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和秦國都攻打過楚國,為何兩國出動的兵力差距那麼大?

在春秋末期的“柏舉之戰”中,吳國孫武、伍子胥僅憑三萬吳軍,便於柏舉大敗楚軍,進而攻陷楚國都城,楚國幾乎差點亡國。然而,時間來到戰國末期,國力已經無比强大的秦國,為了攻佔楚國,卻徵調了多達六十萬軍隊。吳國和秦國皆為攻楚,且秦國國力遠超曾經的吳國,然而兩國出動兵力差距如此之大,這是為什麼呢?

在春秋末期的“柏舉之戰”中,吳國孫武、伍子胥僅憑三萬吳軍,便於柏舉大敗楚軍,進而攻陷楚國都城,楚國幾乎差點亡國。然而,時間來到戰國末期,國力已經無比强大的秦國,為了攻佔楚國,卻徵調了多達六十萬軍隊。吳國和秦國皆為攻楚,且秦國國力遠超曾經的吳國,然而兩國出動兵力差距如此之大,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戰爭目的不同:吳國目的在於爭霸,秦國目的在於滅國

正如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所言,“戰爭乃是政治的延續”,凡是戰爭必然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吳國的目的便在於爭霸,秦國的目的則在於滅國,戰爭目的的不同,則决定了戰爭難度和規模的不同。

春秋末期晋楚爭霸日益激烈,秦楚聯盟抗晋,晋國聯吳制楚,在晉國扶持下吳國迅速崛起於東南,而隨著晉國和楚國的衰弱,滅越之後的吳國便成為了春秋最後一比特霸主。然而,因為地理原因,吳國與楚國之間的地緣衝突極為激烈。囙此,吳國發動“柏舉之戰”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重創楚國,從而保證霸主地位的延續。

事實上,在取得“柏舉之戰”勝利,攻陷楚國郢都之後,吳國上層便對接下來的行動產生了分歧,部分人認為應該佔領現時攻取的土地,而另一方則認為應該借機另立楚王。可見,吳國上層根本沒有打算借機滅掉楚國,因為他們很明白,當時的吳國有實力重創楚國,但並不具備滅楚的能力。

時間來到戰國末期,秦國自身的實力自然不容置疑,在滅楚之前秦國已經先後攻滅三晋,秦國的戰爭目的可以說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攻滅六國、一統天下。囙此,相較於春秋末期的吳國,秦國的戰爭難度顯然更大,他不僅需要秦軍攻入楚都,同樣要佔領楚國全境,包括楚國佔據的魯地、莒地、淮北、淮南、越地等。

相較於擊敗楚軍主力,攻破楚國都城而言,進佔楚國全境才是最為艱難的,畢竟不僅要面對楚國軍隊的抵抗,還要面臨楚國各地百姓的抵抗,更要防止已經佔領地區的反復倒戈,而楚國疆域如此龐大,自然就需要相當多的兵力。

如上,“柏舉之戰”吳國雖然擊潰楚國主力,也曾攻入楚國都城,但也只是幾乎讓楚國滅亡,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滅國其實相距甚遠。而秦國攻滅楚國,之所以要調動如此多的軍隊,其實並非楚國的軍隊抵抗有多激烈,絕大多數兵力都是為了鞏固對攻佔地區的佔領,從而確保真正從“物理”上滅掉楚國。

戰爭規模不同:春秋時期規模偏小,戰國時期規模極大

翻閱春秋戰國的史料便不難發現,春秋和戰國雖然相距較近,但在戰爭頻率和戰爭規模上,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軍隊組成變化。春秋時期,各國還具有典型的奴隸制特點,一個國家主要由上層的諸侯王、卿大夫等貴族和下層的國人、野人等百姓,以及數量眾多卻無“人權”的奴隸組成。此時的軍隊,主要以貴族成員為骨幹,以“國人”為主體組編而成,野人和奴隸在春秋初期那是完全沒有資格從軍的。到春秋末期,雖然國人和野人之間的區別逐漸模糊,各諸侯國也都逐漸僭越禮制擴大軍隊規模,但軍隊總量相對而言仍然較小。

到了戰國時期,由於戰爭頻率和規模的不斷加大,各國通過變法和改革皆已經逐漸脫離奴隸制,除少數犯罪者之外,奴隸這個詞已經逐漸成為歷史,再加上列國普遍推行徵兵制,普通百姓開始成為軍隊主要組成部分,這導致各諸侯國軍隊規模皆開始迅速膨脹。

2、生產力的提高。軍隊組成產生變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社會結構的變化,而社會結構的變化則源於生產力的提高。春秋時期,由於生產力相對落後,此時的農業生產仍然是典型的井田制,而財權和經濟大權大多集中於卿大夫手中,各諸侯國很難養活和供應數量龐大的軍隊。

到了戰國時期,鐵質工具開始逐漸取代原先的青銅、石制和骨制工具,這使得農業生產力大幅度提高,原本的井田制已經很難滿足社會需要,各諸侯國在經過變法和改革後,井田制開始被破壞。井田制被破壞之後,便也打破了奴隸身上的枷鎖,畢竟國家更需要大規模的自耕農而不是奴隸,如此一來國家不但能够供應規模更大的軍隊,而且徵兵來源也得到擴大。

3、世卿世祿制崩潰。正如前文所說,春秋時期具有典型的奴隸制色彩,分封制下的卿大夫權力極大,不僅具有獨立的封地,而且還掌握著獨立的財權、人口和軍隊,國家發生戰爭時,公室除了自身軍隊之外,往往需要卿大夫出兵來配合作戰,當然這也為春秋末期的小宗取代大宗埋下了伏筆(例如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為富國圖強,同時也為了防止小宗取代大宗的現象再度上演,皆開始通過變法和改革來廢除或削弱貴族特權,這使得世卿世祿制逐漸走向崩潰,王權開始得到一定程度加强,使得國家的戰爭動員能力開始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隨著貴族特權的被打破,普通百姓也獲得了一定上升通道,這極大增强了百姓的參戰熱情,其中典型的便是秦國二十等爵位之下形成的虎狼之師。

如上,軍隊組成的變化、生產力的提高和世卿世祿制的崩潰,都使得戰國時期的國家動員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事實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頂大也就數萬人,而戰國時期動輒數十萬軍隊的戰爭,卻並不在少數。

戰爭方式不同:爭霸可以取巧取勝,滅楚需要步步為營

戰爭目的的不同,也一定程度决定了戰爭方式的不同,吳國攻楚取勝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乃是巧勝,而秦國滅楚則需要步步為營。

“柏舉之戰”中,吳國雖然只出動了三萬軍隊,但卻打了個出其不意,吳軍先是沿淮水西進,將楚國主力吸引到了上游兩岸,結果吳軍卻在抵達淮汭之後突然弃船登岸,轉而向南急速行軍,迅速穿過楚國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道險隘,直趨漢水,深入楚腹地,僅用數日便到達漢水東岸,直逼楚國郢都。

其實楚國的反應不可謂不快,左司馬沈尹戌見楚軍尚未完成集結、易被各個擊破,於是建議由子常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正面設防,而由自己繞道北上方城斷吳軍後路。誰知子常卻在沈尹戌率部北上後,反而憑藉兵力優勢主動進攻,結果最終於柏舉遭遇慘敗,沈尹戌得知後南下救援也被擊敗,楚昭王得知前線戰敗後,更是直接逃出郢都,結果導致楚軍潰散,而百姓又無參戰熱情,楚都自然迅速淪陷。

秦國攻楚則不同,且不說此時百姓的國家觀念極强,為免滅國會與秦國決一死戰,就算秦國也像吳國那樣,攻陷了楚國都城,就能達成滅國成就嗎?顯然不太可能,否則白起水淹郢都後,楚國不就滅國了嗎?原因便在於攻佔都城,並不等於滅國。

王翦滅楚之前,李信也曾率領二十萬秦軍攻楚,李信其實在正面戰場上已經取勝,且又乘勝攻克了鄢郢,然而卻因昌平君在秦軍後方反戈,郢陳附近原楚地百姓和原韓國百姓也紛紛響應,導致秦軍陷入腹背受敵之中,這才招致慘敗。囙此,王翦滅楚之時,便必須步步為營,攻佔一地便必須留兵駐守,從而確保後路安全,如此自然需要大量軍隊。

如上,擊敗楚國主力和攻佔楚國都城,或許並不用太多的兵力,更何况“柏舉之戰”中吳國用兵巧妙,使得吳國足以以少勝多。而徹底攻滅楚國,則必須步步為營,畢竟滅國之戰楚地各地反抗極為激烈,一著不慎便成了李信第二,如此自然需要更多兵力。

綜上所述,吳國攻楚和秦國攻楚由於戰爭的目的不同、規模不同和管道不同,用兵多少自然有所差异,更何况吳國根本沒有滅楚的能力,而秦國卻是實實在在的滅了楚國。

本文標題: 吳國和秦國都攻打過楚國,為何兩國出動的兵力差距那麼大?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81640012642126
相关資料
劉賀是如何被扶上皇位的?他有哪些優勢?
劉賀,即漢廢帝,他是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比特皇帝,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被廢的皇帝。在位僅27天的他根據《漢書》記載卻犯下了多達一千多宗罪狀,那麼如此荒唐的一比特帝王,到底是如何當上皇帝的
標籤: 劉賀 劉弗陵 漢武帝 霍光 漢朝 歷史
前半生幸福無比的孝康敬皇后,為何晚景淒涼?
孝康敬皇后張氏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也是唯一的妻子,明武宗朱厚照生母。白居易在《長恨歌》中以“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來形容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然而比起明孝宗朱佑樘對張惶後的寵愛,卻仍有不足。不過,前半生幸福無比的張惶後,卻在兒子
標籤: 弘治皇帝 明朝 中國古代史 歷史 中國歷史 嘉靖帝
嘉靖帝如何將父親昇祔太廟?只是為何盡孝嗎?
大禮議是指發生在正德十六年到嘉靖三年間的一場皇統問題上的政治爭論。接下來老資料網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朱厚熜即位之後不久,便開始了為父親正名之路,為此他與大臣們相互博弈長達二十四年,最終於嘉靖二十四年六月將父親成功
標籤: 嘉靖 明朝 嘉靖帝 朱厚照 父親 北京太廟
各諸侯國都以各自爵位相稱,為何楚國一直稱“王”?
西周建立之後,周天子大封天下,其中除周天子稱“王”之外,諸侯王分別被封為“公、侯、伯、子、男”五等。然而,我們提到當時的諸侯國,便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其他諸侯國國君在僭越稱王之前,基本以各自爵位相稱,而唯獨楚國一直稱“王”,這又是為什麼
標籤: 楚國 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