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習慣有什麼用處?比如,讓鍛煉真正成為習慣,意味著你無須在每天的某個時間,反復烦乱,鞭策自己,讓鍛煉的念頭戰勝偷懶的念頭,你會直接去做,簡單而輕鬆。
2、意志力和自控力只能幫助你做出一次性的决定,要讓改變堅持下去,你需要的是讓它真正成為習慣。
3、習慣的調整是行為改變的覈心主題,其重要性無人不知,但能輕鬆做到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4、原來真正的習慣,是我們自以為瞭解、其實藏於視線之外的神秘過程;原來習慣和單次行為不但驅動因素有別,就連涉及的腦區都不同。
5、我們不能再繼續這樣高估理性自我,而是要認識到自我由更深層次的部分組成,它可以被看成另一個自我,尚待被人們認識,等著人們發出指令讓它投入工作。
6、在運用決策力時,我們會有意識地關注相關資訊,從中尋求方案。在運用意志力時,我們會積極地調動大腦,進行活躍的腦力活動。
7、如果你想實現重要又長遠的目標,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利器呢?跳過紛擾的思想鬥爭,擼起袖子直接行動,這就是習慣存在的意義。
8、如果我們知道習慣是如何運作的,就可以在習慣與目標之間建立起連接點,使二者協同並進,發揮其驚人的優勢。
9、日復一日地抵制方便和舒適的誘惑,日復一日地克服潜在的弱點,日復一日地考驗自己。為了將新目標堅持到底,我們需要持續做出犧牲,在這方面決策和意志力並不是理想的工具。
10、習慣總是自然地發揮著作用,以至於我們很少關注它。習慣是獨立運作的,把它看成第二個自我是有道理的——它是你的另一面,生活在你熟知的思維之下的陰影中。
11、我們的初衷是揭開意識的面紗,揭示隱藏在重複性行為背後的機制,結果我們對“習慣不是什麼”瞭解得更透徹了,對“習慣是什麼”卻依舊一知半解。
12、只要每次都以相同的管道做同一件事,就可以增强行為的習慣性。
13、習慣獨立於我們的意識,單獨起作用。只有在很偶然的情况下,我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出於習慣。
14、腦力勞動太耗神,成本過高,要想長期改變行為,習慣才是關鍵。
15、習慣有賴於於大腦深部的原始機制,其勞動成本是相對低廉的,幾乎不佔用任何腦力,就能順暢地運作著。
16、習慣來得悄無聲息,你甚至意識不到它在起作用。你要堅信習慣總有一天會形成,它是重複受到獎勵的行為重構大腦中的資訊存儲管道的標準途徑。
17、響應速度快是習慣的優勢。當人們按習慣行事時,很少會出現想做與之衝突的行為的欲望。
18、多巴胺為習慣學習設定了一個時間表。一收到顯著性和價值訊號,它就會立即在大腦中產生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