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因而大家也都想知道自己的收入在國人之中處於一個怎樣的地位。
那麼話說回來,一個人月收入達到5000元,在中國處於一個怎樣的水准呢?其實我們不妨來看一組納稅數據,就能清晰地瞭解月入5000在中國的收入地位了。
眾所周知,2019年新稅法實施了,一年綜合收入不足6萬元的人是不用交稅(平均到每個月正好是一個月收入5000元)。不過就因為這一改變,中國的納稅人口從之前的1.5億人銳減到了6千萬人。
按照我國14億人口來計算的話,那麼6千萬人只占了總人口的4%左右,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的話,月入5000確實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的中國人。
當然了,很多人也說了,現時很多自己創業做小生意的小老闆,他們的錢是不用交稅的,但他們的收入往往也不低。那麼如此計算的話,在中國月收入5000的人可能會比上述的6千萬人更多一些,這樣的說法倒也符合實情。
而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發佈的另一組資料顯示,當前全國月入10000元以上的群體,占比3%,全國月入5000-10000元的群體,占比13%。也就是說14億人口的13%那麼就有1.82億人,這部分人處於中高收入的水准了。
而到了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
給大家簡單解釋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實際生活中,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
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項,分別為:薪水性收入、經營性淨收入、財產性淨收入和轉移性淨收入。
由此看來,可支配收入數據要比人均收入更實在一些,更能够反映人們真實的收入情况。
而按照2019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30733元,那麼其實大部分人月收入還是處於3000元以下的,這是不爭的事實。
但根據現在的消費水準來計算,一個人其實月入5000才剛剛能支撐得起一個家庭的日常開銷而已,更別說月入3000元了。
我們不妨來簡單計算一下,如果一個家庭有2個勞動力,分別要養活2個老人和2個孩子、並且供一套房的話,那麼2個人加起來月入1萬其實才勉强能維持基本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