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看到的東西上總長著一張人臉?別慌!你不是一個人

你是否常常有一種錯覺,身邊隨處可見的物體上總長著一張類似人類的臉?偶然間發現這些呆頭呆腦或者莫名詭異的人臉,總能把你嚇一大跳。當然,你不是一個人!無論男女受試者,把虛假人臉認作男性面孔的概率是女性面孔的四倍。所以,有時大腦反應過度,經常把身邊物體看錯成人臉的小bug也就不足掛齒啦!

你是否常常有一種錯覺,身邊隨處可見的物體上總長著一張類似人類的臉?

偶然間發現這些呆頭呆腦或者莫名詭異的人臉,總能把你嚇一大跳。當然,你不是一個人!

這些“人臉”,你有見過嗎?

這種把物體看成是類似人臉結構的現象,曾經一度被認為是由視覺感知錯誤引起的精神病症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才將其稱為幻想性面孔視錯覺(face pareidolia)。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NASA發射的海盜1號太空探測器曾在火星北半球上對塞東尼亞地區進行拍攝,意外發現了一張非常有趣的照片。照片中的山丘不僅有兩個像眼睛一樣對稱的洞,還有鼻子和嘴巴狀的凸起和凹陷,活像一張人臉。火星上發現類似人臉的消息引起了相信外星生命存在的團體的關注,認為這張“臉”是火星已消失生命曾經存在的證據。

不過,這種錯覺不僅存在於人類身上,已有的研究表明在靈長類動物獼猴身上也發現了類似的錯視現象。


圖源:維琪百科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我們會把物體上的兩個圓圈和一條直線的簡單拼凑看成人臉呢?認知科學家認為,我們的大腦裏擁有一套關於面孔的內在範本,只要看到的東西符合這個範本,就會啟動腦內面孔識別的相關區域。

為了驗證這一點,研究人員分別向96名受試者展示人臉、虛假人臉以及物體三種類型的圖片,並通過腦磁圖(MEG)科技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科技(fMRI)對受試者看到不同圖片時大腦中產生的神經機制進行研究。

結果發現,我們大腦內與面孔識別相關的梭狀臉孔腦區和枕葉面孔識別區、物體識別相關的外側枕葉區以及場景識別相關的海馬旁回位置區都會在人們看向虛假人臉時异常活躍。大腦在對虛假人臉的視覺機制和反應管道,與人們在面對真實面孔時相同。

與此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當人們看到虛假人臉的圖片時,MEG活動模式在最初會與真實人臉識別的MEG活動極度接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虛假人臉引起的MEG活動會和物品圖片引起的MEG活動趨於一致。也就是說,大腦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其錯認為人臉,在一定時間內發現自己出現了人臉的錯誤判斷,然後在短時間內迅速修正。

雖然,這些虛假人臉本身沒有生物性別,但研究者對比人們看到虛假人臉時做出的性別判斷後發現,人們更傾向於將虛假的人臉認作男性而非女性。無論男女受試者,把虛假人臉認作男性面孔的概率是女性面孔的四倍。而當研究人員把圖片轉為黑白後,這種性別聯想的比例依舊沒有發生改變。

南威爾士大學心理學院的科林·帕爾默(Colin Palmer)博士還發現,大腦會對我們在無生命物體中發現的虛假面孔做出情緒反應。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會意識到有一張臉存在,還會分析它像誰、它在向我們傳遞什麼情緒——是在哭泣、憤怒?還是在輕蔑地看著你等等。

這種對於虛假人臉的情緒反應會影響到我們生活的各個角落。比如2006年,《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更可愛”的汽車(如甲殼蟲汽車)的銷量正在下滑。相關研究發現,消費者往往更喜歡看上去很“凶”的汽車,設計師們决定利用這一發現,發揮設計優勢。

例如道奇Charger就設計有薄而傾斜的前大燈,使其看起來具有威脅性。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的設計師拉爾夫·吉爾斯(Ralph Gilles)說:“車頭燈看起來就像是人與人之間進行的眼神交流,如果一輛車擁有一張非常刻薄的臉和帶有威脅性的眼神,那麼迎面而來的汽車司機就會產生焦慮情緒或著更具攻擊性。”


你更喜歡帶有哪種表情的汽車呢?圖源:Imgur

那麼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上,為什麼留下了這麼一個近乎大腦bug的反應機制呢?

其實,在遠古時期,能够快速且準確地發現面孔可以幫助人類祖先在極短的時間內發現捕食者、同類威脅者並及時逃離,最終倖存下來。如今,大量的人臉識別對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你需要認清對方是誰,是家人朋友還是敵人,他們的意圖和情緒是什麼。

所以,有時大腦反應過度,經常把身邊物體看錯成人臉的小bug也就不足掛齒啦!

資料標籤: 人臉識別
本文標題: 為啥看到的東西上總長著一張人臉?別慌!你不是一個人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81035378771985
相关資料
旅美大熊猫“丫丫”正式移交中方,孟菲斯動物園,討論後續合作
旅美大熊猫“丫丫”回國的日子越來越近了,4月7日,“丫丫”租借期滿,正式移交中方。4月9日消息,據澎湃新聞報導,當地時間8日,孟菲斯動物園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馬特·湯普森表示與中方的契约已到期,正在討論後續合作。
標籤: 大熊猫 動物 動物園
被鬧鐘驚醒對身體危害大引熱議,定多個鬧鐘或致慢性疲勞
4月9日消息,今日,一則“被鬧鐘驚醒對身體危害大”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引起不少網友熱議。據荔枝新聞報導,自然醒對人體而言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鬧鐘如果在錯誤的階段讓人的身體强行“開機”,會讓人產生焦慮和抑鬱情緒,甚至新增高血壓和心臟病風險。
標籤: 睡眠 深睡眠和淺睡眠 健康 養生
小西湖畔,浙大一個走廊被紫藤花淹沒!畫面美翻了
春色滿園關不住,這個季節,你去踏青賞花了嗎?4月8日,荔枝風景線分享了浙江大學華家池水上長廊的亮麗風景,只見紫藤花嫣然綻放,絢爛如瀑。另外,簡單科普下,紫藤蘿和紫藤花還是有區別的,一般紫藤蘿的花朵顏色要比紫藤花稍微淡一些,紫藤蘿是豆科植物,
標籤: 紫藤 浙江大學
今天國際護胃日,年輕人為啥會被胃癌盯上?胃病轉向胃癌有5個訊號
據統計,我國胃病發生率高達85%,2022年全國癌症報告指出,我國每年新發胃癌約為39.7萬,在所有腫瘤中排名第三,其中男性明顯高於女性。需要警惕的是,胃病向胃癌轉變有5大訊號,包括疼痛性質改變、上腹出現腫塊、燒心泛酸、體重驟減、大便發黑。
標籤: 胃癌 胃病 胃病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