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羞耻感,培養心理彈性,重塑自信,》經典語錄

當我們與人聯結並感到他人的愛意時,才會自我感覺良好。當然,承認自己有成長的空間,就意味著接受自己並不完美。如果這種需求未得到滿足,我們就會體驗到羞耻感家族中的某種情緒。

1、自尊只有在人際情境中才能發展。當我們與人聯結並感到他人的愛意時,才會自我感覺良好。

2、學會自我接納,感到自己足够好,是培養真正自尊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條件。

3、完美主義讓我們無法從過去的經歷中學習。當然,承認自己有成長的空間,就意味著接受自己並不完美。

4、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苛待自己,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並努力在下次做出更好的選擇。

5、極端自戀者把人類分為互相排斥但又相互聯系的兩類人,既贏家和輸家,他們的自尊是有一種定量餡餅的看法:自尊的總量是有限的,只有讓你按對自己的感覺不好,我對自己的感覺才能變好。

6、期待自己永不犯錯,讓你無法獲得個人成長;對所犯的錯誤負責,必須與自我關懷結合起來。

7、自尊是一種成就,而不是一種權利,終生都需要我們細心的關注。

8、我們對於成就的自豪感,在我們與重要的人分享喜悅之時會變得更為深刻。

9、從某種角度上講,我們的部落所持有的期待,尤其是有關社區標準和價值觀的期待,會持續地影響我們的一生。

10、自信根植於親子互動的快樂與養育者給予的讚美,但如果自尊要不斷地成長,孩子則需要在合適的年齡體驗到適度的健康羞耻感。

11、不加掩飾的羞耻感可能會出人意料地揭示一個人是誰,並為他將來可能成為的樣子指明方向。如果我們能直面羞耻感,那麼它可能就不再是一種我們想要掩飾的東西,而是一種揭示自身真相的積極體驗。

12、在人際關係的領域裏,原子論意義上的孤立自我是一個不真實的概念。

13、真正且持久的自尊發展最終取決於人際關係,具體而言,取決於那些共亯快樂體驗的關係。

14、體驗自尊涉及的三個元素:有目的的行為,成就帶來的自豪感,與他人共亯的快樂。

15、我相信,帶著關愛的自嘲能力是情緒健康的標誌。笑聲是對羞耻感的矯正或釋放,當患者能對自己的問題發笑時,他就擺脫了羞耻感。

16、憤慨是人們在自戀受損時的第三種常見策略,它是指通過攻擊來逃避羞耻感帶來的痛苦。

17、只要我們公開的表達喜悅,期待得到同樣的回應,但最終失望的時候,我們就會很不舒服。這是一種落空的期待,雖然我們對快樂的人際聯結心懷期許,但未能如願。

18、由於我們天生渴望聯結,我們終生都對歸屬感有著很强的需求。如果這種需求未得到滿足,我們就會體驗到羞耻感家族中的某種情緒。

本文標題: 《超越羞耻感,培養心理彈性,重塑自信,》經典語錄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80837915088030
相关資料
《身體從未忘記》經典語錄
事實上,即使是在治療過程中,重溫創傷性經歷也會强化心理創傷。
標籤: 健康
《走出人格陷阱》經典名句
你把自己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給別人,別人也不斷地將他們的內在關係模式投射給你,誰的內在預言更堅定,誰就更可能成功地將自己的東西投射給對方,並讓對方認同自己。
標籤: 兩性
《自信社交,告別社交焦慮》經典語錄
3.而人和人之間的交往需要感情上的互動與交流,過於理性的交談很難讓聊天的氣氛變得熱烈起來。
標籤:
《我的心理治療之路》經典語句
1、一個優秀的諮詢師不應該是一個不會生活的人,要成為一個優秀的諮詢師一定要會吃吃喝喝,會旅行休假。
標籤: 精神療法 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