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類造成胚胎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種:營養素缺乏、致病微生物侵入、孵化措施不當。
1.營養素缺乏
母蛇對子代來說,只要它體內有的都會傾囊給予,可是若它自己體內就缺乏則不免造成這一局面。結果是導致病重者胎死殼中,病輕者帶“胎裏疾”出世。
這些營養素,對蛇、雞等羊膜類動物具有普遍意義,故這裡表述時不寫蛇而以雌性動物、雄性動物、成年動物稱之。當缺乏有關營養成分時,甚至受精卵也成了“等外品”,在孵化之初就被淘汰了;而有的因營養素的不足程度較輕而致輕重不等的胚胎病。某些程度較輕的胚胎病的幼蛇,若能挺過而出殼,只要及時補給所缺物質並精心飼養仍可挽救。
營養素缺乏的卵,會導致胚胎病。據今所知,造成胚胎病的情况有以下幾種。
(1)缺乏維他命
維他命A:缺乏維他命A會影響雄性動物的精索上皮產生精母細胞,影響雌性動物生殖道上皮的週期變化,使胚胎形成受阻;還可致生殖腺中類固醇减少,影響生殖功能。卵中若缺乏維他命A,即使受了精,其胚胎生命力也弱。卵入孵後剛1~3d,蛇胚剛冒出小血管就死亡,根本不能發展成血管系統。孵至中後期仍成活的胚,剖檢可發現痛風症狀,輸尿管、腎臟等臟器有尿酸鹽的沉積物,最後雖終於孵出一部分,但會晚於同時人孵的卵胚,或是幼體體質弱。
維他命D:缺乏維他命D會導致雌性動物鈣、磷代謝障礙,這不僅危害雌體的健康,還可使其卵胚的骨骼生長發育受阻。
維他命E:當維他命E缺乏時,雄性動物的睾丸發育不良,精子活力差或畸形,射精能力差;雌性動物的發情延遲、不孕,懷孕中斷或將卵吸收,產卵數下降。維他命E的缺乏,會使卵中的胚胎發育受阻。
維他命B,:缺乏維他命B。可使雌性動物性週期紊亂。即使產卵孵出,其幼體抗病力也差,體質弱。
泛酸:泛酸不足會影響輔酶A的合成,使機體內許多新陳代謝過程發生紊亂,雌性動物產卵數减少甚至停止產卵,產出卵的孵化率也降低。
維他命B。:維他命B,:是鈷醯胺輔酶的成分,該輔酶參與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代謝,是維持動物正常生長、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幼體動物缺乏維他命B的症狀比成年動物更嚴重。
維他命B::又名核黃素。它既是成年動物維持健康的要素,又是幼體生長所必需。因它與動物體內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密切關係。
維他命:又稱氨基酸代謝維他命。包括三種天然存在且性質相近的,均具有維他命B活性的化合物,即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維他命B6和氨基酸代謝有關。維他命B缺乏主要表現為生長發育受阻,對幼體動物表現得更為明顯。
葉酸:葉酸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會使動物幼體生長發育不良,甚至在胚胎中就會死亡。
(2)缺乏礦物質
鈣:它具有啟動精子和卵細胞完成受精作用等生理功能。若缺乏,會引起雌性動物發情紊亂,繁殖力下降,或致胚胎畸形或死胎。
磷:缺磷會導致動物食欲不振或廢食,雌眭動物繁殖力降低,性週期紊亂或不孕,或致胚胎畸形或死胚,幼體成活率低;雄性動物精液品質低劣。
鋅:缺鋅可直接影響精子的活力,降低雄性動物性功能;長期缺鋅,可使雌性動物卵巢萎縮,致繁殖功能减退甚至喪失,幼體畸形率新增。
銅:雌性動物缺乏銅,可使發情和繁殖中斷,或把所懷的卵吸收掉。
錳:錳的缺少會减少膽固醇的合成,致性激素分泌不足,直接影響到雌性動物和雄性動物的生殖功能,即使卵能產出,在孵化中也會發生胚胎死亡。
碘:缺碘會使雄性動物性欲減退,降低精液品質;雌性動物發情受抑制或不正常,卵中胚胎會中途死亡或產弱仔。
硒:硒對動物的繁殖功能產生重要作用。雄性動物生殖器官的發育及精子生存與硒有密切關係。精液中含硒的過氧化酶可以保護精子細胞不受氧化物的損害。硒有促進免疫球蛋白生成的作用,能增强動物對疾病的抵抗力。硒在動物體內可使有毒金屬砷、汞等失去活性。動物缺硒會導致生長緩慢、體重減輕等。
蛇類的繁殖以及蛇卵的孵化,初人門者以為簡單易行。可是,有人夜以繼日地忙碌之後,不僅孵化率低,而且幼蛇的體質不佳。病根出在胚胎病,以致先後在孵化中夭折。活下來的若不及時對病用藥預後也不良。追根溯源,種蛇選擇和培育、營養、管理等均有關聯。、
那麼,向誰去求教呢?筆者以為特別值得求教於研究禽類胚胎病的專家教授一
或許有人一聞此言就會提出異議:不對呀,蛇是光杆子一條,雞(禽)都是撲騰翅膀會飛的鳥,根本是不同的動物嘛。
可是,追溯它倆的祖先均有四肢,蛇所隸屬的爬行類由兩栖類進化而來,蛇為了適應穴居而四肢退化,但較為原始的蟒蛇仍留有後肢的殘跡;而雞所隸屬的鳥類則由爬行類進化而來,它的翅膀由前肢變化而得。進化程度也有差异,如蛇因循環系統的不完善而成變溫動物(俗稱冷血動物),而雞則因循環系統完善而成恒溫動物。可是,這兩種還有不少相同點,如它倆為登入而“惜水如金”,均排泄尿酸;為了脫離水生環境進行繁殖,均由母體給子代提供一個擁有水生環境的卵。
蛇所屬的爬行類,是脊椎動物中首先出現羊膜卵的,接著是禽所屬的鳥類擁有羊膜卵。羊膜卵的較大特點是受精卵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產生羊膜,羊膜圍成一個腔,腔中充滿羊水,胚胎就在相對穩定、特殊的水環境中發育,外加堅韌的卵殼及其他一些構造,從而其卵可以產於陸地發育並孵出小動物來。
蛇和雞是兩種不同的動物,但兩者幼仔的問題有類似之處。幼蛇很多問題就出在胚胎階段,而其病原早在種蛇的發情、交配時就已經種下了。而從事禽類胚胎病研究的專家教授多年來積累有豐富的資料,俗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對蛇的幼蛇繁育將是十分寶貴的。養禽業的研究對象主要是雞,指出雞之所以得胚胎病,是因人孵之卵中缺乏維他命A、維他命D,、維他命B,、維他命B:、維他命B,:、泛酸、生物素、維他命K、維他命E、葉酸、膽鹼,缺乏礦物質鋅、錳、磷、硒等。
現今一些養蛇場,甚至是條件較好的養蛇場,對受精卵中途中止發育或後來致病未出殼者,均只在記錄本上注一筆數位,然後將這些淘汰卵往垃圾中一丟了事。至於追問是因缺乏何種營養素而致此病的,無從求解,第二年又是老病重犯。
筆者以為,蛇卵孵化,一年只有一次,應該抓住這一機會,將這些卵分別標上蛇名、入孵日期、淘汰日期等項,分門別類放入冰柜冷藏,並儘早送請事先聯系好的有條件的組織檢測其中缺少何種營養素。若場內配備有化學功底較好的人員,預為添置有關設備,去有關組織接受培訓和進修後,也可自己進行研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之言確實不虛,對這些研究工作應予重視。有關這些項目的檢測指導書,不難從書店買到,或從圖書館借得,未雨綢繆,宜及早準備,並讀通弄懂,及早用上才好。
當然,在未弄清確實的情况之前,把用藥範圍擴大些也不失為權宜之計,但這未免有些盲目。
防治辦法如下:
(1)對某些維他命和礦物質缺乏而導致蛇患胚胎病的,宜事先在種蛇飼料中添加促進繁殖力的藥物。
(2)致胚胎病的病弱幼蛇,在飼料中應添加所缺營養素,調養一段時間體質會增强。.
(3)添加維他命和礦物質,也多有預混料的包裝,應檢對所需者是否齊全,否則得補上。飼料中加添加劑後,應力求拌勻。如加入脂溶性維生素A之類,還應將其先溶於脂肪中再均勻添加。
(4)改掉某些喂蛇的不合理的方法,如有的地方因淡水魚價廉易得,以活魚喂種蛇。因淡水魚體內有硫胺酶,它會破壞硫胺素(維他命B。),所以喂淡水魚就應蒸熟,海魚則可生喂。用單一的動物肉類喂飼絕非相宜,應採用多種肉類(如魚、畜、禽、蟲等)絞碎拌勻,使必需氨基酸能够互補和均衡。
2.致病微生物侵入
幼蛇出殼時,帶有一條臍帶,其腹面臍帶內側有卵黃囊。臍帶未幾即脫落,臍孔初始很分明,首次蛻皮時即消失。以上講的是幼蛇的正常情况。
可是,患卵黃囊炎的蛇胚胎,其卵黃囊囊膜變厚,血管充血,卵黃呈青綠色或褐色,吸收不良,臍部發炎腫脹,以致死胚和病弱幼蛇較多。這種情況,幼鱷中也有。
這是由大腸桿菌等通過蛇卵的氣孔進入的。照道理講不可能進人,因為蛇卵殼的厚度是這些細菌大小的數百倍,它們要通過這麼長的路程是件難事,可是它們借助鞭毛的運動得逞;而沒有鞭毛可助運動的葡萄球菌等,則借助卵周邊降溫時,內容物因冷收縮形成卵內的負壓,從而將它吸入。這些進入的細菌,之所以造成疾病;還是與卵膜受損有關。卵表面有層膠質膜,具有阻擋細菌的作用。再者,卵白對入侵細菌也具殺傷力。可後期這種保護能力减弱。正是多種因素的疊加而對蛇胚構成了危害。
即使是健康的幼蛇,在出殼時一旦臍孔處被上述細菌侵人,同樣可以致病。
還有一種真菌造成的胚胎病,當它通過蛇卵氣孔侵入時,可導致胚體水腫;許多內臟器官表面有黴點,眼、鼻等處也滋生真菌,以致胚體死亡發臭。濕度過大時發病率升高。
解決辦法如下:
(1)防止蛇卵傳染和損壞膠質膜,搞好蛇卵及孵化處所的消毒工作。
(2)對病蛇,若症狀輕者應及時治療,如卵黃囊炎和臍炎,以抗生素及時治療最為有效。
3.孵化不當就現時各地蛇場的孵化方法,採用楊國聰的管道者較多,唯具體操作上有較多變化。
因孵化措施不當而引起的胚胎病有以下幾種:
(1)蛇卵孵化方面有3個要素,即溫度、翻卵、通風。其中,通風多會被忽視。通風有調節溫、濕度的作用,但是主要是讓蛇胚胎能够呼吸到帶有充足氧氣的新鮮空氣。‘這點在孵化晚期尤為重要。快出殼時的蛇胚胎,其需氧量為孵化之初的約100倍,一旦通風不良,會造成胚胎窒息而死。
(2)溫度始終是重要的因素,出殼期若溫度偏高,而未及時採取措施降溫,將出殼的幼蛇會亂咬亂拱,有的會死於殼內;有的甚至卵黃囊未完全進入腹腔就欲出殼,這點,“大東洋”的模式則顯示其優越性。在近年灾害性天氣較多的情况下,對搞蛇孵化的人來說,有關補救措施應預為考慮周詳,並及時用之。一般用土辦法孵化,大多聽之任之,其實,即使嚴重超溫是短期的,也會使死胚胎增多。再者,若走到高溫的另一面——長期溫度偏低,結果出殼延后,死胎也較多。
(3)出殼時,如楊國聰所言,取卵時在蛇頭上點一下,令其退回殼內,讓其不致拖著臍帶出來,這一點也很重要,否則易引起卵黃囊炎和臍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