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軀幹部的鱗片
(1)腹鱗位於軀幹腹面、肛鱗之前,正中的一行較寬大的鱗片,統稱腹鱗。在少數種類沒有明顯的腹鱗。如肓蛇科,周身鱗被大小一致。
(2)肛鱗位於覆於肛孔之外或肛孔前方的鱗,;稱肛鱗。一般為單片,一般是縱分的2片或是完整的1片。
(3)背鱗(又名體鱗)軀幹背面的鱗片,位於正中線的一仃,如中央一行鱗片顯著大於體側背鱗,則稱為脊鱗。背鱗排列略呈縱行。計數時一般取頸部、中段(吻端到肛孔之間的中點處)及肛前3個部位的數據來表示。
2.尾部的鱗片
(1)尾下鱗尾部腹面的鱗片。一般為雙行,左右交錯排列,其數目以對數計算,但尾尖為單片。少數種類為單仃,如脊蛇屬的眼鏡王蛇。有的種類如尖吻蝮、溫泉蛇的尾下鱗,單行與雙行變化不定者,成對或單行兩種形式兼有。
我國蛇類10種主要毒蛇的簡要鑒別特徵與分佈覓錶l。
(二)蛇類的長度
蛇類長度也是鑒別蛇類品種的方法之一。量測蛇類長度不僅有全長,而且還有體長,這是由於蛇有一條尾巴,所以另有一個尾長。量測蛇體全長(從吻端到尾端的長度),等於體長(從吻端到肛門的長度)加尾長(從肛門到尾端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