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蛇傷的鑒別

1.毒蟲咬傷和蛇傷的鑒別方法在夜間或在茂密的草叢中往往會被一些蜈蚣、毒蜂、蠍子、山螞蟥、毒蜘蜂、毛棘蟲等一些毒蟲咬傷或刺傷,引起劇烈的局部反應,雖然大多數傷者全身中毒的反應較輕,但有的因精神過度緊張,又加上傷者未能看到毒蟲,故誤認為是蛇傷。以下為常用鑒別毒蟲咬傷和蛇傷的方法。

1.毒蟲咬傷和蛇傷的鑒別方法在夜間或在茂密的草叢中往往會被一些蜈蚣、毒蜂、蠍子、山螞蟥、毒蜘蜂、毛棘蟲等一些毒蟲咬傷或刺傷,引起劇烈的局部反應,雖然大多數傷者全身中毒的反應較輕,但有的因精神過度緊張,又加上傷者未能看到毒蟲,故誤認為是蛇傷。以下為常用鑒別毒蟲咬傷和蛇傷的方法。

一般毒蟲咬傷或刺傷的傷痕較小,全身症狀輕或無。如蜈蚣咬傷雖然局部傷口周圍紅腫,可有組織壞死現象,劇烈疼痛,但蜈蚣的傷痕小而淺,多呈楔狀,傷痕間距甚近,常因局部腫脹而不易看出,無下頦牙痕,傷口不麻木,大多數無全身症狀。被毒蜂傷刺無牙痕,有時有一個微小的蜇傷點,傷口局部痛、腫,無麻木感,多個點狀傷口嚴重者有寒戰、發熱、頭昏等全身症狀,甚至發生休克及腎功能衰竭;被蠍刺傷局部痛、麻,中毒後肌肉緊張、疼痛,常有流淚及流涎反應,嚴重者出現煩躁不安、抽搐等症狀。被山螞蟥咬傷,傷口難以止血、癢,但不腫痛,無麻木感,全身無中毒反應。被毒蜘蛛蜇傷的傷口有劇痛、麻木感,可有組織壞死,中毒時有肌肉痙攣症狀,但全身症狀輕、無典型蛇咬傷痕;被毛棘蟲蜇傷者出現片狀皮膚損傷,癢而不痛,出現炎症,但也不見典型蛇咬的牙痕,被無毒蛇咬傷者,局部傷口只有輕微疼痛或有少許出血,但傷口疼痛約10分鐘以後,會慢慢地減輕或消失,肢體無麻木感,出血不多且很快會止血結痂,傷口周圍沒有腫脹或腫脹很輕,無水皰、血皰及組織壞死現象,局部淋巴腫大。同時,無毒蛇無毒牙,咬傷的齒痕淺小,個數較多,有4行或2行鋸齒狀牙痕,呈弧形排列,另外,咬傷的傷口深淺、顏色與毒蟲和毒蛇不同,根據毒蟲和無毒蛇咬傷的一般特點就能與毒蛇咬傷加以區別。

2.毒蛇咬傷的鑒別及中毒反應人畜被蛇咬傷的診斷須明確屬於哪種蛇咬傷後才能對症下藥。囙此,人畜被蛇咬傷後首先要判別那蛇是不是毒蛇,可以從蛇的形態特徵分辨出是什麼蛇、有沒有毒。但在不認識蛇或沒有見到蛇咬傷的情况下,確診就比較困難,必須根據被蛇咬傷處蛇的牙痕、傷口局部變化和全身症狀來加以鑒別。若被毒蛇咬傷,其傷口局部留有一對毒牙痕警頂端有牙痕特別粗和深圖57毒蛇咬傷的齒痕的兩排牙痕(圖57)。它與無毒蛇咬傷後留下的細而成排的鋸齒狀牙痕有明顯的不同,這是由於毒蛇的種類和毒蛇咬人時的狀態不同等多種因素造成的。

例如,管牙類的毒蛇兩個毒牙活動可以自由任意控制,咬人畜時可將兩個毒牙同時豎立或只豎立其中的一個,所以有時出現一個牙痕。前毒牙的毒蛇在管牙或前溝牙的後面長有副牙,例如眼鏡蛇的毒牙一般為5對,個別眼鏡蛇毒牙有6對,各對副毒牙的形狀、大小也隨其成熟度而不同。當第一副牙尚未牢固附著在上頜骨的牙窩上時,牙隔把第一副牙流人孔遮蓋著。囙此,毒液只能流人孔,此時被咬著的傷口牙痕僅留1個或2個。當第一副牙牢固附著於上頜骨牙窩時,第一副毒牙也變成毒牙,牙隔就位於兩毒牙之間,此時,毒液就可同時進人兩毒牙的流入孔,兩個毒牙均能咬傷人畜和動物,並注入毒液,這時被咬者的傷口牙痕

可能出現3個或4個,被咬者中毒程度比僅有2個或1個牙痕者更嚴重。被毒蛇咬後,傷口局部的紅、腫、熱、痛症狀也比較嚴重。當然,有被某些神經毒毒蛇咬的傷口紅、腫、熱、痛等症狀也不明顯。囙此,蛇咬傷口局部症狀的嚴重與否,不是判斷有毒與無毒的重要依據。而無毒蛇咬傷的傷口局部留有4行均勻而細小的牙痕(圖58),傷口出血不多,且很快就會止血結痂,周圍沒有腫脹或僅有輕微紅腫,可以確定不是毒蛇的牙痕而是無毒蛇的牙痕。

人畜被毒蛇咬傷確診是被何種毒蛇咬傷還需根據毒蛇咬傷牙痕距離、傷口形態及被咬傷者出現的中毒症狀和根據抗蛇類毒血清針對性很强的蛇藥作出綜合的判斷。因為不同種類蛇咬傷牙痕有不同特點,牙痕間距離隨毒蛇種類和大小而不同。例如銀環蛇毒牙距離O.5~1.5釐米,傷口呈撕裂傷;金環蛇毒牙距離0.8~1.6釐米,傷口周圍皮疹外觀似荔枝狀;眼

鏡蛇毒牙距離1.0~2.0釐米,傷口很快閉合變為黑色;眼鏡王蛇毒牙距離1.9~3.O釐米,傷口較圖58毒蛇與無毒蛇的牙痕

A.毒蛇大多留有2個大而深的毒牙齒痕

R無毒蛇為4行細小而均勻的齒痕大而深,傷口周圍腫脹明顯;尖吻蝮毒牙距離1.5~3.5釐米,牙距大,傷口出血多;蝮蛇毒牙距離O.5~1.5釐米,傷口距離小,傷口深而清晰;蝰蛇毒牙距離1.0~1.6釐米,傷口深黑色或流血;竹葉青毒牙距離0.5~1.2釐米,傷口有血迹;烙鐵頭毒牙距離O.8~1.6釐米,傷口紫紅色見有滲血;海蛇咬傷後常見有2個毒牙痕,距離0.7~0. 8釐米,大者可達1釐米。但是海蛇的上凳骨細長,腹面著生毒牙和普通牙,普通牙較多且小於毒牙,所以海蛇的完全牙痕和無毒蛇完全咬痕很相似。由於被蛇咬傷的傷口有時因局部腫脹明顯或者被咬者就醫前做過局部處理或傷口發生感染等情况,傷口可能模糊不清,在檢查蛇咬傷口牙痕時,應將傷口沖洗乾淨後再進行仔細檢查。此外,蛇大放毒量多,中毒程度也較重,在辨別牙痕初步判斷為何種毒蛇咬傷時也要考慮這些情况。

因蛇類不同,被咬傷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無毒蛇咬傷後傷口一般不很痛,疼痛範圍不擴展,且痛感一般在10分鐘後逐漸減輕,最後消失。局部可發生有些紅腫,傷口只有少量I葉J血,但很快止血結痂,且無頭暈、胸悶、血壓下降、昏倒、傷口腫脹範圍擴大等全身多種中毒症狀。但也有無毒蛇如赤鏈蛇咬傷後局部有灼熱痛感、腫脹的;也有由於精神高緊張而發生頭暈甚至昏倒的,但休息片刻就會復原,其局部蛇傷症狀很快就可緩解消失。這與毒蛇咬傷出現一系列的中毒症狀有著顯然不同。

毒蛇在蛇頭兩側眼後、口角上方都有一對毒腺,裡面充滿毒液,其形狀、大小隨蛇的種類和蛇體的大小各不相同。同種毒蛇,蛇體愈大,毒腺的體積也愈大,所貯的毒液也愈多,分泌的毒液量也就相應較多。毒蛇中管牙類與前溝牙類毒蛇的毒腺比較發達。排毒導管是連接毒牙和毒腺的一根腺管,當毒蛇咬人與動物時,毒腺受擠壓迫使其中毒液迅速地沿排毒導管,流經毒牙的牙管或牙溝排出,注入被咬人與動物體內,蛇毒可隨血流或經淋巴液散佈人與動物全身而導致一系列的中毒症狀。

在毒蛇咬人與動物體後分泌的毒素中含有多種成分,故毒蛇咬傷中毒的毒理作用是很複雜的。現時已將蛇毒毒性成分分離提純的有神經毒素、心臟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磷脂酶A及其他酶等。在毒蛇分泌的毒素中,血液迴圈毒素和神經毒素及混合毒素最為多見。我國中醫對於上述3種蛇毒,通俗稱謂為“火毒”、“風毒”、“風火毒”。

血循(即火毒)的毒蛇如尖吻蝮、竹葉青蛇、蝰蛇、烙鐵頭蛇等的蛇毒會快速進入人體的血液迴圈,其毒性除對骨骼肌造成損害外,主要造成心肌損害,作用於心臟時會使心肌缺血而導致心力衰竭,重者會引起死亡。作用於血管時導致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大,血液從血管內滲到周圍組織中,使咬傷者血壓下降,並出現腎功能衰竭、迴圈衰竭等表現。局部症狀明顯,傷口劇烈疼痛、紅腫、滲血等,傷肢腫脹麻木、活動障礙等。血循毒(火毒)毒素中毒由於潜伏期短,局部症狀嚴重,造成的機體損害往往持續時間較長,而且常留有後遺症。但易被早期發現,若能搶救及時有效,則能挽回患者的生命。

神經毒(即風毒)的毒蛇如金環蛇,銀環蛇、海蛇等的毒液進人人與動物體內後其毒性主要迅速作用於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與肌肉接頭上,使肌肉麻痹、呼吸肌癱瘓無力。傷口局部症狀輕微,並無明顯的紅腫熱痛,潜伏期長,故被它咬傷者不易引起注意,但神經毒素吸收迅速,發作後出現全身症狀,來得快,大約0.5~1小時便出現頭部小肌麻痹,隨後漸累及全身,表現為周身不適、肢體無力、視力模糊、眼瞼下垂、聲音嘶啞,說話和吞咽困難,最後因呼吸神經麻痹而引起死亡。若中毒者能耐過1~2天危險期,症狀緩解,則大多可痊癒。

混合毒(即風火毒)的毒蛇如眼鏡蛇、眼鏡王蛇、蝮蛇等,其毒液對被咬者神經系統和血液迴圈系統同時發生損害,出現風毒和火毒兩種症狀,其病情發展快速而且兇險,作用於血管會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導致出血;作用於心臟會損害心肌細胞導致心肌缺血而引起死亡;作用於神經系統會抑制呼吸神經,引起呼吸肌麻痹而導致死亡。如被蝮蛇蛇咬後,有的病人既出現外周性的呼吸麻痹,又可同時出身血色素尿。

蛇毒引起的中毒症狀,其輕重程度與多種因素有關:①與毒蛇蛇毒的種類有關,一般說,毒蛇毒力越强,引起的中毒症狀越明顯;②與蛇體的大小有關,一般說蛇體越健壯,代謝旺盛和長久未進食,則毒腺分泌的毒液量越多,中毒症狀越嚴重;③與咬傷的部位有關,傷口越靠近中樞和血循環豐富的部位如咬傷血管或重要穴位,則危害越大,中毒症狀越嚴重;④與傷口深度有關,傷口越深,中毒症狀越嚴重;⑤與傷者的身體大小有關,傷者身體越瘦小,中毒的症狀就越嚴重;⑥與個體對蛇毒的敏感性高低有關,個體對蛇毒的敏感性越高,則中毒的症狀也越嚴重。相反,蛇類不是劇毒蛇且蛇體細小,被咬傷者體大而壯,且咬傷的部位在肢體末端等,則會減輕機體的中毒症狀。但蛇傷中毒症狀的嚴重程度是相對而言的。認識與蛇傷中毒病狀嚴重程度相關的因素,可在評估機體中毒症狀時參攷。另外,若被毒蛇咬傷後驚慌失措奔跑,或患有心、肺、肝、腎疾病者,或素為過敏體質,或年幼、年老及孕婦,則危害大。有毒爬行類動物的毒液成分及引起的中毒反應見錶7。

3·蛇毒對機體的作用毒蛇的毒液中毒素成分對它本身無感受性,但可使人畜或其他有感受性的動物中毒。蛇毒所含幾種主要毒素主要由神經性毒及出血性毒素組成,每種毒蛇的毒素含量不同,對人畜或動物生理上作用也不相同,如溝牙類的毒蛇主要含神經性毒素,主要作用於人畜或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尤其作用於延腦的呼吸中樞,可使咬傷中毒者呼吸减弱甚至停止,對脊神經及脊神經節細胞有麻痹作用。管牙類的毒蛇主要含有出血性毒素、凝血性毒素和細胞性毒素。出血性毒素主要破壞血管內皮細胞,因而造成血細胞和血漿向外滲出;凝血性毒素能使血管內的血液產生凝集現象引起血栓,阻礙血液迴圈;抗凝血性毒素

主要破壞纖維蛋白原,阻礙血液的凝結。破壞各種消化酶的毒素,可產生蛋白分解酶、抗膽鹼酯酶等,破壞人體內各種消化酶。產生抗殺菌物質的毒素能使病者容易感染病菌,凶而可併發其他疾病。蛇毒對機體產生的毒害作用廣泛,有局部損害作用和全身損害作用。(1)局部作用被有些毒蛇咬傷後局部發生疼痛、腫脹皮膚淤斑、傷口及周圍出現水皰、血皰以及皮膚黏膜出血組織壞死等病理變化。如被竹葉青、尖吻蝮、烙鐵頭等毒蛇咬傷後,局部發

生劇烈疼痛,一定時間後疼痛減輕或出現麻木感。這是由於此類蛇的蛇毒成分直接刺激感覺神經末梢所致。但被金環蛇、銀環蛇咬傷後,一般無疼痛感或輕微感到疼痛,這是由於此類蛇毒具有抑制痛覺感受器的特性。海蛇咬傷1~2小時後,傷口肌肉發生中度到重度疼痛,這是因為此類蛇毒不是直接致痛物質,需要經過一定時間釋放某種物質而致痛。可能由於細胞內的水、腺苷酸(如三磷酸腺苷等)、酶類等逸出細胞外、刺激感覺神經末梢所致。血循環毒的毒蛇毒液會快速進入人體血液迴圈,被血循毒類毒蛇咬傷數分鐘後即出現腫脹,是由於蛇毒中的蛋白酶類、磷脂酶A等成分破壞血管內皮及組織細胞,同時釋放組胺、5一羥色

胺、徐緩激肽等物質的共同作用,透明質酸酶也能促使腫脹蔓延。導致腫脹是由於血液或血漿溢出血管外,淋巴液停滯於組織間隙而引起局部迴圈障礙而形成的。常見於尖吻蝮、眼鏡蛇、蝰蛇、竹葉青等蛇傷,出現水皰、血皰及組織壞死發生的原理同腫脹,也是因為蛋白質水解酶、磷脂酶A等成分的毒害作用。海蛇毒能直接作用於橫紋肌,可見細胞浸潤,肌纖維變性、壞死、溶解等病理變化。血循毒的蛇毒能快速進入血液迴圈,作用於血管傷口導致出血,尤以尖吻蝮咬傷的出血不易制止。這是由於此類蛇毒中的出血毒素、蛋白酶類破壞血管所致,而神經毒的毒蛇毒則很少大量出血。血循環毒作用於心臟時,使心肌缺血而導致

心力衰竭,重者會引起死亡。

(2)全身作用神經毒類蛇傷多見局部有微癢、刺痛、觸J『_{i痛敏感等感覺,局部或向心性擴散,進而出現全身肌肉疼痛、骨與關節酸痛、全身有麻木感。發生此類症狀的主要原因是蛇薄直接作用於感覺神經末梢,與介質的釋放有關,肌肉麻痹是r}I下}}11I

經毒素具有箭毒樣作用,其次是蛇毒直接作用於肌肉及釋放徐綴激肽等物質,導致橫紋肌鬆弛或麻痹,逐漸引起運動障礙甚至癱瘓,最後膈肌運動障礙導致停止呼吸而死亡。神經毒類產生呼吸麻痹主要是由於此類蛇毒通過箭毒樣作用阻斷神經肌肉接頭的衝動傳導,使呼吸肌麻痹。呼吸運動障礙,是這種外周性呼吸麻痹致死的主要原因。此類蛇毒通過直接作用於腦神經或影響介質釋放等途徑,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腦神經症狀,尤以吞咽神經中毒症狀為重要特徵性的表現。

血循環類蛇毒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如心臟毒素及其他有毒成分會使心肌缺氧,這是發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多種蛇毒的早期血壓下降及休克主要是外周毛細毛細血管的擴張所引起,嚴重時導致休克。血循環毒作用於血管時還會引起出血症狀,尤以尖吻蝮咬傷出血往往不易制止而導致死亡。這是此類蛇毒中的出血毒素蛋白酶類破壞血管所致。而且蛇毒中具有凝血酶樣或凝血活素樣作用的胺基酸酯酶產生的血管內凝血,消耗大量凝血因數,特別是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蛋白,形成微血塊沉積在血管壁上,使血漿中纖維蛋白原大量减少以至耗竭,因而形成纖維蛋白綜合征而使血液失凝。血循類蛇傷常見有溶血症狀,這是蛇毒

中的溶血素直接或間接溶解紅細胞的原因。此外,蛇毒還能損害肝細胞,引起肝腫大、肝區壓痛;損害腎小管,出現血尿、尿中蛋白與管型等病理變化。由於蛇毒是成分複雜的化合物,不同種的毒蛇分泌不同組成及不同性質的蛇毒,應對蛇傷採取綜合性搶救措施。

(3)蛇傷中毒程度的分型臨床醫生在針對患者被毒蛇咬傷的中毒程度制訂治療方案時,應能動地辨證施治。蛇傷病情分型,由於各類蛇傷的症狀還有交叉現象,現時還存在爭論。在臨床中,一般把各種毒蛇咬傷的中毒程度劃分為輕型、中型、重型和危型4級,1973年全國蛇傷會議規定蛇傷病分級標準,介紹如下:

①輕型:局部症狀無組織損壞,一般出現頭暈、眼花、心悸、痛覺、低熱、神經、緊張、焦慮、恐懼不安等症狀;活動自如,但體軟無力,上腹不適;噁心腹痛;呼吸自如,血壓正常或偏高,脈搏正常或偏高,心跳正常或偏快;血檢正常,白細胞偏高。

②中型:局部水皰、血皰、淤斑,錶淺組織壞死,一般出現眩暈、發熱、反應遲鈍、嗜睡但神志清醒、眼瞼下垂、複視、肢體麻痹行動困難、嘔吐、腸鳴亢進、胸悶氣促、血壓偏高或偏低、心率快、溶血、出血等症狀。

③重型:局部深層組織破壞導致功能障礙,畸形、截肢,一般出現高燒,煩躁不安,神志不清、昏迷,舌咽麻痹,吞咽閑難等症狀,病理反射為胃腸脹氣、吐血、柏油樣大便。呼吸閑難,錶淺不規則紫紺,血壓過高(大於160毫米汞柱’)或過低(小於90毫米汞柱。),波動不定,心率過速(大於140毫米汞柱”)或過緩(/1、於60毫米汞柱‘),心律不齊,傳導阻滯,血檢黃疸溶纖維蛋白症。

④危型:一般症狀高熱、昏迷、癱瘓。深淺反射均消失。大小便失禁,肺水腫,呼吸停止。休克(大於70毫米汞柱。),心搏驟停,心衰,廣泛大量出血。

本文標題: 各種蛇傷的鑒別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80252327678305
相关資料
蛇傷的防護
在這些地區的毒蛇往往集中在靠近耕作區的郊野。在多蛇的地區野外勞動或護林、勘察入山林時,兩人同行可以相互照應和及時處理蛇傷。在毒蛇較多的地區,一定要掌握捕蛇方法或蛇傷急救措施,做好個人防護T作以减少和避免發生蛇傷。
標籤: 毒蛇 眼鏡王蛇 尖吻蝮 烙鐵頭
蛇傷的防治
若有不慎被毒蛇咬傷後,蛇毒可隨血液或經淋巴液散佈人畜身體,如不能及時醫治,就能使人畜中毒而死。只要掌握毒蛇不同種類的生活環境、生活習性及其活動規律,採取相應預防蛇傷措施,不僅可以預防人畜被毒蛇咬傷,而且可以開發利用蛇類資源,化害為益,變毒為
標籤: 毒蛇
毒蛇咬傷的特殊護理
毒蛇咬傷病人,急性中毒期應密切觀察其病情的發展,注意血壓、脈搏和呼吸的惡化,如發現病人發生呼吸麻痹或出現中毒性休克時,應採取特殊護理。胃管留置超過10天時應予更換。對此類病人應有專人特殊護理,防止隨時發生窒息和其他意外。如出現昏迷、呼吸困難
標籤: 毒蛇咬傷 胃管
毒蛇咬傷的一般護理
人被毒蛇咬傷後,蛇毒經血液和淋巴迅速進入機體而使人發生中毒。由於蛇傷的病情變化較大,如不注意觀察和精心護理或護理不當,可使病情發展惡化。囙此,毒蛇咬傷後,除了及時急治以外,還要瞭解各種毒蛇咬傷後的主要臨床症狀和病情變化發展情況,有計劃、有步
標籤: 毒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