,銅粒子重新聚集,電阻隨之降低。此外,聚合物基質從結晶態轉變為非晶態再轉回的過程,也可能對電阻的變化有所貢獻。

利用這一原理,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邏輯門,它由銅摻雜聚合物製成的細絲構成,可以通過調整輸入電壓來控制電阻變化。

此外,向聚合物細絲中添加其他功能性微粒,還可實現更加複雜多樣的應用。

這一成果展示了未來小型企業自主生產簡單智慧硬體的可能性。

邏輯門是數位邏輯電路基本單元,“或”“與”“非”“或非”“與非”,任何複雜的邏輯電路都可由這些邏輯門組成。電晶體可以實現對輸出電流的開關控制,通過不同電路配寘,實現多個邏輯門功能。此次,科研團隊成功利用全3D列印科技,製作出了不需要半導體材料的有源電子設備組件。雖然效能不足以媲美電晶體,但摻雜銅納米顆粒的聚合物細絲已經具備基本的控制功能,且這種資料成本低、廢物少,或能成為電晶體的“平替”。

資料標籤:
本文標題: 無需半導體材料的電子器件問世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729678334684119
相关資料
新技術可實現一步法製備高端烯烴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陸成寬)記者22日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來自該集團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等組織的科研人員,合作開發出新型催化科技,成功將煤炭、瓦斯或生物質轉化生成的合成氣直接製成高端化學品——線性α-烯烴。在最新研究中,科研人
標籤:
空間能力缺乏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日前,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心理衛生團隊與上海交通大學心理學院聯合設立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一經開放便一號難求。該門診在介紹中說,由於空間感知和想像能力的缺失,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特別是在數學、物理、化學等需要空間思維的學科上,往往表現不佳。
標籤:
戒不掉碳水?或是基因在起作用
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抵擋麵包、麵條或米飯的誘惑,那麼你或許可以將一部分責任推給遠古祖先。因為一項發表在《科學》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事實:人類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可能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基因中,尤其是唾液澱粉酶基因(AMY1)。
標籤:
20億年的“時間膠囊”講述生命奇迹
這塊岩石中發現的古代微生物可能是尋找火星及其他星球生命的關鍵。在宇宙的宏大時間線上,人類的存在只不過是一瞬。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