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電解質消毒液真有殺菌功效嗎

電解質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它是由食鹽水經電解後產生的。一款名為“電解質消毒液”的消毒用品,近來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頗受追捧,成為繼電解質水後,第二個在網上“走紅”的電解質“家族”成員。有網友稱,電解質消毒液不含酒精,安全無毒,其不僅可以被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清潔、除菌,而且還可以被用於除臭。

◎實習記者裴宸緯

電解質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它是由食鹽水經電解後產生的。次氯酸鈉是一種廣譜消毒劑,也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可以“對付”幾乎所有的細菌、真菌、病毒。

隨著甲流進入高發季,許多人開始格外注意居家環境衛生,對門把手、扶手等重點部位定期進行清潔與消毒。

一款名為“電解質消毒液”的消毒用品,近來在一些社交平臺上頗受追捧,成為繼電解質水後,第二個在網上“走紅”的電解質“家族”成員。

有網友稱,電解質消毒液不含酒精,安全無毒,其不僅可以被用於日常生活中的清潔、除菌,而且還可以被用於除臭。

那麼,什麼是電解質消毒液?它真的能够起到消毒作用嗎?該怎麼正確使用此類消毒液?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電解質消毒液的主要製造原料是食鹽水

提到電解質,人們往往最先想起的是電解質水。其實,電解質水中的電解質,與電解質消毒液中的電解質,都是一類物質。

電解質是一種在溶液中或者在熔融狀態下自身能够導電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解質有食用鹽、味精、小蘇打等。

“電解質消毒液並不神秘,它的主要製作原料就是食鹽水。”清華大學化學系博士、科普作家孫亞飛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一定濃度的食鹽水能够起到殺菌的作用,那麼電解質消毒液和食鹽水的殺菌機理一致嗎?

對於食鹽水來說,與其說它是“殺”死了細菌,不如說是“渴”死了它們。作為一種電解質,氯化鈉(即食鹽的主要成分)具有維持體液滲透壓和水平衡的作用。當一些細菌遇到一定濃度的食鹽水後,細菌細胞膜外鈉離子濃度變得高於其細胞膜內鈉離子濃度,為了維持細胞膜內外滲透壓平衡,細胞內的水分會通過細胞膜流向細胞外,久而久之,細菌就會“脫水”而死。配製食鹽水進行殺菌固然十分方便,但是這種管道對於諸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高度耐鹽的細菌卻是無效的。

與食鹽水殺菌機理不同,電解質消毒液對細菌造成的是“化學傷害”。

“電解質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鈉,它是由食鹽水經電解後產生的。次氯酸鈉是一種廣譜消毒劑,也是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其可以‘對付’幾乎所有的細菌、真菌、病毒。同時,這種以次氯酸鈉為有效成分的消毒液還具有除臭、漂白等其他功能。”孫亞飛告訴記者,次氯酸鈉能够破壞微生物的細胞結構,使其死亡或代謝紊亂;還可以使細菌中的蛋白質凝固,從而抑制細菌滋生。

用機器自製消毒液濃度可控性不高

記者注意到,還有一些商家推出了可以在家自製消毒液的“次氯酸鈉自製消毒水生成器”,稱只需往機器中加入一定濃度的食鹽水,經過機器電解後,即可生成電解質消毒液用於消毒殺菌,且殺菌率達99%。

那麼,這種機器可靠嗎?

“若按照一定的技術指標進行設計,這種機器可以保證製備出確定濃度的消毒液。”孫亞飛對記者說,“但是現時國家並沒有相應的標準能够監管此類產品,所以此類機器製備出的消毒液濃度可控性不高。而只有濃度達標,才能達到殺菌的目的。”

記者經調查發現,在某電商平臺上架的消毒水生成器商品介紹介面裏,有的沒有標注生成的消毒液的氯濃度,有的標注出的氯濃度是固定數值,有標注的則是氯濃度範圍。

一款標注出氯濃度範圍的消毒水生成器的商品說明顯示,使用1克食用鹽和50毫升自來水,電解1次,有效氯濃度約為200毫克/昇;電解2次,有效氯濃度是250—300毫克/昇;電解3次,有效氯濃度是300—500毫克/昇。

為了確定消毒液氯含量標準值,在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中,記者查閱了相關檔。現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次氯酸鈉發生器衛生要求》規定,對各類非清潔物體表面進行噴灑消毒的有效氯含量範圍為400—700毫克/昇,作用時間10分鐘到30分鐘;對各類清潔物體表面進行噴灑消毒的有效氯含量為250毫克/昇,作用時間為10分鐘到30分鐘。對瓜果蔬菜進行消毒,需使用有效含氯量100毫克/昇的消毒液,作用時間為20分鐘;或使用有效氯含量200毫克/昇的消毒液,作用時間為10分鐘。

“由於上述機器製備出的消毒液濃度可控性不高,建議大家將這種消毒產品用在衛生間中,最好不要對手部、食物直接使用。”孫亞飛提醒道。

本文標題: “網紅”電解質消毒液真有殺菌功效嗎
永久網址: https://www.laoziliao.net/doc/1679566681684894
相关資料
“看見”疼痛訊號,可穿戴顯微鏡促進小鼠脊髓成像
科技日報北京3月22日電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可穿戴顯微鏡,可在以前無法進入的區域生成小鼠脊髓活動的高清實时影像。從長遠來看,該新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家研究中樞神經系統的可能性,進而改變人們對疼痛的理解和治療。
標籤: 顯微鏡 科學 科普
ChatGPT可能重塑人類情感模式
近日,有網友發文稱因ChatGPT為自己創作的童話故事《小野鳥》而備受感動。其他網友則在留言中表示,“不只我沉浸於跟ChatGPT聊天”“覺得它比人還明白你在哪個點需要被理解”“我也想要專屬的《小野鳥》故事”……這些評論無疑都體現著人訴諸C
標籤: 情感模式
自旋電子器件制造技術獲新突破
科技日報北京3月22日電美國明尼蘇達雙城大學研究人員和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的聯合團隊開發了一種製造自旋電子器件的突破性工藝,該工藝有可能成為電晶體晶片新的行業標準。電晶體晶片是電腦、智能手機和許多其他電子產品的核心部件,新工藝將帶來更快、更
標籤: 電子自旋 自旋 電子器件 晶片
軟體機器人邁向綠色,可生物降解人造肌肉問世
科技日報北京3月23日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智慧系統研究所、奧地利約翰內斯開普勒大學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聯合團隊以軟體機器人的可持續性為重點,合作設計了一種基於明膠、油和生物塑膠的完全可生物降解的高性能人造肌肉。
標籤: 機器人 肌肉 科普